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2025年05月06日15:32:02 歷史 1547

要不是看了《明史》里的一段記載,我真不敢相信——一個讓百姓感恩戴德的「草根皇帝」,竟然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做出如此血腥冷酷的決定。

1398年6月24日,71歲的朱元璋病危。

臨終前,他拉住身旁最寵愛的翁妃,語問了一句:「愛妃,可願永遠陪著朕嗎?

這一問,說得好像是依依惜別,其實是給人判了死刑。翁妃愣了下,但還是本能地跪拜應道:「臣妾願永遠侍奉皇上!」她當然沒想到,這句話,就是自己的催命符。

朱元璋聽了很滿意——你看,還有人願意陪我上路。

可惜,這場「陪伴」,不是活著的陪,而是死後的殉葬

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 天天要聞

一、殉葬是什麼?

簡單點說,殉葬就是一個人死了,拉著別人一起死,陪他進棺材。

很多人以為這只是商周時期那種「野蠻時代」才會發生的事情。其實不然,到了朱元璋這個「開國皇帝」的年代,這個制度又回來了,而且死得人不少。

我們從頭說。

人殉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奴隸主死了,把奴隸一起殺掉陪葬。到了商朝,殉葬規模空前龐大。

1950年,考古專家在河南安陽武官村挖出一座商代貴族墓,足足79具屍骸!

這些殉葬者,有的被砍頭,有的弔死,有的勒死、毒死、活埋、灌水銀......每一種死法,都讓人頭皮發麻。他們死了還要擺出「尊敬」的姿態——或跪或立,全是為了讓墓主人滿意。

這就是最原始的權力暴力:「我死了,你們就沒用了,跟我一起走吧。」

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這種陋俗?

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 天天要聞

這個問題得分兩個層面看:

第一,他信這個。

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相信「死後還有一個世界」。朱元璋雖然是乞丐出身,但他迷信得很,尤其在晚年。既然「另一個世界」也要繼續當皇帝,那自然得把妃子、宮女、樂隊、廚子一起帶上。

第二,他想立威。

別看朱元璋常說「以仁治國」,可他骨子裡是個權力至上者。為了防止皇位爭奪、鞏固太孫朱允炆的繼位,他在遺詔里乾脆寫上:

「後宮無子者,從死。」

簡單直接:沒給我生孩子的,通通陪葬。

這份詔書一出來,後宮頓時哭聲震天,宮女嬪妃全嚇傻了。

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 天天要聞

那些被殉葬的女子,究竟是怎麼死的?

咱們得實話實說,朱元璋的這個「陪葬制度」,比電視劇拍得血腥多了。

根據《皇明大政記》記載,朱元璋駕崩當天,南京城十三座城門一齊抬出棺材。有人以為是防盜墓,其實不然——只有一口棺材裝著朱元璋,其餘的都是后妃、宮女的屍體。

據明末毛奇齡記載,為朱元璋殉葬的女子一共46人,其中有10幾個是宮女。

這些人,是怎麼死的?

我們來看看明成祖朱棣駕崩時的做法——因為他效仿的,正是太祖朱元璋:

「皆餉之於庭,哭聲震殿閣……使立床上,掛繩於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床,雉頸而死。」(《李朝實錄》)

也就是說,這些女子:

被集中到殿前;

穿好禮服,吃完「上路飯」;

站到小床上,將白綾掛在樑上;

自己把頭套進繩圈裡;

太監抽走小床——瞬間弔死。

場面,想想就讓人毛骨悚然。

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 天天要聞

這還算「體面」的死法。還有更可怕的:

活埋:把人趕進墓室,然後封門,不給吃喝,活活餓死、悶死;

下毒:像東周李洲坳墓,47名女子被逼吃下含毒瓜果,集體中毒身亡;

灌水銀:傳說中為了「容顏不老」,在女子活著時往腦中倒水銀,死得極其慘烈;

勒殺:用弓弦勒脖,或者全家動手掐死,像滿族那樣,「不肯死也得死」。

哪怕你是外邦來的「美人」,也逃不過這場命運。

比如明成祖朱棣殉葬的32位女子中,有兩個來自朝鮮——韓美人和崔美人。

韓氏臨死前,抱著乳母痛哭:「娘,我去了!」然後她和其他妃嬪一起,被弔死殿前。

這不是宮斗劇,這是明史的原文記載。

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 天天要聞

她們為什麼不逃?

這是很多人不解的一點:都要被殺了,怎麼沒人反抗?

