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2023年09月24日02:16:04 歷史 1691

全國參軍人數驚人!如何讓2000萬群眾報名參軍,我們必須知道真相!

中國歷史上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在為期三年的戰爭期間,全國發生了四次參軍高潮,驚人的2000萬群眾報名參軍,其中有240萬人最終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不可否認,人民的積極支持是抗美援朝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推動力。

那麼,中國是如何做到讓2000萬群眾報名參軍的呢?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首先,新中國成立以前和成立之後,在全國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和工廠民主改革運動解決了絕大多數工人和農民的基本生存問題,贏得了他們的廣泛支持。

在近代以來的歷史上,工人和農民一直是中國社會的絕大多數,但他們始終受到壓迫和剝削。工人階級備受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農民則被地主和資本家聯合剝削。長久以來,他們在生存的邊緣苦苦掙扎。舊中國的國民黨政府由於自身階級立場的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工農階級的生存問題。

民國政府與工人農民之間的隔閡使底層群眾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戰爭中。抗戰時期,民國政府徵兵1100萬,但逃兵至少有500萬人。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而人民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解決了工人農民最迫切的生存問題。在農村,人民政府頒布了土地改革法,全國範圍內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實現了農民擁有土地的夢想,徹底終結了封建地主剝削的土地制度,讓廣大農民翻身做了主人。

在城市中,工廠與企業開展廣泛的民主改革,逐漸擺脫了資本家的控制,實現了工人對企業的自主管理。工人們獲得了他們應有的生存權。

新中國人民政府贏得了工人和農民的衷心擁護,這是民國政府永遠無法比擬的強大政治優勢。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朝鮮戰爭形勢惡化,美軍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人民政府提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全國工農階層一致認同。

對於普通工人和農民而言,抗美援朝保衛新中國的戰鬥就是保衛他們的土地和幸福生活的戰鬥。舊中國歷經百年的戰亂,底層人民從未過上安穩的日子。

如今,新中國成立,人民群眾終於過上了安定的日子,他們擁有土地。中國人民決不允許美軍侵略中國。如果美軍強加戰爭給中國人民,他們將拿起武器捍衛他們剛剛獲得的幸福和平生活、保衛他們已經擁有的土地,「耕者有其田」和工廠的民主改革成果。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正是新中國的土地改革和工廠民主改革贏得了人民的心,為抗美援朝戰爭的2000萬群眾參軍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人心基礎。抗美援朝戰爭是廣大人民群眾保衛幸福生活和和平的一場戰爭。

其次,在宣傳動員方面,政府開展了各種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美國侵略的本質,激發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決心。

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1950年。在這個時期,新中國成立還不足一年,而在此之前,中國曾受益於美國在抗戰期間對中國的幫助,加上美軍實力的強大,許多知識分子對美國抱有崇拜和留美的情緒。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尤其是資本家、大學教師和基督教徒,他們對美國的好感更加明顯。這對於統一全國人民的思想,動員全國人民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抵制美軍入侵是非常不利的。

然而,在1950年志願軍出兵後不久,中央政府發布了時事宣傳指示,讓人民認清國內外的時政形勢。從1950年11月開始,「仇視、鄙視、蔑視」美國的「三視」教育在全國範圍廣泛開展。

從1951年到1954年,每個月有20,000字的抗美援朝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各級政府通過控訴會等方式,揭露美國的惡行,樹立起仇恨美國侵略者的思想。例如,在解放戰爭期間,美國勾結蔣介石發動內戰,美軍的「沈崇事件」等重大事件揭穿了「美國亡我之心不死」的現實。

通過教育,廣大群眾對美軍侵略朝鮮威脅中國安全的認識更加清晰。上海有15萬群眾舉行遊行活動,支持抗美援朝。哈爾濱青島西安武漢等城市也爆發大規模遊行,支持抗美援朝。截至1951年五一節前,全國有一半的人口參加了抗美援朝遊行。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對美軍的仇恨和抗美援朝的觀念深入人心,為2000萬群眾報名參軍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此外,在待遇方面,政府出台了各種優惠政策,如為志願軍和烈士家屬安排工作,幫助軍屬和烈屬種田等。政府的這些舉措解決了軍人家屬的後顧之憂,讓廣大青年安心參軍,安心在前線立功。

