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2025年07月11日15:32:10 歷史 1905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

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危急時刻,莫雄的命運被硬生生扳回。

表面看,這只是一次地方土改中的「錯抓」,可了解內情的人都清楚,莫雄不是普通舊軍官。他和共產黨之間,有著數十年的暗線與信任。葉劍英之所以毫不猶豫,就在於他深知這位「莫大哥」曾為紅軍、為民族付出過什麼。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時間撥回1949年夏天。香山雙清別墅,毛澤東放下手中文件,對北平市長葉劍英直言華南局勢複雜。「南方盤根錯節,你去最合適。」葉劍英點頭,既是軍令,也是故鄉召喚。八月,他被任命為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十月廣州解放。

軍政交接繁忙之際,毛澤東特意叮囑一句:「莫雄要找到,安排好。」名字掠過葉劍英的記憶——十多年前,紅軍能抽身「鐵桶包圍」,靠的正是莫雄偷出的機密。他當即派人赴香港,把這位年過半百的粵軍少將接回。

莫雄早年追隨孫中山,黃花崗、武昌城,都有他的身影。孫先生去世後,他在國民政府里做事,卻始終反感蔣介石的背盟與清洗。1932年,蔣擬定「鐵桶圍剿」中央蘇區,企圖一舉殲滅紅軍。莫雄借職務之便,複製作戰要點,幾經輾轉送到周恩來手中,直接改變了長征的走向。

1935年,紅軍路過貴州畢節,莫雄時任行政公署專員。他巧設「歡迎檢閱」的託詞,讓城防部隊撤出,紅軍隊伍得以在城內休整。彼時戰事頻仍,這一夜的喘息彌足珍貴。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再往後,南雄縣長任上,他又偷偷放走幾十名被捕的地下黨員。有人問他為何冒這麼大險,他只笑一句:「革命這條路,總得有人搭橋。」這種「搭橋」可不是嘴上說說,蔣介石多次懷疑他,甚至把他丟進南京軍法處,若非舊友斡旋,命早不保。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大肆清剿游擊隊。莫雄名義上鎮壓,暗地卻把槍支彈藥悄悄流向華南遊擊根據地。薛岳很快嗅到異樣,將他列入暗殺名單。莫雄只能輾轉香港,直到1949年10月,才在葉劍英的電報里看見新的希望。

回到廣州,莫雄被安排協助剿匪。那會兒的珠三角並不太平,土匪、特務、走私團伙夾雜其間。莫雄熟悉山川地形,更了解匪首心思,他帶隊走村串寨,不動刀槍便勸下好幾股人馬。葉劍英拍他肩:「老莫,你還是那麼有辦法。」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然而1951年土地改革鋪開,縣裡根據戶籍與過往軍銜,「機械分類」把莫雄列進「反動軍官」一欄。基層幹部一句「按表執行」,就要將功勛與罪行混為一談。古大存在名單上看見莫雄,心底一沉,立即趕去找陶鑄。

陶鑄那時日理萬機,他翻了翻簡報,仍無法確認真偽,只能暫緩。古大存不敢拖延,又奔到葉劍英辦公室。短短几句對話,決定一條人命。葉劍英撥通電話的動作很快,說話卻放慢語速:「陶鑄,必須停,先弄清背景。」話音落地,剿匪英雄懸在刀尖的性命被救下。

調查組隨後進村核實,莫雄多年的隱秘故事才被一條條拼湊。幾位當年的地下黨員作證,文件蓋上紅章,案卷改寫——莫雄不僅無罪,還應受到保護。廣東省參事室副主任的任命書,很快送到他手裡。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莫雄常騎一輛舊鳳凰牌自行車穿街過巷,幫助整理華南起義將領檔案,參與粵北公路修建方案。老戰友碰見他,總是半開玩笑:「莫大哥,又來給新中國跑腿?」他哈哈一笑:「年紀大了,跑得慢,可腿還在。」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79年冬天,他身體大不如前,卻堅持把一摞材料交給廣東省檔案館。其中記錄著幾十位無名義士的犧牲細節,他說:「我不寫,他們就沒人寫了。」次年二月,莫雄病逝廣州,終年八十八歲。追悼會上,花圈擠滿大堂;葉劍英託人捎來一副輓聯,上款寫著「同志」,下款用的是「兄長」。

若不是1951年的那通急電,這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老革命,可能在寒夜裡無聲離世。華南的山水見證了他的足跡,葉劍英、古大存、陶鑄三人的迅疾決斷,也讓後來者看見了什麼叫「知人善任,功過分明」。這些細節,不該被塵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