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07月09日21:50:24 歷史 6505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先後任職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歷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光電子技術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委員,1981年任副院長,1982年12月任院長。

他帶頭起草致美國總統公開信

錢學森同船歸國一路保護



據都市快報報道,記者聯繫了杭電退休教師郝麗萍,她曾在王院長生前對他有過一次簡短的採訪。郝麗萍說,當時老院長提起的第一個話題,就是當年與錢學森同船回國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留美學者的「歸國潮」有兩次。第一次從1949年8月新中國即將成立開始,到1951年10月9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明確禁止學習理、工、醫、農的中國留學生離境的法令。第二次從1954年7月美國逐漸放鬆和撤銷對中國留學生的禁歸令開始到1957年,約有200人回國。

這期間,中國留學生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寫了兩封公開信,要求美國撤銷限制中國留學生離境的命令。第一封公開信是梁曉天執筆,而第二封公開信由王祖耆帶頭起草,9名美國中西部中國留學生參與簽名。

當時王祖耆是美國的留學生組織——「中國留美科學工作者協會」下屬一個組織的負責人,這個組織在留美學生中影響很大。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1954年秋天,事件終於有了轉機,美國政府終於允許一部分中國留美學者回國,為了抓住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王祖耆主動中斷了攻讀博士學位的學業,攜剛結婚不久的妻子,毅然踏上了回國的船

據王德祿《杜開昔採訪許國志》(2012)記載:1955年9月15日,從舊金山起航的「克利夫蘭總統號」是第二波回國潮中留學生人數最多的。乘坐這條船回國的有錢學森(蔣英)夫婦、李正武(孫湘)夫婦、許國志(蔣麗金)夫婦、王祖耆(沈學均)夫婦等24人及6個子女共計30個中國人。

在洛杉磯起錨後,為了便於聯繫,王祖耆編輯了一張30人的「克利夫蘭輪第六十次航行歸國同學錄」名單,並動手刻板和油印了幾十份,分發給大家。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郝麗萍告訴記者,王院長在美時期應該就與錢學森認識,他曾說,當時在船上與另一名同學一同守在錢學森旁邊,保護他的安全

1955年10月,「克利夫蘭總統號」經香港到達深圳,一船愛國遊子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0月10日,錢學森、王祖耆一行30人到達廣州,同學們向媒體提交了「廣州公開信」,題目叫《向祖國致敬》。

低調紮實做教育

為杭電發展奠定基礎



回國後,王祖耆服從國家分配,在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工作。1980年,他作為7名骨幹之一被派遣到杭州,援建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先後擔任教授、黨委委員、副院長、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黨委副書記等職。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王祖耆教授(右三);籌建成電時,王祖耆第一批來到成都,這張照片就誕生於這段時期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百廢待興。當時,全國高等院校僅有598所,在校大學生僅100餘萬人,人才嚴重匱乏。1977年高考恢復,1978年3月召開全國科技大會,年底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國家步入了改革開放新時期,高等教育也走上如火如荼大發展之路。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979年2月,第四機械工業部決定在原杭州無線電工業學校的基礎上籌建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並確定成電對口支援杭電。

1980年,王祖耆作為7名骨幹之一被派遣杭州,援建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先後擔任教授、黨委委員、副院長、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黨委副書記等職。作為學院的主要建設者之一,他主導了學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推動學科發展,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學院成立初期面臨重重困難,他親歷親為參與校園規劃與設施建設,為學校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王祖耆工作照(攝於1979年)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我親眼目睹國家的磨難

事實證明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



王祖耆院長曾在採訪中這樣回憶自己的一生:

我一生經歷中,早期是顛沛流離,出生在無錫,不到十歲日本鬼子打來了就開始逃難,無錫老家的宅子在戰火中毀於一旦。抗戰勝利前我逗留過12個城市,轉了三次小學、四次中學,抗戰勝利後考上上海交大才算穩定下來。我親眼目睹國家的磨難,深知沒有國家的獨立哪有自己的小家?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在交大就參加了進步學生的社團「創社」。那個時候我就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立志要為國家的獨立自由而學習,所以出國留學是我報效祖國的開始。回國後也經歷了很多,看到最後黨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糾正了左的錯誤路線,國家實力迅速壯大。

事實證明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我這一生從來沒有想過個人要獲得什麼利益啊,頭銜啊,但是黨和國家還是給予我很多,我能安度晚年,心裡十分感激。回顧一生,可以說一生無悔!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1984年主持學院科研成果鑒定會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綜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都市快報、澎湃新聞
編輯 謝珂 審核 蔣波 陳潔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東海域上演了一出"換旗求生"的戲碼,在霍爾木茲海峽這片火藥桶般的水域,外國商船們突然集體玩起了"變裝秀"——清一色掛上中國五星紅旗。 (在霍爾木茲海峽,大量外國船隻懸掛五星紅旗以避免....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 天天要聞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7月9日,天津市委組織部領導幹部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會議,宣布中央有關任職通知和市委關於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任職的決定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嚴的標...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駿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視頻的真相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駿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視頻的真相

李人駿把萬海定為黑社會,是因為王彧的指證。王彧在幕後老闆陳勝龍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對萬海做偽證,陳勝龍告訴他說是零成本,只需要誣告萬海,就可以把萬海手裡的萬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隨著姜紅軍和孫飛被抓,李人駿被約談,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