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小明語錄: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你正在為錢奮鬥,還是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奮鬥。
1.人性複雜,心理專家懂幾分?
從學習的難度來說,心理諮詢實際上是非常難的。
因為它涉及到的一個問題是,它做的是一個人的工作。
人性本來就很複雜,再加上我們心理學對於人的研究其實應該說是很不足的。
心理學要研究人的現象,人性,人的本能,研究人的大腦,這些其實難度都非常大。
而且目前為止,為什麼說心理學在很多學科看起來不夠科學?
就是因為它還沒有達到完全的科學的標準。
在這裡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我們要從一個更高的維度上來看心理學,這樣更方便大家學懂心理學。
雖然大家都想學心理學,對此也有很強的好奇心。
應該說心理學的學習的確很能吸引人的興趣,但實際上,心理學是一個被人誤會最多的學科。
如果說到數學,說到物理學,說到任何一個學科,一般大家都不會想著去隨便跟別人反駁幾句。
但是心理學這個學科就奇怪了。
你會發現,在網上每個人都可以談心理學。這是心理學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2.你學的心理學,有幾分靠譜?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心理學的感受。
每個人都在談心理學。
這是互聯網時代一個特別特殊的現象。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其實心理學還算是象牙塔裡面的一個學科,也是一個有專業學習的設置。
小明語錄:
人是群體動物,個體利己志向根本無法支撐孩子一生。
在我們國家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是七八年改革開放,然後開始恢復高考。
80後那一代的大學生就開始拚命地要趕英超美了。
「我們要學習西方,我們要趕過他。」
所以,那時候引進了許多的西方哲學,社會學科......
那時候像弗洛伊德,尼采......都是當時80年代那批大學生,幾乎是人人必讀的。
包括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如陳忠實的《白鹿原》,他就專門研究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對於80後那代人來說,學習弗洛伊德是個很時髦的東西。
3.人人皆敢談心理學,利還是弊?
那個時候大家對於心理這個學科還是有基本的尊重的。
因為大家知道,「可能我只知道弗洛伊德,其他的都不知道。」
互聯網時代,心理學一下子被拉下了神壇。
每個人都在談心理學。
一大堆打著心理學旗號的培訓、網文,每個人都在談論一個本該專業的領域。
這件事兒有利有弊。
從好處上來說,就使得每一個人都了解了一部分心理學。
從壞處上來說,就是人們對心理學的誤會更深了。
因為心理學的學科和其他學科都不一樣,比如,你說你學過小學數學,學過中學物理,你同樣可以跟一個物理學專業的博士探討一些問題。
他可以告訴你,因為你對物理學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你的認知是在科學的範疇內的。
但是心理學這個學科最不好的,它的弊端就在於互聯網把心理學變成一個平民教育之後,所有人都在學心理學之後,於是大家對心理學的理解。又由於心理學專業的這種特殊性,使得大家對心理學的理解變得更加的錯誤。
因為心理學它不像物理,不像數學,它有一個單一的一個學科的一種研究角度,這就是我上節課給大家談到的範式。
小明語錄:
站在太空之上看我們,大概就如沙粒一般的渺小吧,但渺小不該成為自我放逐的理由,夢想是不分大小的,值得一生追求。
(未完待續)
原創公眾號:心夥伴(ID:xhb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