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月,張學良將要前往美國的消息公開後,美國《時代周刊》的記者特意來到台北,對張學良進行了專訪。
談及返回大陸的問題時,記者詢問張學良是否願意返回大陸,張學良激動地說:「我想極了,那是我的家啊。」
然而,張學良至死都沒有完成這項心愿,只能讓自己的墓地朝向太平洋,這樣,他就可以日夜遙望那朝思暮想的東北老家……
一、獲得自由、赴美探親
1990年3月,91歲的于鳳至在美國洛杉磯病逝,身在台北的張學良痛心疾首,為不能前往美國弔唁而捶胸頓足。
三個月後,張學良在自己的90歲壽辰前夕獲得了自由,鄧穎超第一時間發來了賀電,希望張學良可以回大陸看一看。
張學良很珍惜這份賀電,並在給鄧穎超的複電中說道:「我在台灣沒有一天不思念家鄉,有機會一定要返回故土……」
張學良已經下定了回大陸看看的決心,甚至還派人聯絡好了一切。
不過,在返回大陸以前,張學良還有一件事要解決,那就是去美國見一見他與于鳳至的孩子。
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和趙一荻抵達美國舊金山,在兒女們的陪同下,張學良興緻勃勃地參觀了舊金山的著名景點。
看到車水馬龍的舊金山市容,張學良想起了自己開汽車和飛機的往事,還不厭其煩地同兒女們講述著這段經歷。
張學良雖然年過九十,身體卻依然康健,而且思路非常清晰,對於美國市場上所賣的貨物,張學良都能準確地說清來龍去脈。
觀光過舊金山的景點,張學良與兒女們在法國餐館中吃了晚餐,豐盛的晚宴,將張學良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盡。
張學良在舊金山參觀了兩天,然後乘飛機前往洛杉磯,來到于鳳至生前的住處參觀,並向于鳳至表達最深切哀思。
在美國探親期間,張學良家中的電話不斷,身在美國的同胞都希望與張學良「聚一聚」,但是無一例外都被拒絕。
張學良無奈地說:「我多次發表公開講話,差不多把該說的都說了,至於不願意說的,終究還是不能說。」
離開洛杉磯,張學良又先後前往西雅圖、紐約、華盛頓和夏威夷,探望兒孫和好友,最終才乘飛機返回台灣。
二、移居海外、傳奇愛情
1993年8月,張學良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世人都以為張學良過不了關,可事實卻是張學良的身體迅速康復。
同一年年底,張學良和趙一荻再一次乘坐飛機前往美國探親,與前一次探親相比,張學良的心情多了幾分平靜。
張學良似乎不知疲倦,仍舊像年輕時一樣喜愛新環境和新事物,時值聖誕節來臨,身為基督徒的張學良與女兒一家過了聖誕節。
張學良在舊金山短暫逗留了幾天,然後在兒女們的陪同下來到夏威夷的檀香山,他的弟弟張學森就定居這裡。
檀香山的氣候條件十分宜居,很適合剛做完手術的張學良,在親友們的勸說下,張學良與趙一荻決定永久定居在這裡。
除此之外,張學良選擇定居夏威夷,還有想要躲避新聞媒體採訪的原因,畢竟這樣一個風雲人物,免不了受到記者的騷擾。
1994年初,張學良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玩古物拍賣,因為張學良的名號,許多文物都賣出了極高的價格。
拍賣掉珍藏的文物,張學良又將自己在台灣的府邸出售,一年之後,張學良和趙一荻順利拿到了美國綠卡。
張學良經過漫長的輾轉流離後,已經將功過是非看淡,此時的張學良撥開歷史風雲,才發現只有與趙一荻的愛情歷久銘心。
趙一荻陪伴張學良72年,將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演繹成了傳奇,如今,張學良與趙一荻廝守在夏威夷,或許是兩人最美好的結局。
趙一荻生於官宦家庭,還受過西式教育,本該是社會上名流人物,卻甘願做張學良背後的女人,如此真情,實在是可歌可泣。
張學良在被囚禁的日子裡,幸得趙一荻不離不棄的陪伴,才能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實現性格和行為的巨大轉變。
三、與世長辭、陵墓細節
2000年6月,趙一荻在醫院病逝,張學良在一旁做了虔誠的禱告,他緊緊地握著趙一荻的手,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
在張學良的百歲壽誕上,他真誠地對記者說道:「我太太人非常好,是這個世上最關心我的人,也是我虧欠最多的人。」
按照與趙一荻生前的約定,張學良將趙一荻安葬在了神谷殿墓園,這是兩人精心挑選的墓地,張學良去世後也會葬在這裡。
趙一荻去世以後,張學良變得孤獨又落寞,每天都坐在輪椅上遙望大海,努力回憶著自己在故鄉的陳年舊事。
2001年10月,張學良永遠地閉上了雙眼,臨終前張學良留下遺囑:
「我不想打擾別人,死後也想安靜一些,我去世後,不要把我葬在東北或台灣,就葬在神殿谷墓園,與我太太一起。」
神殿谷墓園被茂盛的植被覆蓋,其中生長著各式各樣的鮮花,給人的感覺是充滿生機,但是又不缺乏莊嚴和肅穆。
張學良的墓地位於半山腰,經過一條水泥小徑通向墓園,墓地旁邊的矮牆上,寫著聖經里的一句話: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亦必復活。」
張學良的陵墓背靠青山,面朝大海,方向正是中國東北老家,沒能回到家鄉,為父親張作霖掃墓,是張學良一生的遺憾。
張學良與趙一荻合葬在一起,墓室由紫褐色大理石築成,是極為簡樸的長方形形狀,稜角分明的四邊,象徵著張學良的光明磊落。
在墓室正面的上方,刻著「永生」的英文單詞,下面則是張學良和趙一荻的中文繁體字名字,還有兩人的生卒年份。
張學良的墓十分耐人尋味,在墓地下方的凹窪處,有一座日本神社,張學良的墓正好居高臨下,俯瞰日本的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