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起古代犯罪的人,大家都會想到的一個場景就是被關在一個籠子里,然後有眾多的官兵押往刑場或者是發配至某個地方。不過在官兵押送發配地方的路上時,其實是有機會可以逃跑的,畢竟古代交通不便,不論走往哪裡都需要靠人力,最快的也就是通過牛馬運輸,所以需要耗費的時間是非常長的。
而路程遠時間也長,這些囚犯在途中有機會為什麼不選擇逃跑呢?而且有的犯人可能身上還有一技之長,大部分不是身強體壯就是江湖上經常犯事之人。如果要逃跑,還是比較簡單的。但事實並非我們想像的這樣,背後的原因還是很複雜的。
在當下的法治社會裡,犯罪的人不像古代的人一樣,需要用繁瑣的刑具來束縛他們,當下,最嚴重的可能也就是某些不配合的人會被使用警銬、警車這些。但是在古代,對於押送在途中的囚犯,會採取非常嚴格的措施。
對於古代的刑具,我們或許沒有太清晰的認知,但是通過電影或者一些節目,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囚犯犯最後都會被戴上各種刑具,有腳上的,手上的,還有脖子上的。最常見的也就是枷鎖,雖然看起來只有一根鐵鏈子,但根據相關史書的記載其實是非常有重量的。帶上這些枷鎖後,就會導致行動不便,再加上路程遙遠,長途跋涉,有時還需要走路,更沒有用力氣逃跑了。
在古代,那些被發配的囚犯,不論是五大三粗的,還是身材矮小的,被官兵抓捕後,都要經歷一輪又一輪的審訊,而且我們都知道,如果不招時還會被用刑,之後還要在牢里呆上很長時間。最嚴重的是,這些犯人在發配前都會被用鐵烙烙上痕迹,或者在明顯的部位刻上相關字元,以便於讓群眾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是犯罪之人。
這些過程不僅痛苦,而且漫長,不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經歷著非人的待遇。另外,大牢里環境差,飲食差,生活條件更是不言而喻。吃不好,穿不暖,睡不好是家常便飯,還會經常被牢里的人用棍棒杖打。所以在出獄後,這些被發配的囚犯早已沒了往日風采,都是渾身癱軟,再加上路途中翻山越嶺,身上被帶幾十斤的刑具,要逃跑簡直是難上加難。
在一些電影情節中,我們經常都會看到犯人在押送的過程中逃跑或者被人解救,又或者是賄賂官兵,然後逃跑,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古代中央集權制度下制定的規矩是非常多的,稍有不慎就會掉腦袋,所以大多數的官兵為了保命還是選擇恪盡職守將囚犯押送到指定的地點。
在押送途中,官兵的數量是非常多的,不僅如此,還實行逐州交替法,每到一個地方管轄時,就由該地方的官兵負責押送,以便維持官兵的體力。因此,面對身體條件比他們好太多的官兵基本上不可能逃跑。
雖說也有人會選擇逃跑,但是畢竟是少數。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途中,可能是荒山野嶺,周圍荒無人煙,即使逃跑了,也難以生存下去,並且古代經常出沒兇猛的野獸,先不說沒吃沒喝被餓死,更有可能被這些野獸吃掉,為了不死得這麼凄慘,大部分囚犯都會選擇老老實實被押送到指定地點。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可能犯罪都是需要誅九族的。如果判的刑比較輕,只需要一個人服刑的話,那還算幸運的了,因此在押送的途中自然是不敢跑。如果跑了,那麼他的家人必定會遭受苦難。最主要的是,如果再被抓到,那就必定是死刑,所以從哪個方面來說都不划算逃跑。
從上述分析來看,古代的囚犯一旦被抓,是基本上不可能逃跑的,畢竟古代對於這些囚犯手段還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