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2025年07月11日08:00:16 歷史 3613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 天天要聞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 天天要聞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 天天要聞

◎謝其章

小學時代的頤和園春遊,可說是一件歡呼雀躍的大事,母親會破例給一毛錢零花,一個義利圓麵包,煮兩隻雞蛋,這些吃食平日里難得一吃。六十年來游頤和園十數次,頂數去年四月的那次狼狽之極。那天去頤和園出於一個難與人言的心事,不料遊人之多,彷彿十四億人有一半在遊園。陷入人山人海,奮力跋涉,無心顧及湖光山色,一路不停說著,對不起,讓一讓。一小時後從北宮門逃出。

《古意雙溪大雪》

從清靜中歸還自然,生命亦得復甦

一年後,我偶然從一本書里知道沈從文1947、1948年,兩度於頤和園霽清軒避暑,而且寫有《霽清軒雜記》,這讓我來了情緒。我知道沈從文很早,可是讀沈從文很晚。我的讀沈,不是從他的名作《邊城》入門的,而是少為人知的《古意雙溪大雪》令我心馳神往。曾經一遍又一遍地使用書帖筆抄錄:

七〇年春,下放咸寧之雙溪。獨住於長岡高處松林叢里一空空學校課堂中。三月雨雪載途,泥濘中拖拖沓沓,至區里大廚房就食,或取回至住處,用小煤油爐加溫,就微明窗口食之。於極端孤寂中,一成習慣,反若從清靜中歸還自然,生命亦得復甦,亦奇遇也。

這一年,沈從文六十八歲。這一年,我在農村不準備回北京探親,獨自一人在知青戶過冬,孤寂於我不陌生。

《古意雙溪大雪》離《霽清軒雜記》還差著一站呢,這站的站名叫《芷江縣的熊公館》,為什麼這麼繞呢,我寫東西不喜歡直奔主題,總要自己弄明白自己為什麼寫甲不寫乙。我稱這個法子叫「可寫性」,多少有點討巧的意思。沈從文這三篇比較起來,「頤和園」的可寫性和受眾面遠超另外兩篇。我一直對居住頤和園的名流有興趣,登高賞月的詩意令人神往,何況還是大才子沈從文寫的呢。

《芷江縣的熊公館》

有事未作,還有些責任待盡

先說幾句《芷江縣的熊公館》(1948年載天津《大公報》,後收入《湘西》)於我的必不可少。據說沈從文與熊希齡七拐八拐沾點親,沈從文寫道:「這所現代相府,我曾經勾留過一年半左右,還在那個院子中享受了一個夏天的清寂與芳馥,並且從樓上那兩個大書箱中,發現了一大套林譯小說,迭更司的《賊史》《冰雪因緣》《滑稽外史》《塊肉餘生述》等等,就都是在那個大院中花架邊台階上看完的。」

沈從文此篇文字優美自不在話下,文章的結尾才讓我驚喜呢:「北平石駙馬大街熊府,和香山慈幼院幾個院落中,各處都有秉三先生(熊希齡)手植的樹木,二十五年來或經移植,或留原地,一定有許多已長得高大堅實,足當急風猛雨,可以蔭蔽數畝。又或不免遭受意外摧殘;凋落萎悴,難以自存,誦召伯甘棠之詩,懷恭敬桑梓之義,必有人和我同樣感覺;還有事未作,還有些責任待盡。」

我曾寫過《熊希齡石駙馬故宅小考》,裡面有這麼一段:

我一介平民,有緣與熊希齡搭連上一點兒關聯,也是因為香山慈幼院下轄的昭慧幼兒園。設園二十餘年後,我這個不是孤兒的幼童沾了熊希齡的光,得以在石附馬熊府後院上了三年幼兒園,後院可是熊希齡的起居之所呀,我會不會隔著四十年的光陰卻與熊希齡望著同一塊天花板?記得在幼兒園時最不樂意睡午覺,在小床里總是望著高高的天花板遐想。從另外一個意義說,我與熊希齡更近乎了,熊希齡的侄孫女熊秀琴是我的幼兒園老師,我的幼兒園畢業評定署的是她的名字,「其章,性情活潑,講衛生,懂禮貌,知十以內計算,近來對桌上遊戲感興趣。希望加強紀律性,以期升入小學。」這張橘黃色的畢業單我還保留著呢。

算上幼兒園三年和小學六年,我在石駙馬大街熊府受了九年幼小教育,這也是我知道沈從文曾來過石駙馬熊府,載歡載欣的緣故。

《霽清軒雜記》

全園子一天中最佳妙處,是清晨和黃昏

起初,我只知道頤和園裡張大千住過聽鸝館,溥心畬住過介壽堂,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住過清華軒。跟這三位名流相比,沈從文是小人物,名頭雖小,卻是免費居住,袁溥張可是重金租住呀,溥心畬一月的租金是二百多洋元,袁大公子甚至於欠租。

