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同房為何叫「周公之禮」,周公做了什麼?

2025年06月09日19:43:09 歷史 1782

古代夫妻同房為何叫「周公之禮」,周公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周公是誰?他的生平與貢獻

說到「周公之禮」,得先搞清楚周公是何方神聖。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初年的一號人物,生在商朝末年,大概公元前11世紀。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身份顯赫,但更牛的是他乾的事兒,被後世稱為「元聖」,連孔子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周公小時候就聰明得不行,特別孝順,家裡人都誇他靠譜。周文王在世時,周人正憋著勁兒要推翻商朝,周公幫著老爹出謀劃策,地位不低。文王去世後,周武王接班,周公成了武王的左膀右臂,跟姜尚齊名。武王老是晚上找周公聊天,商量咋滅商紂王。據說武王挺發愁,商朝雖然暴虐,但諸侯態度曖昧,周公就勸他先修德政,拉攏人心,再找機會動手。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打響,周公跟著武王上戰場。這仗打得漂亮,商軍自己亂了套,周軍一舉拿下勝利。商朝完蛋,周朝成立,武王當了天子,周公地位直線上升。可惜武王沒享幾年福就去世了,留下13歲的周成王,國家剛起步,內憂外患一大堆。周公站出來挑大樑,代行王事,史稱「周公攝政」。這時候,他那幾個兄弟管叔蔡叔不樂意了,覺得周公搶權,跟商朝遺臣武庚搞了個「三監之亂」。周公二話不說,帶兵平叛,三年才搞定,證明了自己的忠誠和能耐。

古代夫妻同房為何叫「周公之禮」,周公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叛亂平了,周公開始收拾殘局。他搞了個分封制,把土地分給親戚和功臣,穩住周朝的地盤兒。還建了東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親自盯著規劃,弄了個戰略重鎮。最厲害的是,他整出了一套禮樂制度,認為禮能管住社會秩序,樂能教化人心。這套制度特別細,從祭天到老百姓日常都涵蓋了,婚姻禮儀就是其中一大塊兒。

周公這人特謙虛,史書上說他「一飯三吐哺」,意思是吃飯都能吐出來三次,就怕錯過人才。他跟兒子伯禽說:「我地位不低,但得為國家操心。」這心態真沒得說。後來成王長大,周公把權力還回去,繼續當輔臣,完善禮樂制度,直到去世。他的後代被封到魯國,成了儒家文化的源頭。孔子老提起周公,說他是治國的標杆。

周公的貢獻不光是打仗和管國家,他還把禮樂制度弄得特別完善。這套東西不只是形式,更是對社會秩序的深層思考。比如分封制,讓周朝的地盤穩如泰山;禮樂制度,則是給老百姓立規矩,連婚姻這種事兒都管得清清楚楚。他的想法很超前,覺得光靠武力不行,得用文化和制度把國家撐起來。

再說說周公攝政那段兒,他其實挺不容易。成王小,國家亂,兄弟反叛,外敵虎視眈眈,換誰都得頭大。周公硬是扛住了,不僅平了亂,還把周朝的根基打牢。他那三年東征,跑遍了大半個中原,路上風餐露宿,愣是沒喊過苦。史書上說他披甲上馬,親自督戰,可見是個實幹家。

洛邑也是大手筆。當時鎬京偏西,控制不了東方,周公就挑中了洛邑這塊寶地。他帶著工匠、士大夫,畫地圖、定布局,把城建得跟鐵桶似的。後來洛邑果然成了周朝的東大門,戰略眼光沒得挑。分封制更不用說,把親戚和功臣散出去,既分了權,又穩了局面,諸侯都得聽周天子的。這種制度雖然後來有弊端,但在當時真是妙招。

禮樂制度是周公的巔峰之作。他覺得光有軍隊和土地不行,人心得管住。禮是規矩,樂是教化,兩手抓兩手硬。據說周公親自召集人開會,講禮制的意義,從天子到老百姓都得守。他還特意強調婚姻的重要性,說這是家族和國家的根本,得嚴肅對待。這就引出了咱們後面要聊的「周公之禮」。

「周公之禮」咋來的?

古代夫妻同房為何叫「周公之禮」,周公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聊完周公,咱們來說說「周公之禮」咋回事兒。簡單講,這是古代夫妻同房的雅稱,跟周公制定的婚姻禮儀脫不了干係。

西周初年,社會亂糟糟的,男女關係隨便得很,有群婚、搶婚的,家族秩序亂成一鍋粥。周公看不下去了,覺得婚姻得管起來,不然社會沒法穩定。他就弄了個婚姻「七禮」,從提親到同房,一步步規範,特別講究。

這七禮分別是:

納采:男方找媒人,帶上大雁去女方家提親。大雁代表忠貞,挺有象徵意義的。

問名:問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拿來算命,看看倆人合不合。周公很信這個。

納吉:算命結果好,就再送禮訂婚,用布帛、牲畜啥的,表示正式承諾。

納徵:送聘禮,金銀珠寶啥都有,顯擺男方家底。

古代夫妻同房為何叫「周公之禮」,周公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請期:挑個黃道吉日結婚,術士算出來的,周公還親自參與過。

親迎:新郎帶隊去接新娘,敲鑼打鼓,熱鬧得很。

敦倫:最後一步,新婚夫婦同房,象徵家庭和睦、子孫滿堂。

「敦倫」就是「敦促人倫」的意思,強調夫妻責任,生娃延續血脈。周公規定,沒走完七禮不能隨便同房,把婚姻弄得神聖起來。從那以後,夫妻同房就叫「周公之禮」,算是對周公的致敬。

