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2025年05月31日09:04:06 歷史 1410

先來個段子。

銅鑼灣只可以有一個浩南,鳳陽府也只能出一個洪武

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 天天要聞

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 天天要聞

一部關於朱元璋的電視劇,當中有一幕情景,朱元璋在鳳陽修建城牆,數千鄉人不滿官吏壓迫,在工頭黃綱、高峰帶領下,揭竿而起。

聽說鳳陽老鄉造自己的反,朱元璋又驚又怒,叫人把挑頭的黃綱、高峰帶到應天,親自過審。

朱元璋問他倆,為什麼要造反。

高峰淡定地回答:跟你一樣想當皇帝,不過沒有你運氣好。

黃綱心有不甘,跟朱元璋解釋說:你讓我們沒日沒夜建築城牆,一不給錢,二不給飯,都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

朱元璋深感不解,反問:修建城牆的錢,朝廷一分不落,全都撥付給地方,怎麼可能沒錢沒飯。你們覺得有冤的話,不用造反,為什麼不報官。

高峰迴懟,你當年造反前,為什麼不報官。

明知黃綱、高峰有冤在先,揭竿而起在後,但朱元璋還是輕手一揮,拖出去砍了。

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 天天要聞

雖然不是一段正史,但反映出一個問題,洪武似乎不像傳說中英明神武。

朱元璋是唯一從底層爬上來的皇帝,無疑是最了解底層疾苦的皇帝,內心必然也想做一位「愛民如子」的皇帝。

但不是所有的「愛」,都是對的。與很多父母雞娃一樣——「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

到底是為了你的人生更好,還是為了更好地掌控你的人生

這事,差別可就大了。

朱元璋「愛民如子」的方式,是想把天下蒼生「植物化」,就是把人鎖死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

這位來自底層的皇帝,發跡後,心性發生了180°大轉變。你看他是如何看待底層的。

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 天天要聞

讀起來有點費勁,不如讓AI給翻譯一下。

有些人,太平盛世活膩了,想作亂。這等愚民漢、隋、唐、宋各朝都有,這些愚民是導致天下禍亂的根源,最終往往橫屍荒野,連累族人滅絕。悲哀的是,這些愚昧的人一點覺悟沒有,千百年里,前仆後繼,重蹈覆轍。元朝衰敗,天道要改弦易轍,那些愚民乘勢而起,跟著瞎起鬨。一開始,只是局部少數人作亂。在他們的帶動下,其他愚民聞風而動,集體參與叛亂。這類人,我親眼見多了。此前,元朝得到天下,讓他們過上太平日子,他們有地種,有房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衣食無憂。老人有孝子賢孫奉養於堂前,成年人鄰里和睦,鄉親友善,生活本無困憂。即便是最貧困的家庭,也有窮人的快樂,偶爾碰上天災人禍,莊稼欠收,有些人餓死了,但好歹比死於戰爭的屠戮要強。

這便是朱元璋「殃歸首亂,福在殿興」治民思想。

你細細品這段話,有3處體現了朱元璋的「雙標」。

一是。在他眼裡,帶頭做亂者都是不懂感恩、胡作非為的宵小之輩,這種人絕壁沒有好下場。普通人,你給我「好死不如賴活著」就行。

二是。元朝對百姓不錯,不該被趕走,全是惡民搗蛋。(不知道,這句話有沒有打了那些民族主義者的臉

三是。他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是「天命所歸」。

不知道,濠州鍾離縣太平鄉孤村朱五四家,一月餓死四口人時,大明洪武皇帝也是這麼認為的。

說白了,就是文章開頭那個段子。朱元璋的意思是,打這往後千秋萬代,都是老朱家的天下,你等小民都消停點。

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 天天要聞

洪武一朝,朱元璋對天下蒼生「好」到了什麼程度呢。

史書上,的確有很多朱元璋「殺腐抑富」的記載。但這不應該成為底層人與朱元璋共情的理由。

下圖是一張明朝開國功勛「生死簿」。

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 天天要聞

難道沒有人會覺得奇怪嗎?同樣是功臣宿將,怎麼唯獨大明開國「將無良將,官無好官」,就他們皇家是知法守法的良人,一個個知書達禮,相親相愛,其樂融融。怎麼勛貴們全是為非作歹的不法之徒,恨不得全都該殺。

勛貴們下場凄慘,普通人也好不到哪去,只不過勛貴的名氣比較大,普通人卑如螻蟻,無人關注罷了。洪武一朝,其「耳目」之恐怖,二十四史未有之。

看一段《明大誥》的記載。

知丁之法。某民丁幾,受農業者幾,受士業者幾,受工業者幾,受商業者幾。且欲士者,志於士。進學之時,師友某氏,習有所在。非社學則入縣學,非縣必州府之學,此其所以知士丁之所在。已成之士,為未成士之師。鄰里必知生徒之所在,庶幾齣入可驗,無異為也

這是朱元璋發明的「知丁法」。鄉親鄰里必須做到彼此「知根知底」。家裡有幾口人,平日里從事何種職業,務農的幾人,務工的幾人,從商的幾人。讀書的人,打進入學校那一刻,必須知道老師和同學叫什麼,住哪。當老師的,必須知道學生都有誰,還要把地點和職業告訴鄰居。

過於「雙標」,不宜評說 - 天天要聞

細思極恐不?朱元璋要求天下人公開私人信息,這是想幹嘛。除了想「耳目」天下,還能有啥目的。

那如果有人不主動坦露信息怎麼辦?

凡一戶全不附籍,有賦役者,家長杖一百,無賦役者,杖八十,附籍當差

朱元璋所謂「殺腐抑富」,純粹就是階級「平衡術」。終極目的是維護皇族的萬年富貴,當中或許跟「愛民如子」有一點關係,但不多,差不多一兩毛錢的關係。

這一套帝王術,歸納起來就八個字:

底層互戕,階級互害

批判歸批判,但你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手段之高明。就這樣搞,明朝在他手裡,穩得一批,沒有一個功臣宿將敢站出來反他。

憑這一點,倒也算是「千古一帝」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