【導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治未病中心計毅主任提示您:九九重陽話養生,這些養生常識要牢記。
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從陰陽觀念來看,山為陽澤為陰,高為陽低為陰,山巔峰頂正是極陽與重陽之處,且秋高氣爽、天空萬里,故重陽節登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秋菊自古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長壽之草」,菊是漢方醫學重要的入葯植物,陶淵明曰「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故重陽節賞菊、飲菊花美酒;晚秋寒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有驅風逐邪、消積祛寒作用的茱萸便成為驅病療疾的重陽節用品。
老年人骨質較脆,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們盡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
重陽糕亦稱「花糕」,是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 。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重陽糕是一類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後,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引起泛酸,甚至燒心等情況出現,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誘使發病,所以不易空腹食用。民間還使用紅棗、茱萸等作為重陽糕的點綴,葯食兩用的一些中藥材放入糕中,可以達到食療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飲食選擇,對重陽糕的品種進行 「改良〞,選擇或製作適合自己的品種,同樣可以增添過節的氣氛。
重陽節前後,秋燥明顯。由於「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可用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潤燥,比如用石斛煲湯。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過於油膩、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並適當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九九重陽宜艾灸,眾所周知,艾灸可以防病祛病,延年益壽。經常艾灸可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補陽氣,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在敬老愛老的重陽節讓老年人做艾灸更是大有裨益。常用的穴位有關元、腎俞、足三里、中脘等穴位。
關元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丹田,此穴是體內陽氣所在之地,更是精氣化生之所。從古至今,人們都將此穴置於養生的重要穴位。
腎俞穴。腎封藏腎精,主水納氣,是人體陰陽根本,刺激腎俞穴,可改善人體腎臟的生理功能,防治腎虛所致的病症。
足三里穴。唐朝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將足三里穴稱為「長壽穴」。艾灸足三里穴最直觀的功效則是養脾胃、滋補氣血,並且能夠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人的消化、吸收、免疫功能,還能消除疲勞、防病健身、延年益壽。
中脘穴。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艾灸中脘穴有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以上四個穴位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具有補益腎氣,健脾和胃,促進脾腎運化的作用。扶養一身正氣,使正氣不絕,脾土肥沃,腎水充盈。土沃、水盈、氣足便能生長萬物,潤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會健康長壽了。
【本期專家】
計毅,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長期從事針灸推拿及中醫康復臨床工作,擅於用針灸及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臨床各科系疾病,如神經系統中風、帕金森、偏頭痛等,骨科系統頸椎病、骨性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皮膚科如帶狀皰疹、濕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