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位開國中將里,許多人對「瘋子」王近山,毛主席特批的「皮有功,少晉中」的皮定均,以及讓上將軍銜,要中將軍銜的徐立清很熟悉。
對於其他的將領,倒是有一種熟悉的陌生,可能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對他們的光榮歷史,並不太了解,開國中將詹才芳,或許就該列在這一類人選中。
對華國鋒這個名字,很多人了解,很少人知道的是,華國鋒之所以能夠當上中央領導人,有那麼大的成就,實際上與詹才芳,卻是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繫。
紅四方面軍的老人
詹才芳是湖北紅安人,早些年間,他在武漢受教於董必武,也是在董必武的影響下,他最終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敗,我黨在黃安,麻城領導了起義,詹才芳參與其中,攻打黃安時,詹才芳不顧危險,衝鋒在前,正是他率領的突擊隊首先攻入城內。
也正是因為詹才芳表現出的機智果敢,儘管之後起義失敗,但是他受到了上級的重視,部隊整編為鄂東軍後,他被任命為了排長。
後來,部隊又前往木蘭山打游擊,總共有72人堅持了下來,其中就包括詹才芳,以及李先念,王樹聲,陳再道,王建安等人。
詹才芳堅持革命,他也就成為了毫無爭議的「紅四方面軍老人」,也是由於詹才芳的資歷老,徐向前見到他,都會喊道老戰友,而李先念見了他,更是會喊他「老班長」表示尊敬。
除此之外,陳錫聯,尤太忠上將見到詹才芳,更是會高興的喊老首長,儘管後來兩人都是上將,在軍銜上比詹才芳高,但是見了詹才芳,他們依然是很尊敬。
有一次,詹才芳派人去找陳錫聯,陳錫聯的夫人見到,趕忙喊警衛員通知陳錫聯,並說道:「告訴首長,首長的首長來了。」由此可見一斑。
之所以這四人對詹才芳如此,正是因為他們與詹才芳之間,有著很深的情誼。
與眾將結下深厚友誼
1924年,詹才芳在董必武的介紹下加入了共青團,此後,他一直在家鄉搞農民運動,一次偶然的機會,詹才芳見到了一場爭吵,一位青年和地主發生衝突,有禮有節,但是由於地主家大勢大,他失敗了。
青年人失敗,不是因為他沒道理,不是因為他錯了,而是因為當時舊社會是「吃人」的社會,老百姓根本沒機會去和那些地主斗。
雖然青年失敗了,但是詹才芳將青年的表現都看在眼裡,覺得他是一個可以培養的人才,所以就上前詢問:「小夥子,我看你年紀輕輕,你有興趣和我幹革命嗎?」
這位青年原來是個木匠,他早就聽過革命軍,此時有了機會,他當即同意下來,這位木匠,就是李先念。
在詹才芳的影響下,李先念走上了革命道路,這也是後來李先念稱詹才芳為「老班長」的原因。
與李先念有著相似經歷的,還有陳錫聯,也是詹才芳,引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陳錫聯當放牛娃時,詹才芳正帶著游擊隊在他的家鄉活動,由於家裡貧窮,陳錫聯小時候吃了不少的苦頭,得知有紅軍隊伍是為窮苦老百姓打天下,當家做主的,所以他有一次趁夜色跑到游擊隊的駐地,說要參軍。
詹才芳摸了摸他的頭,說他還沒有槍高,讓他再等一年,下一年一定來接他,陳錫聯很高興,之後回去,他盼啊盼,一直在盼著日子快點走。
一年以後,詹才芳再次來到這裡,陳錫聯找到了他,說要參軍,詹才芳沒有拒絕,就這樣,陳錫聯加入了詹才芳領導的隊伍。
陳錫聯參軍後作戰勇敢,不怕犧牲,所以他有了一個「小鋼炮」的綽號,就在陳錫聯在部隊名頭越來越大時,張國燾卻是搞起了肅反,陳錫聯也成了目標。
關鍵時刻,詹才芳保了陳錫聯:「我是看著他長大的,小時候他窮的連褲子都沒有穿,14歲跟著我搞保衛工作,這個人一定不是什麼「改組派」,我保定了。」
詹才芳隨後將此事告訴給了徐向前,在徐向前的幫助下,陳錫聯被保了下來。
關於尤太忠,詹才芳則是救過他的命。
1935年,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張國燾不執行中央命令率部北上,反而是南下,部隊南下時,處處碰壁,損失很大,到1936年初,部隊不得不北上。
在過草地時,騎著馬的詹才芳忽然聽到草叢中有人病痛呻吟的聲音,他讓警衛員前去查看,原來是一位大高個子,此人正是尤太忠。
尤太忠此時因飢餓昏倒,幾乎要損命,詹才芳趕緊讓人給了尤太忠一些青稞面,然後又讓他拉著馬尾巴走出了草地。
由於對尤太忠有救命之恩,後來尤太忠無論何時見到詹才芳,都親切的向他打招呼。
提華國鋒的名字
建國後,詹才芳被授予中將軍銜,歷任湖南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等,從資歷上來說,詹才芳軍銜並不算高,但是他從來沒有計較,他告訴大家,相對於那些犧牲的戰友,他已經很幸運了。
特殊時期,詹才芳負責湖南的「三支兩軍」工作。
當時周恩來曾詢問詹才芳:「湖南還有沒有可以出來工作的幹部?」詹才芳毫不猶豫的回答:「有兩個人,一個叫萬達,一個叫華國鋒。」
對於華國鋒,詹才芳是非常了解的。
華國鋒是山西人,但是在建國後,他就在湖南工作,曾長期在毛主席的故鄉韶山任職,毛主席回湖南視察時,曾多次與華國鋒照面,毛主席非常喜歡這個年輕人,再加上華國鋒有能力,所以他的職務升的很快。
特殊時期,華國鋒雖然深受毛主席的喜愛,但是在湖南,他的情況過得並不是很好,詹才芳在關鍵時刻,提了華國鋒的名字,其實這一切,也是因為華國鋒在湖南時,確實為湖南辦了很多好事,詹才芳對華國鋒,也是欣賞的。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對華國鋒來說,詹才芳,完全就是他的「伯樂」
周恩來又問詹才芳:「華國鋒這個人怎麼樣?
詹才芳回答:「老實可靠。「
就是詹才芳與周恩來這簡單的一問一答,決定了華國鋒之後的政治命運,後來,華國鋒被周恩來派人接到了北京任職。
自此,華國鋒開啟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但是他永遠都不會忘了是詹才芳提了他的名字,所以他才有那樣的成就。
因此,後來詹才芳只要去北京,華國鋒必定「掃榻相待」
而華國鋒與詹才芳的情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愈加深厚。
1992年12月2日,詹才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華國鋒得知後,非常難過,親手寫下了八個字的輓聯:德高望重,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