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
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
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話,這位是嘉靖帝的第二任的皇后,張氏。
歷史上留存了她的名字,七姐。
張七姐,這麼個大俗大雅的名字。
朱厚熜白撿了哥哥朱厚照的皇位之後,上位就開始選秀,給自己選皇后,畢竟信奉先成家後立業。
其中秀才的女兒陳氏奪冠,成為嘉靖帝的第一任皇后。
或許是經過短暫的相處,嘉靖帝並不是十分喜歡她,所以僅僅相隔一個月的時間,就先後提拔兩位嬪妃,張氏順妃,和文氏恭妃。
此後七年,嘉靖帝多次賞賜陳氏的娘家,直到陳氏入宮七年後有了身孕。
這是嘉靖帝的第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有著先天的優勢。
這時張氏順妃出現了。
某一日,嘉靖帝和陳皇后閑坐飲茶,張氏順妃前來奉茶,嘉靖帝見到張氏的手腕白皙,當著陳皇后的面撫摸調情。
按照封建時代的走向,陳皇后應該懂事的退出去,將大好時光留給這對男女。
顯然陳皇后不懂事,當眾生氣,摔了茶盞。
嘉靖帝也不管陳皇后還懷著孕,一腳踹了過去。
這一腳,陳皇后流產,且重病不愈,不久就去世了。
嘉靖帝對此毫無憐惜懺悔,給了陳皇后最低的葬禮規格,甚至放言自己死後不與她合葬。
陳皇后死後僅一個月,奉茶的張氏順妃就成了皇后。
張氏成了皇后,嘉靖帝開始賞賜張家,賜予國丈府,提拔當官。
如果說嘉靖帝和陳皇后是七年之癢,那麼張氏還沒到七年,就已經癢了。
在第六年的時候,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嘉靖帝下旨廢后,兩天後,第三任皇后的人選已經下達禮部,且要求禮部在七日之後舉行皇后冊封大典。
這麼算起來,十天內嘉靖帝換了兩任皇后。
張氏為什麼被廢?
歷史沒有記載。
文武大臣有什麼反應?
毫無反應,接受良好。
反倒在嘉靖帝的起居註上,對此有痕迹留下。
張氏因為不聽話,所以被廢黜。
從陳皇后這件事上足以看出來,嘉靖帝是一個不允許別人忤逆他的人。
為什麼滿朝文武沒有反應?
應該是陳皇后因為張氏而死,張氏踩著陳皇后的屍骨上位,這樣的事情令人所不齒,所以在張氏被廢黜這件事上,所有人都高高掛起。
張氏也算得上自嘗苦果。
更加難熬的是後來。
張氏算得上第一個活著被廢黜的皇后,所以在新任皇后方氏繼位後,張氏就已經挪去了冷宮。
生活上的落差,地位上的落差,才是真的難熬。
兩年後,張氏死在了冷宮。
三年後,也不知道嘉靖帝怎麼突然想起了她,恢復了張氏皇后的位份,在史冊上留下了這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