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白丁
朋友們,美國開始變卦了,給」熱情似火「的澤連斯基潑了一大盆冰水。1月2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剛剛得到承諾,北約現役的主戰坦克「豹2」與「艾布拉姆斯」將出現在軍援名單上,澤連斯基興奮地稱讚說,這是歷史性的「成就」。
話音未落,1月26日,美國副國務卿紐蘭說,在春季之前,美國的「艾布拉姆斯」將無法出現在烏克蘭。朋友們,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呀,就在前一天,拜登總統還信誓旦旦地站在白宮的草坪上說,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31輛「艾布拉姆斯」,再次公眾強調了「烏克蘭打多久,美國就支持多久」的決心。說得多具體呀,連坦克的具體數量都表達得清清楚楚。
紐蘭的說法隨後得到了五角大樓的證實,我們不是不支持,只是缺貨,目前倉庫里沒有多餘的庫存。根據揮戈掌握的信息,美軍擁有10000多輛「艾布拉姆斯」,現役的有2000輛以上,分別屬於美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也就是說,坦克庫存的數量達到8000多輛。這麼大的庫存,僅僅提供31輛的援助,怎麼就突然缺貨了呢?
美國的出爾反爾,不僅讓澤連斯基空歡喜一場,還讓「豹2」的主人德國很受傷。之前,面對烏克蘭的聲援、美國的壓力,德國總理朔爾茨一直猶豫不決,遲遲不願意表態,為此還更換了一名國防部長,一是怕當槍使,激怒國內的反戰民眾,二是擔心徹底與俄羅斯撕破臉。
朋友們,德國與法國號稱是歐盟的雙核,德國的經濟實力還要強於法國,是當之無愧的歐盟領頭羊。在揮戈看來,德國強勁的經濟表現依賴於三大支柱,一是俄羅斯廉價的能源供給,二是東歐便宜的勞動力來源,三是中國廣大的市場需求。一旦跟俄羅斯徹底決裂,失去了俄羅斯的能源供給,你讓德國企業拿什麼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三缺一的結局,一定讓德國經濟損失巨大。最後,朔爾茨決定拉著拜登一起趟渾水,援助「豹2」的前提是美國援助「艾布拉姆斯」。
拜登確實是個老狐狸,擔任總理尚未屆滿的朔爾茨又被擺了一道。德國的坦克前腳剛離開邊境,美國就改口了。人家美國說得也很婉轉,不是不援助,是現在缺貨,至於何時落實?咱們且走且看,反正今年如果俄烏坦克進行對決的話,俄羅斯人一旦會看到德國的「豹2」,而不是美國的「艾布拉姆斯」。
在揮戈看來,美國的退縮大致三種可能:
一是美國始終無意與俄羅斯直面相對,互扔核彈首先是交戰國的悲劇,更是人類的災難,你不能指望一個背著一袋饅頭的人,長久地經受飢餓的考驗吧?即使是毒饅頭,他也一定會在餓倒之前,先吃上幾個,然後再將拉幾個墊背的。
二是利用他人消耗俄羅斯,對於美國是最有利的。前有烏克蘭出人,後有北約小兄弟出武器,如今將歐盟的經濟老大德國拉下水,當然是美國最樂意看到的。美國直接站在前台,不符合收益最大化的原則。鍋別人背,果子自己摘就好了。
三是俄羅斯的警告。俄軍的表現再不給力,作為第二世界軍事強國的俄羅斯,看家護院的」打狗棍「還是有幾根的。據外媒報道,日前,「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出現在美國東海岸附近,包括華盛頓、紐約、波士頓在內的美國核心城市都已經進入「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的火力覆蓋範圍,就是俄羅斯應對美國挑釁的最新舉措。
面對美國的出爾反爾,德國總理開始救場。遠離國境的坦克肯定是無法收回了,朔爾茨只好重申,烏克蘭想要的戰機我們一架也不援助,也不會派出一兵一卒直接參戰。朋友們,咱們不定一邊做著生意,一邊直接遞刀子呀。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根據歐盟的能源禁令,從2023年開始,德國不是已經公開宣布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了嗎?雙方還有啥生意可做呢?朋友們,這都是前台的表演,朔爾茨留下後手呀。2023年1月11日,哈薩克宣布,一條經過俄羅斯的」友誼「管道將正式啟動,首批出口德國2萬噸石油。俄羅斯有限對此表示」歡迎「,並期待德、哈兩國開展更多的能源合作。
皆大歡喜的背後就是俄、德、哈三方早已達成了默契。一是輸油管道途徑俄羅斯,按照國際慣例,俄羅斯要收取一筆過境費。二是這條」友誼「管道的最大出口能力為600萬噸,俄羅斯顯然有機會滲入自己的原油,與哈薩克的石油一經混合,就形成所謂的」烏拉爾原油「,這並不違反歐盟的石油禁令。