這套禮儀可不是隨便定的,周公下了大功夫。當時社會風氣亂,他想通過婚姻禮儀立個標杆,讓大家有個行為準則。比如納採用大雁,這不是隨便挑的,大雁一生一世不換伴侶,寓意夫妻要忠貞。問名算八字,也是為了避免婚姻不和,畢竟古代離婚可沒現在這麼隨便。納吉和納徵是雙方家族的承諾,相當於簽合同,結了就得負責到底。

請期這步也很講究,周公信天命,覺得日子得挑好,不然不吉利。親迎是婚禮高潮,新郎得親自去接,顯示對女方的尊重。最後的敦倫,是整個禮儀的核心,周公認為夫妻同房不是小事兒,是家族傳承的關鍵。他用這套七禮,把婚姻從隨便的事兒變成了神聖的儀式,老百姓也慢慢接受了。

周公制定這套禮儀時,用了個葫蘆做比喻,說葫蘆一分兩半,合起來是一個,代表夫妻結合。這說法通俗又形象,老百姓一下就記住了。後來的《禮記》把七禮記下來,成了婚俗模板。孔子也老誇,說周公這套禮讓天下人心服口服。到後世,七禮簡成六禮,敦倫不算單獨一步,但「周公之禮」這名字留下來了。

古代夫妻同房為何叫「周公之禮」,周公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為啥叫「周公之禮」?因為這套規矩是周公一手定的,他把夫妻同房這件事兒拔高了高度,從單純的生理需求變成了社會責任。古代人講究禮,啥事兒都得有個名分,周公給了婚姻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分,所以後人一提同房,就想到他。

後世影響咋樣?

周公歸政後,忙著完善禮樂制度。他弄樂器、寫樂譜,想用音樂教化人,還寫了《尚書》里的文章,講治國道理。他的婚姻七禮影響特別大,漢代基本照搬,強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唐宋時禮儀更複雜,但根兒還是周禮。明清稍微松點兒,但同房還是正經事兒。

分封制也牛,周公在洛邑分地給諸侯,穩住了周朝八百年江山。晚年他教子弟禮法,留下不少學問,去世後葬在周原,諸侯都來送行。他的後代在魯國發揚光大,孔子老惦記他,說自己老了都沒夢到周公,可見崇拜得不行。

漢代的時候,婚姻禮儀特別嚴謹,父母說了算,媒人跑腿兒,七禮簡化成六禮,但精神沒變。唐宋更誇張,婚禮流程多得嚇人,聘禮得堆滿屋子,但核心還是周公那套講究家族和睦的思路。明清稍微接地氣點兒,民間沒那麼繁瑣,可同房還是大事兒,得挑日子,得有儀式感。

周公的禮樂制度不光影響婚姻,整個社會秩序都跟著變。比如祭祀、朝會、日常禮節,全都有章法,老百姓知道啥時候該幹啥。後來的儒家把這套東西發揚光大,孔子跑遍各國講周禮,說這是治國安邦的根本。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周公的理念徹底成了主流。

分封制在周朝後期出了問題,諸侯坐大,天子管不動,但早期真是穩江山的神器。周公當初分地時,想的是讓大家守望相助,結果時間長了,各家都想著自己那畝三分地兒。不過這不怪周公,他那時候哪能想到幾百年後的事兒。

古代夫妻同房為何叫「周公之禮」,周公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再說說洛邑,這城建得太值了。後來周朝東遷,洛邑直接當了首都,證明周公眼光毒。禮樂制度更是牛,影響了幾千年,現在過年拜祖先、婚禮挑日子,多少有點兒周公的影子。

「周公之禮」這稱呼能流傳下來,不光因為周公名氣大,更因為他把婚姻整得有模有樣。古代人覺得,夫妻同房不是隨便的事兒,得對家族負責,對社會負責,這思路就是周公給的。現在看,他的想法挺超前,社會穩定真離不開這些規矩。

周公不光是政治牛人,還用禮樂定了文化基調。「周公之禮」聽著文雅,其實是他把婚姻整得有章有法。你覺得周公最厲害的地方在哪兒?有啥想法,底下聊聊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 天天要聞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裡,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聞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這世上有個人,沒打過仗,沒建過國,沒寫過書,卻被全球45億人尊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聖人,更不是哲學家,他的故事,全靠帳篷、駱駝、兒子和信念撐起來。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邊緣,連墓碑都不顯眼,卻讓三大宗教——猶太教、基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 天天要聞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萬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這位皇帝的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世無其匹,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是各種虛假的情況。二、當嘉靖帝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這種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 天天要聞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日前發生震驚社會的事件:18歲少女奧雅布達克遭性侵後懷孕,未婚夫發現後竟開槍將她射殺。當時她懷有5個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醫後不治,腹中胎兒也沒能保住。此事成為土耳其國內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殺害事件。奧雅在訂婚前幾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體不適陪她去醫院,意外得知她懷孕後要求解除婚約,隨...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 天天要聞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回目: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時間: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點:涪城-葭萌關-成都-東吳-荊州-秣陵-許昌-壽春-濡須人物一、劉備。龐統,法正,魏延,劉封,趙雲,孫夫人,侍婢,張飛,諸葛亮。二、劉璋。劉璝,泠苞,張任,鄧賢,楊懷,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