其實,這背後牽扯到一個殘酷的現實:「替死」能換來家族榮華。」

那些被殉葬的女子,雖然活著走入棺材,但她們的父兄卻因此被授予千戶、百戶的職位,甚至世襲——這就是「朝天女戶」。

也就是說,只要你死了,家裡人就能翻身做官、光宗耀祖。

更諷刺的是,朝廷還會追封這些死去的女子為「貞順妃」、「貞靜妃」,似乎她們是主動選擇「為國盡忠」。

可她們,真的願意嗎?

沒人願意。她們只是不敢反抗,不敢喊出那個「不」字。她們只是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制度里,被推上了死亡的祭壇

在這場集體殉葬的慘劇中,只有一個例外。

那是朱元璋的小女兒寶慶公主,年僅三歲。當她得知父皇病重時,抱著朱元璋哭著說:「我和母妃天天為父皇祈福,父皇一定會好起來的。」

朱元璋當時已經決定讓寶慶的生母張美人殉葬。可當他看到小女兒稚嫩的臉龐,忽然心軟了——「若沒了我,再沒了她母親,孩子怎麼辦?」

於是,他悄悄將張美人的名字從遺詔中劃掉,這是唯一逃過殉葬命運的妃子。

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 天天要聞

可怕的是,朱元璋這一套,後代皇帝紛紛效仿。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鈺……每個皇帝駕崩,都會有妃子和宮女殉葬。

直到明英宗朱祁鎮,他不忍錢皇后被殺,才終於下令廢除殉葬制度。

不過即便到了清朝初年,殉葬的血腥戲碼還在繼續。

比如清順治駕崩,30多位嬪妃被活活陪葬。直到康熙帝登基,他一紙禁令,才徹底將人殉寫進了歷史的墳墓。

但你以為這事兒就結束了嗎?

不——

清政府嘴上說禁止,背地裡卻繼續鼓勵。

像《清史稿》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旌殉夫烈婦山東曲阜孔令保妻潘氏,宣付史館。」

1911年,清朝滅亡前一年,依然有人被表彰為「殉夫烈女」。

直到辛亥革命勝利,中華民國建立,人殉才真正從制度上被廢除,這才算給歷史畫上一個血腥的句點。

朱元璋的殉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詳細記載,看完令人膽戰心驚 - 天天要聞

結語

今天回頭看朱元璋的殉葬詔令,不禁讓人背脊發涼。

這位「以布衣而成帝」的明太祖,曾飢餓、曾流浪、曾一無所有,最終卻親手把數十個無辜女子推進墳墓。

他是打下大明江山的「聖君」,也是推行殉葬制度的「暴君」。

歷史不是非黑即白,朱元璋的一生,既有英雄的光輝,也有冷血的鐵面。

而那些在殉葬中無聲死去的女子,她們沒有墓志銘,沒有後人供奉,只有在《明史》角落中的一筆,等著後人一點點擦亮。

參考資料:

《明史·太祖本紀》

毛奇齡《彤史拾遺記》

朱國楨《皇明大政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三天兩會,中巴默契升級,南亞棋局正在重排 - 天天要聞

三天兩會,中巴默契升級,南亞棋局正在重排

南亞的空氣再次緊繃。2025年5月初的三天內,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連續會見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與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兩場高密度的外交活動釋放出的信號,遠不止「友好訪問」那麼簡單。 在與....
褒貶千年難定論!隋煬帝是昏君,還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褒貶千年難定論!隋煬帝是昏君,還是千古一帝?

大業元年的江都,煙花如星雨般墜落在運河之上,將整條河面染成流動的霞色。隋煬帝楊廣斜倚在龍舟二樓的朱漆欄杆旁,手中的夜光杯映著粼粼波光。他望著舞姬們隨風翻飛的廣袖,忽然吟道:「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一旁的蕭皇后輕笑道:「陛下新作,怕是又要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誰會成為下一任天主教教宗?在教宗方濟各去世後,這是懸於14億天主教教徒頭上的「上帝之問」。選舉下一任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召開在即。全球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紅衣主教」,正在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
莫斯科舉行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 - 天天要聞

莫斯科舉行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

5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戰機編隊飛過紅場,參加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5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戰機編隊飛過紅場,參加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5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戰機編隊飛過紅場,參加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
古代被發配的犯人,為什麼途中有機會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驚 - 天天要聞

古代被發配的犯人,為什麼途中有機會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驚

當我們談論起古代犯罪的人,大家都會想到的一個場景就是被關在一個籠子里,然後有眾多的官兵押往刑場或者是發配至某個地方。不過在官兵押送發配地方的路上時,其實是有機會可以逃跑的,畢竟古代交通不便,不論走往哪裡都需要靠人力,最快的也就是通過牛馬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