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不僅是後金的第二位大汗,在位期間還將國號改成了大清,也是大清朝真正意義上的創立者和奠基人。
年僅20歲的皇太極,就跟隨父親努爾哈赤逐步統一女真族,此後,他將女真族改為「滿族」,一直沿用至今。
後來又通過聯合蒙古,繞過明朝最堅固的防線,一路攻入中原內地。
同時,他利用反間計讓大將袁崇渙被崇禎帝殺死。金庸小說《碧血劍》中,就有這段情節,袁崇渙的兒子就是小說男主袁承志。
袁崇煥死後,清軍入關爭奪中原的成功概率大大增加。可以說,清朝最後能入關成功奪取天下,皇太極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皇太極是公認的明君賢主,不管是對大清,還是後金,他都做出巨大貢獻,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很多人都非常疑惑,皇太極是怎麼繼承大汗之位的?
畢竟他不是嫡長子,頭上還有7位哥哥,按理說,他沒有資格繼承大汗之位。
其實,中國相當多的文化還是以漢族為主,包括古代嫡長子繼承王位的制度,在我們的印象里,歷朝歷代都是這樣。
但是,這種觀念實際上僅適用於漢族。
在滿族皇室,福晉之間沒有嫡庶之分,直到康熙時期,福晉之間才有了嫡出和庶出的區別。
在皇太極出生的時候,福晉之間沒有嚴格的高低貴賤之分,也就是說,只要福晉生下的孩子,這些孩子都可以當做嫡長子,全都擁有王位繼承權。
只有福晉之下的侍妾所生的孩子,才算是庶出。
如此一來,皇太極能夠繼承大汗之位,確實沒有毛病。
首先,皇太極的母親就是努爾哈赤的眾多福晉之一;其次,皇太極的母親在去世的時候,努爾哈赤都還沒稱汗。
那時候的努爾哈赤並不是大汗,即便有妾室為他生下孩子,也沒有嫡長和庶出的區別。
不過,即便如此,皇太極想要繼承父親大汗之位也非常困難,畢竟在他上面有七個哥哥,下面還有一群弟弟。
想要在這些兄弟中脫穎而出,獲得父親努爾哈赤的好感,那難度,簡直難如登天。
一開始,皇太極確實不是努爾哈赤的繼承人,而是他的長子褚英。
褚英這人十分能幹,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主持軍政要務,都非常受努爾哈赤喜歡,曾被努爾哈赤封為「阿爾哈圖土門」,也就是咱們所說的「太子」。
可惜的是,褚英為人心胸狹隘,對手底下的大臣十分苛刻。
要知道,女真族的男人們,個個都以心胸寬廣、性格豪邁著稱,褚英的性格,在女真族內簡直就是一把毒劍,人人對他厭惡至極。
不僅大臣們討厭他狹隘的心胸,就連他的兄弟們也十分討厭他。
褚英不僅性格狹隘,為人還囂張跋扈。
這種人,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被眾人厭惡,更別說在女真族。
就這樣,無數大臣紛紛向努爾哈赤告褚英的狀,就連褚英的兄弟們,也全都向父親說他的壞話。
努爾哈赤見那麼多人都討厭褚英,心中便對褚英格外觀察起來。
如果一個人說他壞話,還情有可原,現在問題是,幾乎所有人都在討厭他。很明顯,褚英這人確實有問題。
努爾哈赤漸漸也感覺褚英這人確實不配當大汗,就開始有意疏遠褚英,每次打仗都把褚英留守後方。
褚英原本就心胸狹隘,此時被努爾哈赤輕視,心中怎麼也咽不下氣。
他對努爾哈赤的做法非常不滿,多次和努爾哈赤當面吵架,還威脅那些大臣,揚言自己繼位後,要把那些反對自己的大臣和兄弟統統殺掉。
努爾哈赤很賢能,在聽到褚英竟然說出這種話,直接就把他囚禁起來,讓他反思己過。
結果,褚英對此更加不滿,甚至連努爾哈赤這個父親也多次辱罵,還詛咒努爾哈赤出征失敗,最好死在亂軍之中。
哈哈哈哈,這個詛咒真是絕了!
努爾哈赤聽後,差點被褚英活活氣死,盛怒之下,下令將褚英處死。
褚英死後,努爾哈赤可能覺得一旦立下太子,這些太子就會任意妄為,所以就不敢再立太子。
反而選出四個貝勒爺,分別是二兒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兒子莽古爾泰,八兒子皇太極。
這幾人中,皇太極最小,加上母親去世的早,努爾哈赤對他也比其他人多了一些關愛,加上皇太極本身能力就很出眾,多次立下戰功。
漸漸地,努爾哈赤越來越喜歡皇太極,皇太極的名望就壓過了其他人。
在努爾哈赤死時,並沒有宣布誰繼承他的大汗之位,大臣們只能從四個貝勒中選出一位擔任大汗。
二貝勒首先被排除,因為他不是努爾哈赤的孩子,剩下三人中,代善這個老大,竟然主動推薦弟弟皇太極繼承汗位。
這樣就形成了2比1的局面,皇太極順利繼承了父親努爾哈赤的大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