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2023年03月17日21:00:18 歷史 1661

文/徐亦凡

編輯/漆菲

韓國總統尹錫悅正接二連三收穫回報。

當地時間3月17日,尹錫悅結束對日本兩天的訪問,這是韓國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造訪日本。日韓領導人在會談中商定,日本解除半導體產品對韓國的出口管制,《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將完全正常化,兩國領導人還同意重啟中斷12年的「穿梭外交」。

而到4月26日,尹錫悅還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參與首腦會談和國賓晚宴,慶祝韓美同盟70年的成果。他亦收到美國總統拜登致函,受邀在3月底主持第二屆民主峰會全體會議的其中一場。

韓國與美日往來突然熱絡,皆因在3月6日,韓國政府發布了二戰被日強征勞工的「第三方賠償方案」。按韓國政府的設想,將通過相關基金會代為支付賠償給受害者,款項由韓國企業捐贈,不要求相關日本企業加入。簡而言之,這是個「自己賠自己」的方案。

尹錫悅的意圖再明顯不過——放下民族屈辱,以退為進換來日韓友好。然而,這一做法觸動了國內反日感情的「逆鱗」。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岸田文雄(右)和尹錫悅在西餐廳「煉瓦亭」用餐

尹被批「頭號賣國賊」

代賠方案甫一公布,來自民間和在野黨的反對聲浪鋪天蓋地,讓尹錫悅背上比肩李完用的歷史罵名。

李完用是朝鮮王朝末期的政治人物,亦是親日派。20世紀初,他主導了與日本簽署《乙巳條約》《日韓合併條約》,致使朝鮮半島主權喪失殆盡,被日本吞併。

韓國人怒斥尹錫悅是和李完用一樣的歷史罪人,認為「現在就像是百年前朝鮮亡國的前夕」。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直言,「這是韓國外交史上最大的恥辱和污點」。

對韓國人而言,強征勞工代表著被凌辱的民族記憶。

淪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二戰期間的處境尤為艱辛。日本為彌補國內徵兵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強行擄掠大量朝鮮人到日本做工。無論礦山、工廠,還是戰線工事,到處都充斥著做苦役的朝鮮人。他們每天長時間從事重體力勞動,但做工環境和居住條件極端惡劣,報酬微薄甚至是沒有。

根據韓國政府的數據,在日本佔領朝鮮半島的35年間,約有78萬名韓國人被日本徵召強迫勞動,這還不包括被日軍強迫為性奴役的韓國婦女。

這筆屈辱沉重的歷史賬,並沒有得到公正清算。

1952年,日韓開始建交談判。韓國提出的諸多賠償請求未能達成,日本不僅反咬一口,甚至聲稱「日本對朝鮮半島35年的佔領,對朝鮮人民來說是一種恩惠」。後來受到美國的壓力,日本方才退讓,但依然糾纏技術性問題,迫使韓國提供難以拿出的翔實索賠證據。

最終,韓國作為受害者和戰勝國,成為妥協一方——雙方在1965年正式簽訂《韓日基本條約》以及《韓日請求權協定》。

日本始終不承認對韓做出「賠償」,而是以「經濟援助」的名義向韓國提供了3億美元的無償援助、2億美元的低息貸款等。日本否認對朝鮮半島進行過殖民統治,而認為是「合法」取得的統治權,進而讓強征的朝鮮勞工成為所謂「合法動員的日本國民」,從而否認了韓國國民的賠償請求權。

對於3億美元的款項,時任日本外務大臣椎名悅三郎宣稱,純粹是出於「渴望看到韓國經濟繁榮的願望」,只是為了「祝賀他們新國家的成立」。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會談結束後,尹錫悅與岸田文雄召開聯合記者會

做出妥協的是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這些條約的簽訂沒能得到民意支持,反對黨議員更是全體投票反對。此外,韓國拿到的款項大多被朴正熙政府用於工程建設,分配到個人身上的款項不但金額有限,並且也不是以「賠償」名義提供的。

