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從三層「邏輯」,讀懂「中國-中亞精神」

2025年06月19日09:30:25 歷史 8772

哈薩克阿斯塔納,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發表題為《弘揚「中國-中亞精神」 推動地區合作高質量發展》的主旨發言。

「在長期實踐中,我們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的『中國-中亞精神』」。

「中國-中亞精神」,濃縮著跨越千年的深厚友誼,昭示著合作巨輪的正確航向。這是中國同中亞國家攜手並肩、合作共贏的理念共識,更是中國與中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豪邁宣言。

從三層「邏輯」,讀懂「中國-中亞精神」的深刻意蘊。

一見·從三層「邏輯」,讀懂「中國-中亞精神」 - 天天要聞

一看歷史邏輯之深厚。

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一段偉大的「鑿空之旅」,推開兩地世代友好、文明互鑒的大門。

自此,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聲聲駝鈴,見證了中國與中亞跨越時空、歷久彌堅的深情厚誼,凝結了「中國-中亞精神」的歷史根脈。

精神是歷史的升華,歷史是精神的展開。「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

沒有比生活在友誼之中更美好的事情。「中國-中亞精神」 深深紮根於千年友好交往歷史,是對傳統友誼的賡續與升華。這一筆在長期合作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中國中亞的未來合作築牢精神之根基。

「『中國-中亞精神』為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要始終秉持,不斷發揚光大。」

二看理論邏輯之深刻。

「中國-中亞精神」,是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的自然延展。「中方始終視中亞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理念方針,同中亞國家平等相交、真誠相待,永遠親望親好、鄰望鄰好。」

一份永久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見證了「六國關係史上新的里程碑」與「中國周邊外交的創舉」,標註了中國始終致力於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的堅定決心。

「中國-中亞精神」,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的生動詮釋。2022年1月,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隨後,六國元首發表聯合聲明,決定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我們要以『中國-中亞精神』為引領,以更加進取的姿態和更加務實的舉措加強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朝著命運共同體目標砥礪前行。」習近平主席的話語擲地有聲。

中國提出三大全球倡議,中亞國家紛紛支持;面對「脫鉤斷鏈」「築牆設壘」,中國同中亞國家共同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國際舞台、關鍵時刻,共同捍衛真正的多邊主義……這何嘗不是「互尊、互信、互利、互助」的有力體現?

「歷史不能倒退,應當向前;世界不能分裂,應當團結」。「中國-中亞精神」的字裡行間,蘊含著對時代之問的科學回答。

三看實踐邏輯之深遠。

世界有如海洋,時代有如勁風,「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時代東風,吹向亞洲大地,一片歲成物豐。

經濟潮起,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光伏等產品走進中亞市場,中亞農產品走上中國千家萬戶的餐桌;越來越多中國城市開通中亞班列;跨境電商、在線教育等新模式新業態惠及中國和中亞國家廣大人民……蓬勃的經貿合作,為踐行「中國-中亞精神」沉澱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文化風來,中國和中亞國家互設文化中心、開設中國高校分校和魯班工坊;中哈、中烏實現互免簽證;中國同中亞友城突破100對……頻密的人文交流,也為踐行「中國-中亞精神」夯實牢固的民意根基。

「根植於兩千多年的友好往來,鞏固於建交30多年的團結互信,發展於新時代以來的開放共贏」,「中國-中亞精神」的光芒,穿透時光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阿斯塔納再出發,「中國-中亞精神」必將激揚起六個國家、近十五億人民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學改名致敬英烈 - 天天要聞

中學改名致敬英烈

2014年9月30日是第一個中國烈士紀念日。在首個烈士紀念日到來的前一天,北京市丰台區南頂中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市佟麟閣中學,以此紀念在抗日戰爭中以身殉國的第一位高級將領佟麟閣將軍。學校的更名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這個故事還得從佟麟閣將
宗馥莉全拿未必穩?見證遺囑埋的雷 - 天天要聞

宗馥莉全拿未必穩?見證遺囑埋的雷

嘗試通過遺囑訂立的方式,猜一下宗老當時是怎麼想的? 按照網路披露的對宗馥莉最有利的是,宗慶後於 2020 年簽署遺囑,明確指出「所有境外資產由獨女宗馥莉繼承」。 依據現有的....
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月壤同款來上海了! - 天天要聞

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月壤同款來上海了!

在正舉辦的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會上,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樣品的零距離對比展示,在中國國家館內一經展出便引起觀眾大排長龍。如今,同一批月壤來到了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今年暑期的重磅展覽「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昨天在這裡啟幕。從一曲《東方紅》響徹太空,到嫦娥奔月書寫傳奇,中國探月工程將神話寫進了現實。「...
三代人默默守護新四軍無名女戰士墓81年,他們有個心愿 - 天天要聞

三代人默默守護新四軍無名女戰士墓81年,他們有個心愿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石怡鋒 楊朝波 藍震 實習生 梁毓馨 徐逸樂「也許我們永遠不知道她是誰,但我們知道她為了誰。」這是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長潮岕村村民胡學健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個「她」,和胡家並沒有交情,但因其父胡阿新的一句承諾,自1944年至今81年間,胡家三代一直默默守護著這座無名女戰士墓。得知潮新聞聯合...
為滇緬公路「正名」 - 天天要聞

為滇緬公路「正名」

盛夏時分,記者走進雲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下稱「漾濞縣」)蒼山西鎮秀嶺村大山深處,一條車路宛如飄帶纏繞山間,從山腳盤旋而上直至山頂,這裡就是被譽為「中國抗戰的生命線」的滇緬公路的一段。「這一段滇緬公路現在還保留著彈石路面,汽車行駛在上面嗡嗡作
【尋訪抗戰印跡 傳承復興力量】歲月流轉,紅色記憶永存——尋訪大別山下的抗戰烽火 - 天天要聞

【尋訪抗戰印跡 傳承復興力量】歲月流轉,紅色記憶永存——尋訪大別山下的抗戰烽火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大別山,南依長江,北抵淮河,橫亘鄂豫皖三省交界。這是一座紅色的山,革命的山,英雄的山,精神的山,浸染烈士鮮血的山。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作為大別山主脈的延伸,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戰爭年代,岳西縣有4萬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占當時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歲月崢嶸,青山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