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2025年05月12日06:22:08 歷史 1950

眾所周知,印度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是歷史遺留問題。其核心原因,是一直懸而未決的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

印度和巴基斯坦均主張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兩國為此長期存在爭議,衝突不斷,甚至多次交火,發生多次戰爭。

我們先來看看克什米爾歸屬問題的背景。

1947年8月,在英屬印度總督路易斯·蒙巴頓的主持設計下,印度、巴基斯坦正式分治,但為英國聯邦的自治領。這就是著名的「蒙巴頓方案」。

「蒙巴頓方案」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占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由此,埋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發生衝突的隱患。

克什米爾位於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的過渡地帶,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

該區域主要為峽谷、高山地形,風光秀麗,有「南亞瑞士」之稱,盛產稻米、玉米、小麥、蘋果藏紅花等。在高寒地區,這些都是難得的自然資源。


印巴戰爭之史鑒

我們看看歷史上的幾次克什米爾

  • 第一次印巴戰爭

第一次印巴戰爭發生在1947年,也即在印度、巴基斯坦正式分治的幾乎同時。

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均主張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當年10月,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武裝衝突,戰火延續15個月。

1949年1月,印巴雙方接受聯合國決議,宣布停火,並於同年7月劃定停火線。

在這次戰爭中,雙方有數千人傷亡,而且克什米爾喪失了其獨立性。印巴停火線實際上成為克什米爾的分裂線,巴基斯坦和印度對克什米爾分而據之。

  • 第二次印巴戰爭

第二次印巴戰爭發生在1965年。

1965年4月,印度與巴基斯坦爆發第二次大規模戰爭。

聯合國授權下,同年9月,戰爭停火。這次戰火延續5個月,造成雙方數千人傷亡。

隨後,在蘇聯的斡旋下,印、巴兩國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區,並發表了《塔什干宣言》。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 第三次印巴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發生在1971年。

1971年11月21日,印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然進攻。12月3日,巴基斯坦宣布對印度的不宣而戰發動反擊。第三次印巴戰爭全面爆發。

這次戰爭,在東巴和西巴兩個戰場展開。

12月15日,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聯繫。

次日,東巴守軍向印軍投降,東巴戰事遂告結束。

在西巴戰場,雙方進行了以空戰為主的交戰,結果均未取得決定性戰果。同時,雙方也進行了地面作戰行動。

印軍發動多路進攻,先後佔領了信德省和薩克加爾地區3600平方公里的領土。

12月17日,由於印軍已在東巴戰場取得勝利,於是印度宣布在西巴地區實行「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停火建議,西巴戰事也隨之結束。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 卡吉爾戰爭

這次戰爭發生在1999年。

1999年5月26日,印度出動大批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對印控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和達拉斯地區的「大批巴基斯坦滲透者」進行了兩次空中打擊。

這是印度首次動用空軍對付這類「滲透者」。

同日,巴基斯坦聲稱,有幾枚炸彈落到了克什米爾實控線巴基斯坦一邊,並在呼籲印度保持克制的同時,表示「保留採取一切適當手段進行報復的權利」。

在這次衝突中,巴基斯坦「滲透者」佔據地利優勢,使得印軍傷亡較大。

6月12日,印軍向圖圖嶺發起進攻,取得成功,標誌著印軍最終贏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2003年11月25日起,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實際控制線一帶實現了停火。

這是1989年印巴在實控線衝突升級後,雙方在這一地區首次實現停火。

  • 最近的衝突

兩國之間最近的一次衝突,發生在2025年5月初。

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槍擊事件以來,印巴緊張局勢不斷升級。

5月7日,印度軍方對巴基斯坦境內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多處目標發動軍事打擊。巴方隨即反擊,並稱擊落多架印軍戰機。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這次爆發的緊張局勢,突然升級到幾十年未見的局面。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次衝突很快停止。5月10日,印度同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雙方將停止陸、海、空一切交火和軍事行動。

印巴衝突的走勢及風險

從以上幾次印巴戰爭來看,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戰爭,應該算是軍事衝突,充其量算是局部戰爭

從客觀上看,雖然印巴雙方時有小規模的摩擦,但大致維持在「冷和平」的狀態。雙方衝突的烈度雖偶爾有加劇,但局勢也很快降溫。

自2003年雙方實現停火之後,這種特徵很明顯。

印巴雙方之間的這種有限軍事衝突特徵,背後有多種原因。

其中主要因素,一方面與地緣局勢及國際局勢有關,特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的介入、調解。

