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2022年12月18日20:23:12 心理 1584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在一向關注個體、表現人的處境的西方現代藝術中,心理學是個永遠都繞不開的話題。

聊心理學不提弗洛伊德,就像讀書沒有書籤,多少差點意思。

精神分析法建立於人的潛意識,幫助我們分析自己的本我、自我與超我,了解精神分析法,才能更了解自身的渴望、力量與弱點。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即使對弗洛伊德感到陌生,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了解過他提出的「戀母情結」,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結」。

這可以看作他以精神分析視角看待希臘神話人物俄狄浦斯的成果,也提醒我們——

雖然神話故事總是在講人類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的,但其實眾神才是我們內心的投影。

既然弗洛伊德能從俄狄浦斯的故事中得出具有奠基意義的結論,那麼,他又會通過其他希臘神話故事思考什麼、向我們傳遞什麼呢?

放蕩不羈的希臘眾神的「不正常」,又隱晦表達了人類的什麼心理?

法國的精神分析法研究者皮埃爾·瓦羅《神話中的弗洛伊德》中給出了他的答案。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用精神分析法重看神話

看透神,更看透自己

自戀的那喀索斯

我們在世間聽聞的愛情並不是愛情,它是一種狂熱的利己主義:我們是在另一個人身上愛自己。哦!多少金髮少女相信自己被他人所愛,但她們都只不過是水面漾起的波紋。在那裡,一個如刻菲索斯之子一般自負卻不如他俊美的金髮「那喀索斯」正滿懷愛意地凝視自己。

——拉科代爾(Lacordaire)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卡拉瓦喬《那喀索斯》 羅馬國立古代藝術畫廊

1899年,德國精神病學家保羅·納克(Paul Näcke)創造了「自戀(narcissism)一詞,這種說法源自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那喀索斯(Narciccus)名字,他是一位愛上自己的俊美男子。

因此,「自戀情結」又被稱為「那喀索斯情結」

那喀索斯的故事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被反覆引用,在這方面來看,其地位僅次於俄狄浦斯。

這個故事的戲劇性從那喀索斯的母親得知預言開始。預言說,若想使那喀索斯壽終正寢,就不可使他認識自己,要讓他永遠看不見自己。

後面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天,那喀索斯在水邊解暑,他凝視著水面,愛上了自己的倒影,最後,他也因這份愛而死去。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那喀索斯註定愛上一個形象,而不是真實的客體。他偏愛替代品,這就是他的癖好。

這個無法觸及的形象取代了愛的對象。「愛上自己」作為一種困境,阻止那喀索斯充分去愛。那喀索斯受到的懲罰不是愛上自己,而是愛上「形象」。作為愛的對象,他強加給自己的形象與他本人如此相近,卻讓他無法企及。

事實上,形象不近也不遠,它是現實的另一種秩序:那喀索斯真正愛上的對象是二維的,可他卻認為它是真實的。這是一種錯覺。與其說那喀索斯愛自己,不如說他把自己的形象當作第三方,當作另一個人,當作令自己嚮往的理想。

這時候,我們還要提到另外一個人,厄科(Echo)

她是追逐那喀索斯的寧芙仙子,因為受赫拉懲罰,她被剝奪了說話的能力,只能重複最後一個傳進自己耳朵裡面的音節。

她為俊美的那喀索斯著迷,卻無法和他交談,只能重複他說出的話。

而那喀索斯,只能在厄科口中聽見自己話語的迴響。面對厄科的愛意,那喀索斯落荒而逃。

我們不妨在此展開,試想一下,如果那喀索斯愛上了厄科,他愛上的也會是不斷重複他自己的話語的厄科。他將享有鸚鵡學舌般的愛的宣言,並在厄科身上體會到「自戀」的感覺。厄科能提供給他的只有這類常見的對「自戀」的闡釋,即愛上投射到他人身上的自我。也就是說,通過他人愛自己。

