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2023年09月16日12:38:03 歷史 1824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在1958年10月28日的那個清晨,首都的人民大會堂終於開始了它漫長的建造之旅,整個過程歷時10個多月方才完工。然而,這座壯麗建築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坎坷歷程,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幕,便是毛澤東親自來到大會堂,令人不禁猜想,是什麼讓他如此感興趣?

人民大會堂的建設,可謂是毛澤東心愿已久。早在抗戰時期,他就開始構想建立一座能容納眾多人民的大禮堂,但當時的國家條件不允許。建國後,這個夢想一直擱淺,直到1958年,中國社會逐漸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有所改善,才終於有了修建人民大會堂的機會。當時,中央政府決定在建國10周年之際,興建首都的十大標誌性建築,其中包括人民大會堂。然而,要完成這一宏偉目標並非易事。設計圖紙、建築材料、工人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亟待解決。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在建築設計方案的制定階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50多個方案不斷提交,但每一次評選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連國內最傑出的建築師們也無法通過評審。正當事態陷入僵局之際,周恩來提出了「中國不古,西方不洋」的方向,也就是所謂的「中西結合」。這個思路催生了一場腦力激蕩,專家們紛紛加入討論,最終,在10月底,他們提出了一個建築面積達17.18萬平方米的方案,儘管眾人對此抱有疑慮,但周恩來卻深信不疑,並要求專家們進一步完善方案。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方案確定後,工程動工的一幕也充滿了感人色彩。1958年10月28日,4000多名工人齊聚工地,開始了這項艱巨的工作。在短短的10個多月內,他們全身心投入,最終在1959年8月30日順利完成了工程。整個過程中,無數感人的故事不斷上演。原本大家以為搬遷工作將會非常困難,但出乎意料的是,任務竟然提前完成,這得益於廣大市民和群眾的積極響應。志願者們紛紛前來免費援助建設,甚至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工匠和工人前來協助。據統計,共有30萬人次參與到了建設中,全國23個省的500多家工廠為大會堂生產了5000多個設備和建築配件,各省鋼鐵工廠更是日夜不停加工送來所需的鋼材。這些人們的不懈努力,最終確保了人民大會堂的順利竣工。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9月9日的凌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提前來到大會堂視察工程進展。毛澤東眺望著宏偉的建築,內心無比滿足。他不僅感嘆著過去楊家嶺大禮堂和西柏坡小禮堂只能點亮煤油燈,而如今的大會堂則在500多枚電燈泡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然而,毛澤東的目光並不僅僅停留在燈光上,他的注意力被天花板上特殊的設計吸引住了。這個設計是誰的主意呢?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身邊的人告訴他,這是周總理的建議。原來,天花板上的設計獨具匠心,群星環繞著一個大紅五角星,這不僅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走向輝煌,還有助於緩解壓抑的氛圍。毛澤東聽後不禁笑了出來,他的滿意情緒溢於言表。

人民大會堂的竣工,不僅是為慶祝建國10周年而建,也在政治和歷史層面具有深遠的意義。從政治角度來看,它代表著中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的堅定決心和毅力。而在歷史上,人民大會堂不僅解決了開會場所的問題,還成為了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引以為豪。在這座永恆的建築面前,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由衷的驕傲。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學校門口,老師靜靜看著一群混混圍毆學生,不僅不制止,反而露出了會心一笑,揚長而去。被揍的學生叫江遠,他爸是東平市政法委書記,他就是因為這被壞人圍獵的,而圍獵他的人竟然是一名學校的老師叫禹天成,後來下海經商成了東平最大的黑社會組織頭目。從老師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 天天要聞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在武陵山區的懷抱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不僅坐擁「中國仙本那」屏山峽谷等絕美自然風光,更承載著華夏大地獨樹一幟的容美土司文化等深厚文化底蘊,尤其是清廉文化在這裡源遠流長,底蘊厚重。近年來,鶴....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 天天要聞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本文是歷史架空小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對號入座,那就是做賊心虛。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國隋唐時期,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二者結為世仇,戰爭不斷。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濟與高句麗、靺鞨聯合攻打新羅,連續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