另一方面,則與印巴雙方內部局勢有關,畢竟各自有一定實力,何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但是,雖然從表面上看,印巴全面開戰的可能性較低,但是歷史遺留的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在短期內很難解決。

那麼,這種歷史宿怨也就積重難返,兩國將會持續角力,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就會長期存在,一觸即發。

而且,隨著印度、巴基斯坦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尤其是印度國力的崛起,兩國的發展訴求也在不斷變化,加之南亞區域、亞洲以及國際局勢的變化莫測,都將會使得印巴全面開戰的幾率增加。

例如最近的2025年5月發生的軍事衝突,是印度單方面向巴基斯坦發動代號「信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的越界空襲和導彈打擊。

印度這次軍事行動的最大特點是有地理縱深,空襲了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這是印度總理莫迪上台以來首次打擊到巴基斯坦除(雙方有領土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以外的領土。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印度總理莫迪

而且,印度這次使用了高精度遠程武器。

本輪印巴衝突的另一個新苗頭,是印度高舉《印度河用水條約》,顯示了「水資源霸權」,由此也將會引發區域內國家之間新一輪的水資源競爭。

縱觀本輪印巴衝突,顯然是有很大升級,將南亞次大陸推向了全面戰爭的邊緣。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印度展示其對南亞地緣絕對控制權和主導地位的戰略意圖。

局部區域衝突未必會觸發大規模戰爭。但是縱觀歷史,大規模戰爭乃至世界級戰爭都是由日積月累的局部區域衝突引發的。

例如發生在巴爾幹地區薩拉熱窩刺殺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德國突襲波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而克什米爾,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難以解決的地區熱點」,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領土爭端之一。

所以,印巴關係一直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印巴衝突被稱為「南亞火藥桶」,點燃大規模戰爭乃至世界級戰爭的擔憂也長期存在。

印巴衝突對中國的影響

克什米爾地區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和阿富汗之間,與我國的西藏、新疆接壤。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與印控克什米爾接壤的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土縣

印度、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鄰邦,而且均與中國接壤,有較長的國境線。而且,中國和印度、巴基斯坦都是友好國家,都是重要利益攸關方。

所以,印巴關係的隱患就是中國的隱患,印巴衝突也必然延及中國。

那麼,印巴發生衝突,對中國究竟有多大影響呢?

其一,中國地緣安全與邊境穩定風險增加

印巴衝突尤其是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戰爭,也就是在我國家門口、眼皮底下操戈,我國自然無法坐視不理。

那麼印巴衝突若失控,必將會威脅我國邊疆穩定。

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擁有145萬現役兵力,其軍事實力通常被評為居於世界前五名之列,堪稱「南亞霸主」。

巴基斯坦的體量雖小,但具有較強的本土防禦能力,以及一定的軍事進攻能力。

而且,印度和巴基斯坦均擁有核武器。若印巴衝突升級為核戰爭,那麼我國西部邊疆將會面臨核污染擴散風險。

另外,眾所周知,印度和我國之間也長期存在邊界爭議,時而發生衝突。

如果印巴衝突升級,那麼印度和我國的邊界爭議也會更加敏感,邊界談判籌碼也會發生變化。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其二,影響我國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經貿合作

我國和印度均為體量龐大的製造大國、消費市場,而且在彼此的經貿合作中佔有重要地位。

例如對於印度而言,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在巴基斯坦,我國則有著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及能源通道建設項目。

尤其是巴基斯坦作為南亞與中亞、西亞的交通樞紐,中巴合作的標誌性工程--中巴經濟走廊已在建設中,全長3000公里,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的旗艦項目,也是連接亞歐、陸洋的新橋樑。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如果印巴衝突升級,那麼我國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經貿合作將會受到影響,甚至合作項目會被擱置甚至取消,直接累及經濟發展進程。

而且,也將會波及我國與中亞、西亞以及印度洋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其三,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

中國一向希望周邊地區保持和平,對印巴衝突的立場非常清晰,呼籲雙方保持克制、開展對話,反對採取單邊行動。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更不希望印巴升級衝突。

但是,中國在印巴衝突中的外交立場非常敏感,也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例如印度方面無端猜測我國提供工具,幫助恐怖分子與境外操縱者保持聯繫、印度媒體指責中國為巴基斯坦提供防空系統等。

對此,西方一些國家也存有一些偏見。

這對我國來說,是一種挑戰。

如何在不同角色中、不同議題上尋找到利益平衡點,如何預判並應對不實指責,如何在印巴衝突中掌握主動地位等,一切都在高度考驗著外交戰略藝術。

其四,影響國際局勢和格局

印巴衝突雖然是區域衝突,但是牽一髮動全身,何況印巴衝突曠日持久,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影響深遠。