這種自戀不正是愛的一部分嗎?事實上,它既不罕見,也沒有害處。在愛情選擇中,我們因渴望完美的自我而愛另一個人,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我們藉助這種轉移,滿足自己的自戀心理。」

深陷熱戀的人們面對完美的愛慕對象會自我貶低,甚至低聲下氣。因為我們的愛慕對象其實已經佔據了我們理想中自我的全部位置,他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歸家途中的奧德修斯

生活由幻覺組成,在這些幻覺中,成功的那些是構成現實的幻覺。

——雅克·奧迪貝蒂(Jacques Audiberti)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這位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奧德修斯在特洛伊城下征戰了10年,正是他想到了特洛伊木馬的計策,才結束了場著名的戰爭。

之後為了回家,他又花了10年。

女巫喀耳刻警告奧德修斯說他將遇到新的危險:他的船隻將駛入塞壬經常出沒的水域。塞壬是誘惑的化身,表現為鳥身人面的美麗女性,她們只有引誘他人才能活下去。她們會使所有途經的船隻偏離航線,如果失敗,她們就無法用船員果腹。要麼引誘,要麼死亡,這就是她們的命運。

具有魅惑力量的塞壬之歌會慢慢將船員包裹,讓他們著魔。一聽見塞壬之歌,他們就會被快樂的浪潮包裹,在幸福之海暢遊,不可避免地被這種富有魅力的生靈吸引,沉浸在她們的歌聲中無法自拔。

為什麼要抗拒快樂呢?

一項研究快樂的生理機制的科學實驗展示出一些相當令人詫異的結果。

當人們把激發大腦中快樂電波的電子按鈕控制權交給身為實驗對象的小鼠時,小鼠是不會主動按下停止鍵的。

簡直可以說,它們確確實實會死於快樂。簡而言之,「本我只在乎快樂」,它「從不考慮明天」。

這是純粹的快樂原則。

現實原則似乎與快樂原則相對立,它意在延遲滿足,阻擋我們獲得快樂,有時甚至會引發漫長的迂迴,甚至暫時的不悅。

但我們絕不能止於表象。現實原則與快樂原則並不衝突,相反,現實原則讓快樂原則能夠長久存在。

根據自我保存需求的不同,它會按緊急程度安排滿足各類需求的先後順序。若沒有現實原則規律性地調節干預,我們可能真的會死於快樂。

快樂地死去不是能被自我接受的風險。如果沒有自我保存原則和現實原則的介入,我們或許會願意冒著死亡的危險尋求快樂。

這正是《奧德賽》中水手的命運:為塞壬的魅力殞命。幸好在大多數情況下,自我就在那裡,「痛苦的感覺被它當作報警信號,用以告知自我一切威脅到它完整性的危險」。

這個故事從另一角度也暴露了問題。

對女性的恐懼和對快樂的恐懼在這一事件中交織在一起。

2500 年來,文學作品反覆講述女性的神秘,既令人著迷又令人不安。

對這種不安最常見的反應是企圖貶低女性的大男子主義,其關鍵在於否認婦女的邏輯推理能力,拒絕承認她們與自己的平等地位。反過來,女性被當成慾望的對象,美麗且被動。大男子主義者會問「她們在抱怨什麼」,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敢在兩性遊戲中直面性別上的平等。

為了不徹底屈服於誘惑,奧德修斯在耳朵里塞上棉花,又讓別人把自己綁了起來。這是控制快樂的行為。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如果說精神分析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的話,那一定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與自己相關的全部「問題」。

通過希臘神話邁進精神分析法的大門吧。讓我們看透神,也看透自己。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聊幾句

你最喜歡希臘神話中的哪個人物?

評論區聊聊~

撰文 = 書玉

編輯 = 泰若克塔

圖片 = 網路

商務合作 [email protected]

不懂這個,你可能永遠是西方現代藝術的「門外漢」|周末深讀 - 天天要聞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