沈從文的大公子沈龍朱回憶他家是怎麼住到頤和園霽清軒的:「當時這園子歸何思源管,他是北平市市長。他不來,把園子交給楊振聲,楊先生就請他的朋友和同事一起來。楊振聲是山東大學老人,我父親曾經與楊先生在山東大學同事,是楊振聲先生請我們家來的。我們家暑假來過兩次,應該是1947、1948年,那時我上初一。楊先生住的是上面那間正房(霽清軒)我們住的是下面這間。」

霽清軒在諧趣園的北面,長年閉門不開,所以知名度非常低,儘管沈從文誇獎稱:「就全個霽清軒說,在頤和園中算是最有丘壑一所房子。」「就全院(園)中丘壑設計說,霽清軒或應數頤和園百十所住宅最具有逸格雅趣的一所。」想來,沈從文遍訪了園內所有房院,得出如此絕對的贊評,我一介平民,只有嗯嗯的份。諧趣園,倒是遊玩過三四回,記得比較清楚的有兩回,一回1977年冬,另一回是二十幾年前,老家寧波親戚來北京,老爸陪游頤和園,我當副陪,毫無興緻地逛到諧趣園,年過八旬的老爸倚在廊凳上打盹,我隔著水拍了照片。

霽清軒美不美,於我是不知道的,沈從文《霽清軒雜記》的妙語,我自忖能夠領悟。好的文章必得摻一點詼諧,一點奇思,沈從文兩者都玩得溜兒:

「很奇怪,有一次和孩子們在長廊前石欄邊看人釣取這種圓滑水族時,同時卻聽另外幾個遊人,正議論到立法委員運煙土事。兩件不同事情同時混入印象中,好像無意中觸犯了誰的忌諱,竟使我不能不趕即離開那個地方。」

「頤和園有許多房子,當時的設計,似乎供人看的意義都重於居住。霽清軒是其中之一。」

「全園子一天中最佳妙處,是清晨和黃昏,整個湖山的寂靜,似乎只歸三五人享受管領……一個人如能離開人,所需要的勇氣實比接近人還大得多。」

「內戰一延長,近來遊客索興把饃饃窩頭也帶進了園子。因此一來,開館子的自然只能把十年前全盛時代當成一種歷史嚮往了。」

在旁觀者看來,能夠在頤和園避暑度夏,何等求之不得的美事。其實呢,這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幼稚,等到年紀漸長,閱歷漸多才會體會沈從文彼時苦中作樂的心境。沈從文是南人,或許比北方人耐熱耐潮,可是也會抱怨:「初到郊外大園子來,我們住的還是去年那一所房子……初來時,房中竟霉得如一塊待加作料的豆腐乳,到處都生了毛。」北京的夏秋,蚊蠅非常之惱人,它們不會因為頤和園是名園沈從文是名人而嘴下留情。沈從文愛好寫信,從追求張兆和起,到兩人結為夫妻,約三年零九個月,其間沈從文寫了多少情書「沒有準確的記錄,但估計有幾百封,大致符合事實」。霽清軒避暑的頭幾天沈從文就給張兆和寫了四封長信(張兆和到了霽清軒之後旋即為了照顧生病的弟媳回了城裡),信中還不忘幽蚊子一默:「秘訣到此為止,再傳授下去,我的手腳會有三百處被蚊子叮住了。」

霽清軒避暑的時日對於沈從文的兩個兒子來講才算天堂呢,把小哥倆扔在頤和園的廣闊天地里,不玩瘋了才怪呢,哥哥龍龍,弟弟虎虎,簡直了,似猛龍入江,如放虎歸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 天天要聞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7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日本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遠超此前針對汽車等特定行業的徵稅範圍。面對這一「最後通牒」,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緊急召開內閣會議,強硬回應「日本不會輕易妥協」,並誓言繼續談判以捍衛國家利益。此次關稅升級直擊日本經濟命脈——汽車產業占對美出口超30%,豐田已預警2025財年凈...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 天天要聞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北京時間7月11日,根據ESPN名記Shams報道,鵜鶘與前鋒赫伯特-瓊斯完成提前續約,雙方達成一份三年6800萬美元的合同,加上他的現有合同,他與鵜鶘還剩5年9700萬美元合同,其中2029-30賽季為球員選項。赫伯特-瓊斯是2021年的二輪秀球員,他過去4個賽季均是效力鵜鶘。在上賽季赫伯特-瓊斯因傷僅出戰20分鐘,場均32.4分鐘能夠達...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 天天要聞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謝其章 小學時代的頤和園春遊,可說是一件歡呼雀躍的大事,母親會破例給一毛錢零花,一個義利圓麵包,煮兩隻雞蛋,這些吃食平日里難得一吃。六十年來游頤和園十數次,頂數去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