尤其是,幾乎每次的印巴衝突,都會有一些國家介入,尤其是少不了大國的身影,聯合國也不得不出面。

例如最近的2025年5月發生的軍事衝突,恰好發生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塔爾西·加巴德、副總統萬斯先後訪問印度之際。

這種「巧合」,讓人不得不懷疑美國和印度在幕後的戰略共謀。

印巴衝突堪稱「南亞火藥桶」,史鑒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印度總理莫迪會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塔爾西·加巴德

而且,像其它一些國際問題一樣,對於印巴衝突的一些具體問題,世界主要大國向來存在著明顯的分歧。

這也使得聯合國有時形同虛設,一些決議時常難以及時、順利出台。

再如最近的2025年5月發生的衝突中,印度在《印度河用水條約》上做文章,這是對國際法很大的衝擊。

同時,這也會促使區域內國家與域外國家的水資源開發與合作的關係發生變化。

這些國際因素,也將會導致印度、巴基斯坦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分別發生不同程度的調整和變化,影響南亞地域局勢,重塑新一輪的國際格局。

這種地域局勢及國際格局的變化,中國無法獨善其身,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總體而言,印巴衝突無論是在短期還是長期,都會對我國產生多重影響,影響我國的戰略發展,甚至影響國運。

那麼,如何理性面對印巴衝突、扮演什麼角色、如何合理處置,將印巴衝突對我國的影響盡量降到最低?

相信東方大國智慧,會有高超的路徑和方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點,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簽署的這份聯合聲明,在以後的歷史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很可能是新舊兩個大國興衰的標誌性事件。深度贊同巴老的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賴於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強大的
山西賈寨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 天天要聞

山西賈寨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中新社太原5月12日電 (記者 楊靜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對外發布山西陽城賈寨遺址發掘資料,該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出土圈足杯、玉環等遺物,是晉東南地區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與廟底溝二期文化交流互動的直接證據。 賈寨遺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芹池鎮賈寨村,南臨蘆葦河,地形北高南低。蘆葦河支流...
極目政情丨楊陽,女,擬任蘇木鎮黨委副職,生於1998年 - 天天要聞

極目政情丨楊陽,女,擬任蘇木鎮黨委副職,生於1998年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委組織部發布擬任幹部進行公示。其中,現任查干淖爾鎮一級科員楊陽擬任蘇木鎮黨委副職。另據澎湃新聞5月12日報道,楊陽,女,漢族,1998年2月生,大學,管理學學士,中共黨員。資料圖楊陽系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於2021年1月參加工作。她長期在錫林郭勒盟工作,曾任阿巴嘎旗查干...
鐵嶺縣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學校開展紅色文化傳承實踐活動 - 天天要聞

鐵嶺縣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學校開展紅色文化傳承實踐活動

2025年5月11日,鐵嶺縣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組織師生代表赴鐵嶺縣任輔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開展「追尋先烈足跡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沉浸式參觀學習,感悟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汲取奮進力量。任輔臣同志是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無產階級革命
和眾匯富交了1980是智商稅?交的是課程,買的是服務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是智商稅?交的是課程,買的是服務

最近有人在網上問:和眾匯富收1980這事兒是不是智商稅?我第一反應是,這種問題吧,問出來基本就已經在罵人了。但細想也不是沒道理,畢竟花錢買服務,大家都想搞清楚到底圖個啥。 先撇開服務質量不談,我們看公司背景。和眾匯富不是啥野雞機構,2000年成立,2002年拿到投資諮詢牌照,在證監會官網都查得到,編號ZX0155。現...
陝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舉行 - 天天要聞

陝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舉行

陝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舉行趙一德講話 趙剛主持 邢善萍出席4月29日,我省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 天天要聞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點30分,達拉斯迪利廣場的槍聲讓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化作一具血淋淋的屍體。六十年後的今天,當特朗普政府解密最後一箱檔案時,人們赫然發現:那顆穿過肯尼迪脖頸的子彈,可能裹挾著三大利益集團的滔天怒火。您要問這些利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 天天要聞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撕裂了土地、摧毀了山川,讓千萬個幸福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生命在災難中戛然而止。17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清晰地記得瓦礫堆中伸出的求援之手,記得八方馳援的感人身影,記得廢墟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今天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涅槃重生,一棟棟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