前線士兵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對他們及軍屬的照顧成為穩定士氣的重要舉措。為了爭取戰爭早日勝利,各級地方政府廣泛展開愛國公約運動,幫助軍屬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在城市中,各級政府優先為軍屬介紹工作,無法介紹工作的給予生活保障,甚至直接提供現金保障。軍屬家境許可的,都要參加工作。例如,1951年10月,重慶市組織600多名軍屬參加不同工種的工作,如裁縫和紡織工。

在農村中,軍屬參軍後,家裡的土地可能面臨無人耕種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農村展開了群眾代耕軍屬土地的工作。有些地區在代耕工作中要求代耕群眾按時下種,在耕地時精耕細作,確保土地質量,禁止荒蕪土地,及時施肥除草。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群眾代耕的土地產量至少要增加10%。如有無勞動能力的軍屬,人民政府會給予救濟。

此外,在軍屬的日常生活中,他們能享受很多便利。例如,軍屬就醫時,能夠優先挂號並享受費用減免。在高考中,軍屬的孩子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錄取權。在乘坐交通工具時,軍屬有優先購票的權利。這些優待措施並未因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束而終止,成為固定的惠及軍屬的制度,一直延續至今。例如如今的中高考,軍人或烈士的子女能夠享受加分待遇。車站還設有「軍人優先」窗口供軍屬使用。

政府用真金白銀照顧志願軍和解放軍的軍屬和烈士家屬,在根本上解決了軍人家屬的後顧之憂,讓前線將士安心殺敵。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最後,中國基層政府強大的宣傳動員體系以及「解放軍-民兵」結構的國防體制,為動員2000萬群眾參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紮根於最基層的政權組織架構。在武裝力量構成方面,中國的武裝力量結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包括陸軍、海軍、空軍和地方部隊)-民兵」結構。

人民解放軍的陸海空三軍擔負著正面戰場的任務,擁有現代化的飛機、坦克、大炮和軍艦。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而地方部隊與解放軍野戰部隊配合作戰。民兵作為紮根於群眾中的武裝組織,是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承擔著戰時補充兵員、戰前支援以及維護社會治安的任務。

早在抗戰時期,廣大民兵響應根據地的號召,參軍支援前線。在民兵和廣大群眾的支持下,人民軍隊的總兵力從1937年的3萬人發展到1945年的120萬人。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廣大民兵發揚革命戰爭時期參軍參戰的光榮傳統,積极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基層政府通過宣傳等方式,積極動員民兵參軍。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有了覆蓋全國的基層政府的強大動員力量和千千萬萬的民兵隊伍的支持,中國成功徵召了2000萬群眾參軍,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民兵武裝人員。民兵在補充志願軍的兵力缺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政治上的「三視」教育激發了廣大群眾對美國侵略的鬥志。照顧軍屬、慰問前線將士的活動解決了前線將士的後顧之憂。在這一系列因素的推動下,全國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參軍熱潮。

除了58萬中小學生參加軍隊幹部學校外,城鄉廣大群眾的參軍熱情更加高漲。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父親送兒子、新婚妻子送丈夫參軍的感人場面比比皆是。兄弟爭相參軍的場面比比皆是。東北地區的群眾不願再當亡國奴,丹東及其附近的幾個縣,僅用兩天時間就有5800多人報名參軍。寬甸縣的新郎李大永甚至在新娘的第二天就告別她參軍。遼寧錦州市在10天內有1000多人報名參軍。安圖縣一位朝鮮族群眾將她的第五個兒子送入志願軍。

根據統計,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出現了四次參軍高潮,先後有2000萬群眾報名參軍。這種參軍熱情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歷史上就發生過這樣的情形,1942年,曾紀澤指揮的八路軍112師為打破敵人封鎖,帶領800多民兵穿越大雪,在日軍控制的河道上進行長達4個小時的戰鬥,打掉了敵人的一個團,並無損失返回。

歷史壯舉:2000萬勇士奮勇參戰三年 - 天天要聞

這一突破,極大地鼓舞了八路軍和廣大民眾的士氣。只是因為我們的體制和制度問題,且各部門之間要開戰,所以不能輕易撤離國內就尚未到來的——日本的威脅,以苟且計短期之勝,換取長期之巨大失敗。

參考資料:《抗美援朝戰爭史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 軍事科學出版社

文/史鑒大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