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2021年08月16日23:28:01 心理 1384


學校是學生們的第二個家,學生身處學校的時間僅次於在家的時間,因此,學校對學生的影響與家庭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目前已有的許多研究都表明,學校氛圍(school climate)會顯著影響學生是否患有抑鬱症。那麼緊接著上一期我們關於家庭對抑鬱症影響的分析,我們現在來看看校園是如何影響抑鬱症的。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學校氛圍是什麼?

學校氛圍說的通俗些就是校園環境,其大致可以概括為學生、學校、老師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同學關係,家校互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等各方面內容。

一旦學校氛圍中的一些方面變得消極,學生患抑鬱症的概率就會有增大的風險。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消極的校園氛圍有哪些?

校園欺凌:這是導致抑鬱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且造成的抑鬱症通常很嚴重。被欺凌的孩子通常對學校的認同感很低,自我評價低,沒有自尊心。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低自主性:學生被老師設定的過多的規則束縛,無法遵循自己的意願。這種情況下學生們的獲得感會下降,也無法交到更多真心的朋友(例如一些學校的軍事化管理)。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過高競爭性:俗稱「內卷「,即競爭過於激烈。這種情況下,除了壓力大會增加學生潛在的患病概率,學業表現不好的同學還會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引發抑鬱症。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衝突:同學之間或師生之間的的摩擦也是導致抑鬱症的一個顯著因素。經常性的衝突通常導致凝聚力下降,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病概率。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那麼,在學校對抑鬱症有著顯著影響的情況下,學校、老師和同學要怎麼做才能讓學生們有健康的心智發展呢?


學校、老師和同學們應該……

對學校而言,應鼓勵學生的自主發展,並舉辦一些團體活動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此外,學校還應該有較強的組織性,即管理合理有序,這樣能使學生有安全感。學校還可以適當舉辦針對學生、家長、老師的,和心理健康有關的知識普及,以此來使已有抑鬱症前兆的學生提前重視,使已經患病的學生減少病恥感,增加他們的求助意願。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對老師們而言,最關鍵的是做到公平公正,對每一名學生的態度等應相同,不偏心,不區別對待。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老師還應給同學們適度的自主性,有些涉及與學生有關的決定應讓學生自己決定。此外,老師應該做一名仔細的觀察者和耐心的聆聽者,在學生需要幫助或傾訴的時候合適的出現,幫助學生們渡過難關。老師們身為學生在學校的監護人,對學生心智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責任。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對同學而言,應做到以和為貴。同學之間儘可能不要起摩擦,並在同學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同學之間的競爭也應該是在友好的前提下的良性競爭。此外,如果發現同學有抑鬱情緒,作為學生最好向老師、家長或者其他值得信任的成年人求助,而不要試圖靠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因為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對各種情感都較為敏感的青少年時期,抑鬱情緒甚至會在同學之間「傳染「。


抑鬱症無處不在,甚至可能就潛伏在我們身邊的人中。在抑鬱症如此普遍的情況下,我們應齊心協力,聯合多方力量,共同面對。我們相信,只要在家校兩個方面控制好,抑鬱症一定能輕而易舉地被打敗!


以上就是我們全部關於抑鬱症成因的分析啦,之後我們會帶來治療抑鬱症的方法和一些預防抑鬱症的小tips,敬請期待!

References


[1]Ruiz-Robledillo, Nicolás, et al. "Family and school contexts as predictors of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8.12 (2019): 2066.


[2]Thapa, Amrit, et al. "A review of school climat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3 (2013): 357-385.


[3]Kasen, Stephanie, Jim Johnson, and Patricia Cohen. "The impact of school emotional climate on student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8.2 (1990): 165-177.


[4]Herman, Keith C., et al. "Childhood depression: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schoo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6.5 (2009): 433-446.


[5]Townsend, Lisa,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school climate, depression literacy, and mental health stigma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87.8 (2017): 567-574.


學校氛圍對抑鬱症的影響 - 天天要聞


文字|柴宏禹 郉清媛

插圖|邢清媛

編輯|蔣昊妙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網路,原文未標註作者,文章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號贊成並遵循微信公眾平台關於保護原創的各項舉措。本號部分推送文章、圖片可能未能事先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證真實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經核實後,我們會及時刪除或者註明原作者及出處。)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