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偶爾抑鬱,一般沒什麼事情,自己找點開心的事兒做,或者和朋友傾訴,很快就能緩過來。
但有些人抑鬱起來就沒完沒了,而且有發展成抑鬱症的危險。這時,就必須要進行干預了。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臨床上常用的方子,但見——
柴胡、香附、鬱金、青皮、陳皮、柏子仁、合歡皮、黃連、蘇梗、木香、生黃芪、當歸、炒棗仁、川芎。
記得年初的時候曾接診過一個江蘇的患者,是個男性,44歲。
自訴從十年前開始,就間歇性地心情抑鬱。一旦抑鬱起來,就會情緒低落,容易疲勞,入睡難,而且容易醒,晚上只能睡4個小時左右,整個人動不動就發獃嘆氣,對周遭的事物也不感興趣。
並且於就診前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家裡人怕他做傻事,就帶著他來找我問診。
刻診,見舌質暗、苔白、脈弦細。食慾差,吃東西後容易胃脹、噯氣、反酸。平時,則感覺口苦、便干,眼睛乾澀。
在了解到事情原委之後,考慮為肝脾不調,氣鬱化火。就給予他上方15劑,水煎服。
結果患者用完15劑,自訴睡眠狀態就有了很大的改善,整個人的精神越來越好,甚至有興趣去參加運動。於是又給予他上方20劑。
患者再次用藥20劑後,自訴癥狀進一步改善,食慾加強。但是,整個人便干,性格似乎有些偏於急躁。
舌診,見苔黃燥,脈弦細數,舌紅口乾。原方去黃芪、青皮、陳皮,加入龍膽草、火麻仁和夏枯草。再予20劑。
到最後,患者諸證悉平,精神、睡眠、飲食都和常人無異。
這裡面是什麼道理呢?
其實很簡單,肝主疏泄,和人的情緒息息相關。情緒抑鬱,對周遭事物失去了興趣,注意力不集中,中醫首先就考慮肝鬱。
肝鬱,則氣滯。氣機不暢,人要自救,所以這個患者就經常嘆氣。
肝屬木,脾屬土。肝鬱,木氣克土,脾土功能就受損。於是,患者納呆、食欲不振、胃脹、噯氣、反酸。
肝主筋。肝氣鬱滯,影響肝藏血的功能,於是肝不養筋。患者全身就會乏力。
肝,開竅於目。肝鬱氣滯,日久化熱,於是眼睛乾澀、視物不清。肝膽之氣上逆,於是口苦。熱邪傷陰,所以患者大便乾燥。
因而在治療上,就得疏肝健脾、行氣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