據悉,哈薩克與俄羅斯的天然氣談判也在進行中。一旦取得突破,就會按照」友誼「管道的模式,通過俄羅斯將天然氣送往德國及歐洲國家,到時會不會出現所謂的」烏拉爾天然氣「呢?讓我們靜觀其變。
面對德國的「豹2」、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俄羅斯準備派出戰鬥機器人「馬克」應對。「馬克」機器人本身只有3噸的重量,比40噸以上的重型坦克要靈活許多,它擁有俄羅斯最先進的自主運動技能,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識別目標。
「馬克」最大的亮點是每秒旋轉540度的掃描模塊,一旦發現可疑目標,即可啟動反坦克系統、榴彈發射器、重機槍展開反擊。根據揮戈掌握的情況,「馬克」機器人曾經出現在敘利亞戰場上,此時出現在俄烏前線的將是新款的改進版。
除了「馬克」機器人之外,根據俄羅斯國際部長紹伊古的透露,2023年俄軍還將裝備多款新型武器,除了朋友們熟悉的薩爾瑪特洲際彈道導彈、機動式阿爾斯洲際彈道導彈之外,海盜旗戰略轟炸機、第四艘北方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都將按期服役,前者每架可搭載45噸的各類巡航導彈,讓任何一個對手都不敢輕視,後者攜帶的16枚布拉瓦洲際核導彈,可直接毀滅美國本土的重點目標。
俄羅斯的上述底牌,顯然是為了應對美國及北約的挑釁準備的,實際使用的機會並不多。為了早日打破眼前的均衡局勢,俄羅斯還將繼續在俄烏戰場發力。經過近一年的檢驗,俄軍的BMRT-72型終結者火力支援車、卡52M戰鬥直升機、龍捲風s火箭炮表現非常出色,殺傷力足,戰損率低,國防部已經向國內的軍工企業緊急追加了訂單,他們都將在2023年迅速裝備俄軍一線部隊。
除了東線戰場之外,俄羅斯對北線戰場也沒有放鬆。今年初,相信朋友們一定注意到,作為俄軍的最高將領,格拉西莫夫大將已經被普京總統直接任命為俄烏前線的總指揮。一周內,格拉西莫夫的副手、俄羅斯陸軍總司令薩柳科夫就出現在白俄羅斯境內,標準的動作是視察俄白聯合部隊、聽取下屬演練彙報。
關注本欄目的朋友們都知道,白俄羅斯的戈梅利州緊鄰烏克蘭,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路程。更為關鍵的是,白俄羅斯在西南方向上跟波蘭、烏克蘭交界,北約的武器往往是從波蘭的熱舒夫送達烏克蘭的利沃夫,然後再轉運到後方倉庫、分發到作戰部隊,俄羅斯一直想切斷熱舒夫與利沃夫之間的交通線路,可惜由於空天軍無法作到24小時巡航,總能給對手留下空隙,武器、彈藥還在源源不斷地進入烏克蘭,現實的辦法就是派出地面部隊,直接攻打利沃夫。
擒賊先擒王,這是俄羅斯解決衝突的最大籌碼。一旦俄軍圍攻基輔,除了將對前線烏軍將士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懾之外,還將使他們處於多面夾攻的被動狀態。如果說,俄羅斯第一次攻打基輔,存在自大輕敵、投入不足、兵種協調等問題,那麼經過4個多月的準備,30萬預備役陸續投入戰場,尤其是俄軍最高將領格拉西莫夫親臨一線,加上白俄羅斯軍隊的策應,烏軍保住基輔、利沃夫的難度壓力山大。
朋友們,每當美西方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俄羅斯都會在口頭上進行警告,多次釋放和談信號,從新聞發言人、外交部長,直至國家元首,都曾經數次發聲。很多人對此都已經有點麻木了,在揮戈看來,這可能也是俄羅斯針對現實打出的一張輿論牌。
對內可以凝聚民意,激勵鬥志,減輕戰爭損失的壓力。在對外可以塑造」自衛反擊「的形象,暴露美西方、烏克蘭真打假談的嘴臉。1月18日,在接見二戰老兵時,普京總統強調,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圍堵、欺騙一直沒有停止,烏克蘭滅絕烏東講俄語的人一直沒有停止,我們一直在尋求談判和平解決衝突的機會。現在看來,談判解決明顯是不可能的。
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更不可能,這是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為了打破美西方的全面圍堵,俄羅斯最需要的就是一場及時的大勝利,只有徹底打痛、打殘甘願充當馬前卒的烏克蘭當權者,才能讓西方政客清醒,否則他們將輸得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