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隆宗門」牌匾上的那一支斷箭,是什麼人留下的?

2024年12月08日10:52:05 歷史 1079

曾經輝煌一時的紫禁城,如今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接待的遊客不計其數。龐大的建築規模和精美的木質結構,彰顯著古代匠人的智慧以及封建皇室的奢靡,讓它成為了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相信不少人都去參觀過這座宏偉壯麗的建築,但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一個細節,在故宮隆宗門的牌匾上,有一支小小的斷箭,據說已經存在兩百多年,但無人敢拔下來,這到底是誰幹的呢?

故宮「隆宗門」牌匾上的那一支斷箭,是什麼人留下的? - 天天要聞

要知道,故宮可是以前明清皇室的內廷,隆宗門便是隔絕內廷和外廷的門戶,裡面是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一向戒備森嚴,就算是王公大臣,也是非召不得入內,那怎麼會有箭射到這裡呢?

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這肯定跟叛亂有關,一般的老百姓和王公貴族不可能會幹出這種殺頭的事情,只有叛軍才有膽子。而且能打到這個地方,說明叛軍的實力不可小覷,差點就攻陷皇帝的老巢了。這一切,都要追溯到嘉慶年間,這件事對清朝來說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也是清朝滅亡的一個徵兆。

故宮「隆宗門」牌匾上的那一支斷箭,是什麼人留下的? - 天天要聞

乾隆年間,清朝的國力強大,畢竟有康熙雍正兩位能力卓越的皇帝在前,為清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乾隆上位之後,只要不是特別昏庸,想要管好國家並不難。繼位初期,他也確實勵精圖治,做出了不錯的成績。但年紀大了之後,他便開始貪圖享樂,自以為家底深厚,開始了種種敗國行為,導致乾隆後期的清朝已經有了往下走的趨勢,而且引起了諸多民憤。

乾隆退位之後,留下了個爛攤子。也算嘉慶皇帝倒霉,剛一接手皇位,國內就爆發了起義,即使他再有能力,也不可能一下子恢復動蕩的局勢。之後,老百姓對朝廷越來越失望,加入起義的人也越來越多。

故宮「隆宗門」牌匾上的那一支斷箭,是什麼人留下的? - 天天要聞

嘉慶十八年,國內爆發了天理教起義。帶頭的人名叫林清,原本是個小混混,沒什麼大出息,最大的本事就是口才好,做事圓滑。後來不知怎麼就加入了天理教,還一步步取代了教主的位置。

在他的帶領之下,天理教不斷壯大,成為了足以威懾清朝的一股強大勢力。這都是因為當時的人過於迷信,眼看著清廷不靠譜之後,就被天理教所蠱惑。而林清也到處給人畫大餅,導致許多的百姓都擁護他,一心追求他所說的美好未來。

原本林清可以靠著天理教吃喝不愁、逍遙一生,但人的野心總是會不斷地膨脹,沒飯吃的時候想要有飯吃,有飯吃了想要有錢,有錢了就想要有權,一步步讓人深陷其中。林清也是這種人,他認為自己有這樣的成就,和皇帝之位也只差一步之遙,何不揭竿而起,坐上那無數人夢寐以求的至尊之位。於是,他籌備了兩年,選了一個好日子後就正式起義了。

故宮「隆宗門」牌匾上的那一支斷箭,是什麼人留下的? - 天天要聞

原本他準備了三路大軍進攻紫禁城,但其中的兩路都實力不行,還沒到紫禁城就被鎮壓了。即使這樣了,林清還是不肯放棄,直接帶著一百多人就是殺進了紫禁城。其實他身邊不少人都有了退意,導致最終進去的也就七十幾人。

他買通了幾個太監,給他們開了門,以為可以一路暢通,但沒想到東邊的隊伍打到東華門就被滅了。而他帶著另一支隊伍從西邊進去,一直衝到了隆宗門。由於這裡沒人開門,讓他無法進入,只能射幾箭示威,有一箭正好射到了隆宗門的牌匾上。

