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1:1972年周恩來與尼克松握手照片里誰被抹去? 鳳凰網
2:尼克松與毛主席會面的所有照片中,有一個人屢次被裁掉 檔案
這是周總理最「不顧大局」的時刻!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驚動了全世界!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全世界都盯著中美兩國接下來的走向時,卻有人暗中搞事,在尼克松和周總理的握手照上「動手腳」!
不僅故意篡改,還將照片上的一個人刪掉!
可誰也沒想到,得知這件事的周總理非但不生氣,反而給他們撐腰,誇他們做得對!
那麼這些人到底做了什麼,周總理為何要一反常態,反過頭來支持他們的呢?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給新中國帶來了美國人的友誼,震驚了全世界。
一時間,尼克松訪華的新聞鋪天蓋地地展開,世界各國記者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北京!
各家媒體爭先恐後地發布新聞,可在已經發布的照片中,卻有幾張顯得很「突兀」,在這其中,當屬周總理和尼克松握手、毛主席與尼克松面談的照片最為重要!
當時,美國所有報紙上都刊登了周總理與尼克松握手的照片,可和國內照片不同的是,美國版的照片,周總理身邊竟然突然「多」了一個人!
在美國版照片中,周總理身後站著一個高大的男人,他是我國的翻譯人員,冀朝鑄。可在我國的照片中,冀朝鑄的位置卻變成了一小塊空白,他被活生生從照片上抹去了!
難不成,冀朝鑄的水平不夠,在重要場合出了錯,中央才故意把他抹去了?
實際上,把他從照片上刪去的命令,的確是中央下達的,而且是周總理親自要求的!
冀朝鑄算得上是周總理的左膀右臂,他到底做了什麼,才惹得周總理如此「不滿」?
其實,周總理之所以這麼做,竟是為了保護冀朝鑄。
冀朝鑄身材高大,可他的身高,卻給他的工作帶來了一些麻煩。在翻譯時,為了聽清楚,他經常需要身體微微前屈。
這個動作看似正常,可被照片記錄下來後,卻看起來不是這回事了。
在照片上,他的動作看起來像在彎腰鞠躬,在氣勢上被美國人壓了一頭。
如果是普通時候,一般人不會注意到這一點,但當時國內的環境緊張,周總理擔心那群有心之人以此做文章,故意攻擊冀朝鑄,為了保護他的安全,總理才特地下令把他從照片中抹去。
在得知周總理的良苦用心後,冀朝鑄很是感動,多年以後,美國人把沒有處理過的照片送給了他,了卻了他的一樁心事。
而和冀朝鑄一樣,還有一個人的身影,被從照片上抹去了,但和他不同的是,這一次,是美國人動的手。
難不成,在這次訪華中,美國人背地裡醞釀著不為人知的陰謀?
這是始料未及的怪事,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有兩個人被故意從照片上抹去了。
其中一人是中方的翻譯,周總理擔心那伙為非作歹的人為難他,為了保護他,特地要求把他從照片上抹去了。
而另一個人,則是一個美國人。
在尼克松和毛主席的握手與會談的合影中,有一個美國人被多次抹去了。
這個人是尼克松隨行的書記員,書記員的地位不高,在會談中也沒有太突出的表現,美國人為何要特地抹掉他呢?
原來,尼克松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安撫當時的國務卿羅傑斯。
尼克松和羅傑斯的外交政策可謂是大相徑庭,且羅傑斯對中國有很多不滿,但作為國務卿,尼克松自然不能把他一個人丟在美國,訪華時,只好把他也安排在了自己的團隊中。
為了讓羅傑斯不至於「惹是生非」,尼克松只給他安排了少量和中國領導人的會面,更多的時候,他的工作時「陪伴尼克松夫人」。
而在和毛主席會談時,羅傑斯也沒有出席,本該是羅傑斯坐的位置,也被書記員佔據了。
在中美領導人會面的重要時刻,國務卿不在場,反而是書記員在場,顯然是在打羅傑斯的臉,尼克松不想和他鬧得太僵,只好出此下策,把書記員抹掉了。
這次訪華中,羅傑斯不僅沒見到毛主席,就連和周總理的會見,七次中,他也只被邀請了兩次。
尼克松的「不留情面」讓羅傑斯一直耿耿於懷,始終不肯原諒尼克松。
尼克松訪華期間的照片,中美各自在照片中抹去了兩個人的身影,雖然原因不同,卻都反應了兩國當時各自的國情。
對於尼克松訪華時照片被人修改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主頁有更多精彩隱秘歷史故事,歡迎點擊頭像查看,讓你一次刷到爽!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