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2023年09月16日12:38:03 歷史 1824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在1958年10月28日的那個清晨,首都的人民大會堂終於開始了它漫長的建造之旅,整個過程歷時10個多月方才完工。然而,這座壯麗建築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坎坷歷程,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幕,便是毛澤東親自來到大會堂,令人不禁猜想,是什麼讓他如此感興趣?

人民大會堂的建設,可謂是毛澤東心愿已久。早在抗戰時期,他就開始構想建立一座能容納眾多人民的大禮堂,但當時的國家條件不允許。建國後,這個夢想一直擱淺,直到1958年,中國社會逐漸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有所改善,才終於有了修建人民大會堂的機會。當時,中央政府決定在建國10周年之際,興建首都的十大標誌性建築,其中包括人民大會堂。然而,要完成這一宏偉目標並非易事。設計圖紙、建築材料、工人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亟待解決。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在建築設計方案的制定階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50多個方案不斷提交,但每一次評選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連國內最傑出的建築師們也無法通過評審。正當事態陷入僵局之際,周恩來提出了「中國不古,西方不洋」的方向,也就是所謂的「中西結合」。這個思路催生了一場腦力激蕩,專家們紛紛加入討論,最終,在10月底,他們提出了一個建築面積達17.18萬平方米的方案,儘管眾人對此抱有疑慮,但周恩來卻深信不疑,並要求專家們進一步完善方案。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方案確定後,工程動工的一幕也充滿了感人色彩。1958年10月28日,4000多名工人齊聚工地,開始了這項艱巨的工作。在短短的10個多月內,他們全身心投入,最終在1959年8月30日順利完成了工程。整個過程中,無數感人的故事不斷上演。原本大家以為搬遷工作將會非常困難,但出乎意料的是,任務竟然提前完成,這得益於廣大市民和群眾的積極響應。志願者們紛紛前來免費援助建設,甚至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工匠和工人前來協助。據統計,共有30萬人次參與到了建設中,全國23個省的500多家工廠為大會堂生產了5000多個設備和建築配件,各省鋼鐵工廠更是日夜不停加工送來所需的鋼材。這些人們的不懈努力,最終確保了人民大會堂的順利竣工。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9月9日的凌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提前來到大會堂視察工程進展。毛澤東眺望著宏偉的建築,內心無比滿足。他不僅感嘆著過去楊家嶺大禮堂和西柏坡小禮堂只能點亮煤油燈,而如今的大會堂則在500多枚電燈泡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然而,毛澤東的目光並不僅僅停留在燈光上,他的注意力被天花板上特殊的設計吸引住了。這個設計是誰的主意呢?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毛主席滿意地指著天花板:這是誰的主意? - 天天要聞


身邊的人告訴他,這是周總理的建議。原來,天花板上的設計獨具匠心,群星環繞著一個大紅五角星,這不僅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走向輝煌,還有助於緩解壓抑的氛圍。毛澤東聽後不禁笑了出來,他的滿意情緒溢於言表。

人民大會堂的竣工,不僅是為慶祝建國10周年而建,也在政治和歷史層面具有深遠的意義。從政治角度來看,它代表著中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的堅定決心和毅力。而在歷史上,人民大會堂不僅解決了開會場所的問題,還成為了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引以為豪。在這座永恆的建築面前,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由衷的驕傲。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