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2025年01月20日15:53:08 歷史 1073

寫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寫稿,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希望各位觀眾老爺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觀看5秒後便可以免費閱讀全文啦,感謝各位觀眾老爺的理解與支持哦~~~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文|臨川

編輯|t


引言

張學思,張作霖的次子,張學良的弟弟,雖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被忽視的「隱形人物」,但在中國建國初期,卻曾獲得了總理的重用——委託他建立海軍軍校。

這一委任,意味著什麼?不僅是對張學思個人能力的認可,更是對他在軍事領域的深刻理解的肯定。那麼,張學思到底有何過人之處,能夠贏得國家領導人的信任?這背後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張學思:走出大帥府的軍事才俊

張學思,這個名字大概不像張學良那樣響亮,也不如他兄長那樣在歷史的長河中波瀾壯闊。但如果說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張學思的成就與貢獻被忽視,那就大錯特錯了。

張作霖的第四子,張作霖的廟堂風雲中走出來的張學思,不僅僅是個歷史背景的配角,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講述的故事。

張學思生於瀋陽,那是一個由父親張作霖掌控的「東北王國」,張作霖的威風八面讓人無法忽視。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作為家中第四個孩子,張學思並沒有像長兄張學良那樣自小享有政治和軍事的榮耀,但他不甘心只做「配角」。18歲那年,他毫不猶豫地投身中國共產黨,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張學思的軍事生涯從一個相對較小的崗位開始,1933年4月,他以青年黨員的身份,受黨組織派遣到廊坊東北軍67軍特務大隊開展兵運工作。從這一刻開始,張學思便與東北軍的傳統漸行漸遠,開始了屬於自己的革命道路。

他的哥哥張學良,也許未曾預料到,弟弟的未來,竟會在這片曾經是自己親自打理的「東北領地」上,繪出一幅完全不同的軍事藍圖。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不過,張學思並未僅僅滿足於黨組織的安排。早在1933年9月,他便通過哥哥張學良的介紹,進入了南京中央軍校第十期預備班學習,接受了更為系統的軍事訓練

1937年,張學思順利從軍校畢業,開始在東北軍第53軍擔任見習排長和參謀職位,短短几年後,他憑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逐漸在軍中嶄露頭角。

張學思的軍事理念與作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那個年代的軍事格局。不同於許多身處顯赫背景的人,他的沉穩與務實使他在革命鬥爭中逐步展現出了獨特的軍事天賦。

然而,張學思的成功並非僅憑個人努力。對國家的深遠責任感與對海軍力量的重視,使得他在歷史的分岔口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選擇——建設海軍。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八個月,創辦共和國的「海軍黃埔」

1949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國家的軍事格局急需一場變革。新政府不僅要鞏固陸軍力量,還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

此時,張學思被召入中央軍委,在中南海的會議上,周恩來副總理親自指派他負責組建共和國第一所海軍學校。這個任務,聽起來似乎簡單,但實際背後卻是無數的艱難與挑戰。

周恩來親自指示:「新中國不僅要有陸軍,還要組建空軍和海軍。建軍要先建校,你去辦一所人民海軍的黃埔軍校。這樣,人民海軍才有發展的資本!」這一句話,對於剛剛接過使命的張學思來說,無疑是壓力山大。

從1949年5月接到任務,到1950年2月海軍學校正式開學,張學思用八個月的時間,迅速調動資源,克服一切困難,把這項艱巨的任務完成得有聲有色。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張學思並沒有浪費一分一秒,他甚至「七過家門而不入」,奔波在北京、瀋陽、大連丹東莫斯科之間,不斷推動海軍學校的建設進程。

可以說,這段時間,張學思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他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完成新中國海軍的建設。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面臨著建設設施、招募師資、選拔學員等一系列具體問題,還有許多來自外界的質疑和壓力。海軍學校的建立,最初曾受到一些來自傳統觀念的挑戰,畢竟,海軍建設並不如陸軍那麼受到重視。

但是,張學思堅信,海軍作為國家防線的一部分,其重要性無法忽視。他甚至親自赴蘇聯考察,尋求外援,聘請了87名蘇聯海軍專家,幫助建立學科體系。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而國內的困難也一度讓張學思陷入困境。海軍學校的師資力量匱乏,很多地方院校的知識分子對參軍心存疑慮。

為了彌補這一缺口,張學思決定採取非常規手段,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湖南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中招聘優秀的教授,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確保了海軍軍校的高水平教學。

張學思深知,海軍是一個技術性極強的軍種,只有培養出一批既懂軍事又懂科技的幹部,才能讓人民海軍真正走上強盛之路。

到1950年2月1日,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正式開學,張學思不僅擔任副校長兼副政委,還帶領著整個海軍學校,開啟了中國海軍的培訓新紀元。時至今日,這所學校仍被譽為「海軍軍官搖籃」和「海軍的黃埔軍校」,為中國海軍培養了無數英才。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張學思:歷史的「背影」

儘管張學思為中國海軍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在歷史的舞台上,卻常常被忽略。他的成就,並沒有像張學良那樣得到廣泛的宣傳和銘記。

這一方面是因為張學思的性格低調,不愛拋頭露面;另一方面,他在建軍過程中的角色始終處於幕後,更多地是在軍校建設等技術性工作中發揮作用。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張學思的歷史地位,總顯得有些尷尬。他不僅要面對兄長的光輝背影,還得與外界對他「身份背景」的誤解鬥爭。

即便如此,張學思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的才華和貢獻,也許正因為未被過多張揚,才顯得更加深沉而內斂。

然而,正如許多被歷史忽略的英雄一樣,張學思的故事在慢慢浮現中,愈發顯得珍貴。通過他建設海軍軍校的事迹,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堅守初心、默默奉獻的軍事才俊。

他的成就,或許沒有被歷史賦予足夠的關注,但在今天,回顧這段歷史,依然可以為張學思的堅持與付出,感到深深的敬意。

張作霖兒子張學思,能力不輸張學良,建國後總理委託其建海軍軍校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新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創建僅用了八個月|往事.文史博覽.2022-07-20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