隱患就此埋下。韓國民間索賠請求從未中斷,隨著日本政治右傾,這些訴求在21世紀變得愈演愈烈。

一直以來,韓國政府試圖避免民族情緒向外發酵,影響日韓關係大局。直至2018年10月,韓國最高法院就二戰強征勞工索賠案做出終審判決,勒令涉事日本企業進行賠償,包括新日鐵住金公司、三菱重工公司。

這一判決引發日方升起怒氣,被認為有違建交協議內容,日韓關係自此陷入僵局,波及貿易、防務等諸多領域。

2019年,日本以「雙方互信關係受損」為由,對一些出口韓國的半導體製造原料施行管制,還將韓國從貿易白名單中剔除;為抗議日本出口管制,韓國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民間則爆發了大規模的抵制日貨運動。雙方關係因此降到冰點。

歷屆韓國政府,即便再趨保守親日,也不願公然違拗主流民意,可尹錫悅偏偏是我行我素、風格強硬的政治人物。

競選總統時,他就表達了對日友好的理念。今年「三一運動」紀念日,尹錫悅公然宣稱,「日本正從軍國主義的侵略者轉變為與韓國共享普世價值、在經濟安全及全球問題上攜手合作的夥伴。」

「三一運動」在韓國意義特殊,是紀念朝鮮半島人民反對日本殖民統治、尋求民族解放的運動。尹錫悅不僅作出這番極不合時宜的表態,甚至對日本的侵略史隻字未提。

韓國《時事雜誌》發表評論稱,韓國政府將面臨國內輿論的強烈反對,特別是在野黨正在發動「尹錫悅政府是親日派政府」的政治攻勢。3月6日,53名在野黨議員發表聯合聲明稱:「今天是受害國韓國向作惡國日本下跪投降的日子。這將成為韓日關係史上最嚴重的外交災難之一。」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日韓領導人在會談前握手致意

被無視的勞工受害者

淡化杯葛的態度在尹錫悅政府內部似乎形成共識。

勞工賠償方案公布後的記者會上,韓國外長朴振表示,「讓日本重新謝罪非萬能之舉,更重要的是讓日方繼續履行以往有關反省及道歉的官方談話,切實履行各項承諾。」

當被質疑這個「跛腳方案」沒有日企參與時,朴振打比方稱,假設杯中水已過半,期待日方今後用有誠意的行動將水杯加滿。

這類說辭遠不足以平民憤,尹錫悅的施政支持率時隔一個月,再度跌破40%大關。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於3月13日發布的民調數據顯示,尹錫悅的施政好評率為38.9%,較上周下降4個百分點;其施政差評率為58.9%,較上周上升5.7個百分點。

代賠方案發布後,尹錫悅3月7日在國務會議上提及,這是為了履行競選承諾——其曾在競選時主張「繼承『金大中-小淵宣言』精神,面向未來發展韓日關係」,並表示拿出當前方案是為了踐行大選綱領。

3月12日,韓國總統辦公室發布消息稱,政府將與受害者保持溝通,誠實做說明,並傾聽他們的意見;政府還會致力於保障受害者的權利救濟,採取後續措施,讓方案得到成功落實。

次日,尹錫悅再度指示各部門,挖掘並推進韓日各領域的合作項目,以構建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表示,當前韓美日迫切需要展開安全合作,政府做出了顧全大局的決定。

然而,現今的爭端正是因為歷史遺留了禍根。韓國政府1965年簽訂協定,朴正熙政府更多出於政治利益和戰略需要考量,未顧及民眾感受與受害者立場。如今的第三方代賠方案,也未取得受害者支持,亦可能給韓日關係留下隱患。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韓國反對派議員和民間團體在國會舉行集會,抗議「第三方代賠」方案

