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相斯塔默的發言人同日對記者說,英國仍然有信心可以安全地與美國共享情報,但他同時明確表示,英國政府對安全通信有「非常嚴格的規則和安排」。
在群聊事件被曝光後的第二天,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這起事件意味著美國的盟友必須越來越「小心謹慎」。卡尼還稱,情報失誤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必須吸取所有教訓」,而且重要的是要看看「人們對這些錯誤如何反應,以及如何糾正」。《衛報》報道提到,而當被問及此事引發了有關與美方分享敏感情報的擔憂時,紐西蘭政府拒絕發表評論。紐西蘭總理盧克森和國防部長柯林斯的辦公室均回應稱,「這是美國政府的事」。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希拉里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稱,「你肯定是在逗我」,並附上了《大西洋》月刊報道該媒體總編輯傑弗里·戈德堡是「怎樣被拉入涉密群聊獲知空襲葉門計劃」的新聞鏈接和截圖。此前,美國《大西洋》月刊總編輯傑弗里·戈德堡24日表示,美國國家安全高層官員把他拉入了一個關於對葉門胡塞武裝進行軍事打擊的群聊,他在美軍行動兩小時前得知了這一空襲計劃。對這一泄密事件,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布萊恩·休斯3月24日表示,該聊天群似乎是真實存在的。
特朗普這次是真的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面對突如其來的泄密風波,他趕緊擺出一副"我也是受害者"的姿態,聲稱自己對此事毫不知情,完全被蒙在鼓裡。不僅如此,他還想著息事寧人,說這不過是個小事,沒必要大驚小怪,更不用道歉。但問題哪有他想的那麼簡單?民主黨這邊可不打算輕易放過這個機會,直接擺出了一副要算總賬的架勢。

希拉里(資料圖)
而希拉里的再次出山,不免就讓外界聯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發生在2015年的「郵件門」事件,當時正值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希拉里與特朗普爭的是不相上下,就在最關鍵的時候,希拉里突然被曝除在其擔任國務卿時期,使用私人電子郵箱辦公,處理了約6萬封郵件,涉嫌違反美國《聯邦檔案法》,這件事也讓希拉里與總統寶座失之交臂。
現在特朗普政府也犯了類似的錯,其內閣高級官員利用非機密的商業聊天軟體討論機密軍事計劃,這件事的性質貌似比「郵件門」事件更加惡劣。
據悉,民主黨方面已經要求涉事的美國官員前往參議院接受質詢,並要求包括海格塞斯在內的多名白宮官員主動「引咎辭職」,否則將採取措施,要求國會罷免其職位。有分析認為,很顯然,希拉里這回旨在對緊張事態「火上澆油」,進一步對特朗普落井下石。可見,如今希拉里與特朗普之間的關係依舊劍拔弩張,不過,希拉里如今公開向特朗普施壓,不排除後續遭到報復和清算的可能。

特朗普(資料圖)
更可笑的是,一邊是這樣低級的泄密事故層出不窮,一邊卻不斷借「國家安全」為名封殺中企、揮舞「301調查」大棒、驅逐外媒、控制科技投資。美國政客在高喊「信息安全」的時候,恐怕首先要看清他們自己正在用什麼方式摧毀國家的安全信譽。
「群聊門」事件也再一次讓世界看清了美國輿論與政治生態的荒誕本質:出了事先掩蓋、反應慢一拍,事發之後互相甩鍋、指控媒體,最後則由某位政客跳出來「插科打諢」,試圖轉移注意力,結果卻引火燒身、全盤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