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說奉陪到底就一定做到!特朗普給中國48小時考慮,是求和還是反制,直到最後期限一過,面對美國關稅訛詐,中方給出的回應是連出三記重拳。這場貿易戰究竟是誰最疼?
【特朗普一直在等中方妥協的電話】
此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自信滿滿地宣稱,中國急於跟美國達成協議,只是不知道怎麼邁出第一步。在他眼裡,關稅不僅是一種威懾,更是一種迫使各國低頭的萬能手段。就像日本和越南不得不在經濟上向美國妥協一樣,他似乎希望通過關稅,逼迫中國也低下高昂的頭顱。
然而,現實卻讓他的這一算盤落空。中國並沒有因為這些關稅而露怯,相反,中國說到做到,用清晰有力的反制措施,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和決心。不止應對,而是主動出擊,一口氣打出3套組合拳,給特朗普的政策迎頭痛擊。
1.中國發布了一份關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白皮書。這絕不是簡單的抗議聲明,而是一份經過詳實數據和深刻分析後推出的戰略性文件。在這份白皮書中,中國不僅指出了美國加稅政策的諸多不合理,還細數了在協議履行上的各種不一致之處。
【中方早已表明無論何種戰爭都將奉陪到底】
這種「戰前檄文」的形式,讓中國在道德和國際輿論上佔據了主動。同樣重要的,這也暗示了中國不會輕言放棄或退縮。
2.中國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再度加征50%關稅,也就是說,中國對所有美國商品加稅額度已經達到了84%。
之所以沒有與美國稅率一致,是因為中國一開始反制是精準打擊——專挑美國的痛點來進行應對,比如大排量汽車、液化天然氣、農產品等。而如今,中方將在全方面與美國奉陪到底。
3.中國將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並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這不僅僅是一種經濟反制,更是對那些配合美國,干涉中國內政企業的一次嚴厲警告。
不到10小時之內,中國迅速展開行動,徹底打了特朗普一個措手不及。這不僅是「臉面」上的損失,也是實力上的較量。
【特朗普實際只是「紙老虎」罷了】
雖然特朗普看似強勢,但面對中國的冷靜與明確立場,他的策略顯得力不從心。為了安撫國內民眾,他在社交平台連發7條信息,表示「一切都會好起來」。
與此同時,他將對華關稅進一步提升至125%,還暫停了對其他75個國家的額外關稅,只保留10%。再次試圖通過這些手段集中火力,圍堵中國。
然而,這些操作雖然表面上強硬,卻把特朗普困境暴露得一覽無餘。他正試圖通過這樣的策略向其他國家發出警告,彷彿在說:「別學中國!」但實際上,卻讓人看到一個急於撕破貿易夥伴關係的焦急美國。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同一把雙刃劍,割傷的不僅是對手,還有自己。全球化的大趨勢是難以逆轉的,美國想要再次「大工業化」困難重重。
【中國推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
而中國正在積極推動「雙循環」發展戰略,這不是簡單的替代方案,而是一個能夠自我調節的靈活機制。即使在面對如此高壓的環境下,中國的經濟依然能找到出路,這就是中國給予自己的底氣。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催生了走私產業鏈,這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為其政策的失敗增添了佐證。
雖然這些「關稅大棒」讓一些國家選擇屈服,但對於中國這樣有著獨立完整產業鏈和龐大市場的國家來說,只會令其愈加堅定。
與美國打了8年貿易戰的中國,早已看穿了特朗普的策略。對中國來說,有的是力氣和手段,進行強烈反制。這其中,美債始終是一張制衡的牌。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正在大規模拋售美債。儘管目前中國不是最大持有國,但仍然持有巨額美債。拋售這些債務,將重創美元霸權地位,進一步擴大美國的經濟赤字。
【中國正在大規模拋售美債】
此外,針對美國農產品的反制措施,也直接衝擊了特朗普的關鍵票倉——美國的農業州。這種精準打擊猶如利劍出鞘,直直刺向特朗普的「咽喉」。
特朗普期望的全球屈服,從來都不是中國會去效仿的舞台劇。面對美方的強硬,中國依然保持著一種從容且堅定的態度。未來,中國可能還會祭出更多手段,不僅限於關稅上的鬥爭,而是綜合性地應對美國的陰晴不定。
這種「不惹事,也不怕事」的信念,不僅是對美國的回應,更是對世界的一種宣示:中國絕不會坐等被動挨打,而會在風暴中尋求新的航線。
無論這場經濟戰爭持續多久,中國都敞開胸懷,做好了奉陪到底的準備。正是這種堅定的意志,讓我們看到一個真正勇敢而又聰慧的新時代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