故宮「隆宗門」牌匾上的那一支斷箭,是什麼人留下的? - 天天要聞

當時嘉慶並不在內,只有他的兒子綿寧在宮裡,畢竟林清只有四十幾人,偌大的皇宮再不濟也有足夠的人,等到御林軍過來之後,很快就將他們剿滅了。這件事情,對清朝來說著實屈辱,區區幾十個人就攻進了紫禁城,實在是前所未有。因此,事後修繕皇宮的時候,嘉慶帝特意要求留著這根箭,就是為了提醒自己和後代,要時刻謹記這個教訓,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重演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程凱率隊拜訪民進中央 - 天天要聞

程凱率隊拜訪民進中央

圖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會見程凱一行1月17日,中國殘聯主席程凱率隊拜訪民進中央。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會見程凱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座談交流。民進中央副秘書長黎曉英參加會見。程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新進展,感謝...
山西2024年煤層氣產量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山西2024年煤層氣產量創歷史新高

記者1月21日從山西省統計局獲悉,2024年山西省煤層氣總產量134.3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約佔全國同期煤層氣產量的80.6%。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產自煤層中、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非常規天然氣,其資源的開採對於減少煤礦瓦斯事故、擴大天然氣供給、降低環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義。山西煤層氣資源富集,全省埋深2000米以淺的煤...
如果被政治左右,將會是創新葯的悲哀 - 天天要聞

如果被政治左右,將會是創新葯的悲哀

文 | 氨基觀察特朗普二次登基,關於創新葯國界的問題,註定會被探討更多。在日前的JPM大會上,這一問題,就被廣泛提及,而答案也是喜憂參半。有人說,擔心有人說,不用擔心。隨著特朗普上台後的動作,這一討論可能仍會繼續成為熱點。但不管怎麼說,從醫藥產業的本身特點來說,醫藥不應該有國界。如果被政治因素左右,讓全球...
高級軍士群體風采錄│唐興春:炊事班長的軍令狀 - 天天要聞

高級軍士群體風采錄│唐興春:炊事班長的軍令狀

你可能想不到,某旅一級軍士長唐興春的兵之初是在炊事班餵豬。「從小就在家打豬草,餵豬這活我能行。」當兵第一年,營里交給他13頭豬崽,他認真琢磨科學餵養之道。年底,13頭豬養得肥肥壯壯。靠著勤奮與好學,他在炊事班幹得很出色,鍋碗瓢盆樣樣玩得轉。他入了黨,當上了班長,一干就是5年。後來,他卻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改...
孤城長春(168):轉機 - 天天要聞

孤城長春(168):轉機

又一個早晨來臨的時候,滿眼血絲的史說,很快便見到了龍國鈞,龍國鈞向他說明,彭克立等人見到了曾澤生、隴耀等人,他們為新7軍的起義爭取了時間,共軍和暫編第61師正在對壘,可並沒有立即發動攻擊,而是在陣前喊話,發動著政治攻勢。
英國人得了「美國艾滋」 - 天天要聞

英國人得了「美國艾滋」

hello大家好,我是酷溫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輸給血友病患者。聽著匪夷所思,確是資本主義的基本操作。英國政府公布的一份2575頁的調查報告稱,從美國進口血液製品,已經導致3萬人感染艾滋病毒或丙肝病毒,其中已經3000人死亡,而且這一數字還在增加。英國首相蘇納克公開道歉,稱這是英國的「國家恥辱」,並承諾將賠償受害者...
一覺醒來,日本突然做出重承諾,這一次,中方徹底把話說透 - 天天要聞

一覺醒來,日本突然做出重承諾,這一次,中方徹底把話說透

在訪華前,日本外相岩屋毅接受了專訪。對日本國內存在「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論調,日本外相岩屋毅直接表示,他不喜歡這種論調,日本在中日恢復邦交時就已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確了對台灣的立場,石破茂政權繼續堅持這一立場,與台灣保持非正式的實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