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抗戰老兵重返松山戰役遺址 將在此定居陪伴已逝戰友

2025年06月19日11:30:26 歷史 2429

  中新網昆明6月19日電 (李長明 李婭妮 陳彩芬)近日,百歲四川籍抗戰老兵廖沛林在關愛老兵志願者的幫助下,重返戰友長眠之地——松山戰役遺址。未來將在兒女的陪伴下在此定居。為實現這一願望,他等了十年。

百歲抗戰老兵重返松山戰役遺址 將在此定居陪伴已逝戰友 - 天天要聞
圖為廖沛林在松山戰役遺址向中國遠征軍雕塑敬禮。龍陵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1944年,松山戰役在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打響。中國遠征軍以犧牲7000人為代價,消滅了盤踞松山的日軍,拉開了對日戰略反攻序幕。當時,19歲的廖沛林是通信兵,被日機投下的炸彈彈片擊中負傷,退出戰鬥。

  2015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廖沛林回到闊別70多年、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龍陵松山,祭奠一同浴血奮戰的戰友。

  在陣亡將士紀念碑前,廖沛林泣不成聲,一遍遍呼喊著戰友的名字。也是在那時,他決定餘生在松山度過,與戰友作伴。

  廖沛林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名叫廖旭東、女兒叫廖旭紅。子女在得知父親的心愿後,考慮到父親年事已高,曾多次勸說。但廖沛林早已打定主意,「即使你們不陪我去,我一個人也要去!」他說。其子女再三考慮後,同意幫父親達成心愿。

  2025年,廖沛林的女兒廖旭紅退休,陪同父親來到雲南。她說,「今年9月底,我哥哥也將退休。屆時我們兄妹倆將輪流在松山陪伴父親。」

百歲抗戰老兵重返松山戰役遺址 將在此定居陪伴已逝戰友 - 天天要聞
圖為廖沛林(右)與女兒在松山戰役遺址。龍陵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6月16日,廖沛林來到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前,深情地向戰友們說,「同志們,魂兮歸來吧!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不會忘記你們,這一次我要留在松山陪伴你們,度過我的餘生。你們安息吧!」隨後,廖沛林向陣亡的戰友敬禮致意並敬獻鮮花。

  得知即將到松山定居後,廖沛林每天埋頭趕寫書畫。他說,「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到松山祭奠戰友,我要代戰友們向大家說一聲謝謝,並把自己的書畫免費送給他們。」

  目前,廖沛林已經完成2000多幅書畫。「寫好的不夠,我就一直書寫下去。」廖沛林說。(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七個百姓選擇從「保命」到「保存罪證」,《南京照相館》點映擊中觀眾淚腺 - 天天要聞

七個百姓選擇從「保命」到「保存罪證」,《南京照相館》點映擊中觀眾淚腺

這個周末,由申奧導演,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領銜主演,周遊特別出演,楊恩又、原島大地主演,王真兒友情主演的《南京照相館》,舉行全國超前點映,影片故事取材於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真實罪證影像。記者看到,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在社交平台發文說,觀影時影廳里的抽泣聲此起彼伏,當走出影院站在陽光下,陽光越明媚心就...
生於1986年的邵鈳茸、丁仁慎,同日官宣落馬 - 天天要聞

生於1986年的邵鈳茸、丁仁慎,同日官宣落馬

浙江台州市紀委監委網站7月18日消息:台州市黃岩區江口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邵鈳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黃岩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天台縣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丁仁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天台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邵鈳茸出生於1986年12月...
公主與少將軍的愛與救贖 - 天天要聞

公主與少將軍的愛與救贖

在繁華的京城,公主自小就備受寵愛,生性靈動可愛,一雙大眼睛猶如璀璨星辰,笑起來還有兩個淺淺的酒窩。少將軍則戰功赫赫,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是京城女子心中的如意郎君。一次偶然的機會,公主在街頭邂逅了少將軍。少將軍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公主一
【紫牛頭條】「98年男生跨省在南京擺攤賣菜」火了!未來想做個家庭農場 - 天天要聞

【紫牛頭條】「98年男生跨省在南京擺攤賣菜」火了!未來想做個家庭農場

「98年男生自己種菜,跨省在南京擺攤賣菜賺錢的一天!」最近刷社交平台時,你是不是也被這樣的視頻吸引。憑藉記錄跨省擺攤賣菜的日常,自媒體博主@fly—凡(飛凡同學)意外走紅,成了不少人手機里的 「生活觀察家」。7月20日下午,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南京市雨花台區七彩星城的地下通道旁,跟隨視頻創作者李飛凡體驗了他擺攤賣...
歷史上真實的年羹堯:真如《雍正王朝》中的那般囂張跋扈嗎?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真實的年羹堯:真如《雍正王朝》中的那般囂張跋扈嗎?

「朕若不殺年羹堯,何以服眾?」——雍正皇帝的一紙詔書,終結了這位曾經權傾朝野的大將軍的一生。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塑造成一個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權臣形象,甚至敢在皇帝面前擺譜。然而,歷史上的年羹堯真的如此狂妄嗎?他的崛起與隕落,究
漢宣帝反腐天團:影帝級操作背後的血腥權斗 - 天天要聞

漢宣帝反腐天團:影帝級操作背後的血腥權斗

一、史上最憋屈扶貧計劃 公元前58年,漢宣帝劉詢推出"假民公田"政策,本意讓貧民種官田脫貧。結果地方豪強勾結官吏,把良田私分後高價轉租,貧民反而更窮。最搞笑的是,豪強收租比皇帝收稅狠多了——官家收1/30,他們敢收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