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劉珈汐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某些問題而陷入災難性的胡思亂想無法自拔,事後復盤時卻意識到事情的根源其實不值一提?因為糾結某些問題去找朋友談心,結果被他們的話語點醒,以新視角思考,立刻如釋重負?

當你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你的感受會發生變化,無數惱人的雜念自然會被一掃而空。我們每天的經歷都可以證明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如何思考,決定了我們的感受如何。這個理念便是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原則。
我們每天的經歷都可以證明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的思考方式決定了我們的感受。事情會出問題,人會利己,失望也時有發生。這些情況是否會讓我們苦惱、有多苦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怎麼看待它們。有時候,即使情況沒有那麼糟糕,消極、自我挫敗的思考方式也會讓我們感到非常痛苦。我們或許會將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他人或生活中的煩心事,但實際上,是我們的信念造成了這種痛苦。
美國作家威廉·詹姆斯曾說:「人可以通過改變心態來改變生活。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偉大的發現。」這是個好消息,因為我們雖然可能無法改變他人或我們生活的客觀情況,但可以改變自己對這些因素的看法。我們如果能學著以一種健康、均衡的方式思考,就可以不再庸人自擾。
換一種方式思考,感受就不同了。這個簡明的概念便是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原則。《胡思亂想消除指南》是對認知行為療法全面而易懂地介紹,覆蓋了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沮喪、憤怒、焦慮、自卑等八大消極情緒。針對每一種情緒問題,作者提供了極具實操性的解決方案和練習,幫我們挖出情緒背後作祟的錯誤觀念,用思考和行動扭轉感受,遠離不健康的思維方式。給思維解套,讓情緒新生。
本書作者莎拉·埃德爾曼是澳大利亞臨床心理學家、作家、培訓師。除了臨床工作,莎拉還為心理學研究者和公眾提供培訓項目。她曾在悉尼科技大學研究與任教,在悉尼大學教授認知行為療法課程超過20年。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本書屬於自助類讀物,並不能代替專業心理治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