韓國政府表示,外交部將逐一會見2018年裁決勝訴的受害者,向他們介紹賠償方案。

然而,仍在世的強征勞工受害者並不領情。「我完全無法理解。在我95歲的生命中,從未見過這樣的事。」強征勞工受害者楊金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她絕不接受政府「乞討性」的提議,「就算我不得不挨餓,我也不會接受(這樣的)錢」。

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政策講師丹尼爾·施奈德(daniel schneider)表示,該協議中「韓國人的付出遠超日本人的妥協」,日本只做了「最低限度」的讓步。

施奈德說,日本政府沒有直接向韓國受害者提供援助,沒有儘力彌合兩國之間的裂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不情願地被迫達成一項他本應能夠輕鬆達成的協議,而且他也沒有表現出實現韓日真正和解所必需的那種道德領導力。」

更何況,這套方案在法律層面也並無效力,有被推翻的風險。

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向《鳳凰周刊》解釋說,這只是來自韓國總統的表態,並不是能付諸實行的方案,會面臨很多具體問題。例如已有勞工公開表態,不接受來自韓國企業的所謂賠償。此外,尹錫悅所在國民力量黨雖是執政黨,但在國會議席數量並不佔優,「來自在野黨的力量可能對他形成較大掣肘」。

韓國高麗大學統一外交學部教授南成旭則持不同見解。曾在朴槿惠政府擔任國家統一委員會顧問總幹事的他向《鳳凰周刊》指出,儘管六成韓國國民不認可代賠方案,對日本的模糊態度也有疑慮,但預計該方案仍會得到執行。「韓國歷任總統都沒嘗試解決過如此棘手的問題,對尹錫悅來說,突破現狀不可避免。」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在三一節致辭中強調日韓合作的重要性

南成旭還提到,中國也未向日本做出過類似索賠。「儘管此解決方案有不足之處,但有助於彌合兩國關係。兩國都需要走向新階段,當下和過去同等重要。」

但在進步派媒體《韓民族日報》看來,尹錫悅政府的「解決方案」不僅無視了受害者的感受,踐踏了國民自尊心,還被包裝成「為了韓國國家利益而做出的決斷」,該報質問道:「韓國國民得到了什麼樣的國家利益呢?」

美國看好日韓和解

在野黨眼裡的屈辱外交,為尹錫悅置換來了華府的肯定。

針對尹錫悅政府宣布的決定,美國總統拜登第一時間發布聲明予以讚賞。他欣喜地表示,這項方案為韓日合作夥伴關係開啟了新篇章,期待美日韓三邊關係將因此改善。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去年11月,美日韓首腦在東盟峰會期間進行了三邊會面

日韓友好,符合美國的政治利益。拜登政府急於推行「印太戰略」,遏制中國這個競爭對手,韓日都不可缺失,而日韓兩國長久不睦,不利於美國在東亞構建一個堅實同盟。

「這一重大成就標誌著首爾、東京和華盛頓之間建立了持久且更加緊密的夥伴關係。」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車維德(victor cha)如此評價。他曾代表美國參與朝核六方會談。

車維德撰文稱,出於安全考慮,日韓領導人都意識到加強聯繫的戰略必要性,與美國的三邊軍事演習已經恢復;其次,這一計劃由日韓自身推動,美國並未主導,能使兩國免於在國內遭受更多批評;此外,日韓領導人處於其任期開端,可以留有足夠時間讓此方案生根發芽。

由於尹錫悅仍面臨國內強烈的民意反彈,拜登展現出支持打氣的姿態。無論是邀請尹錫悅對美進行規格最高的國事訪問,還是主持美韓兩國民主峰會,都是鮮明的鼓勵。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美韓自3月13日開始聯合軍演

白宮發言人強調,拜登將為尹錫悅到訪舉行國宴,「這會是總統上任兩年多來第二次以國宴招待外國元首」。拜登此前設國宴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來訪時。法國是歐盟領頭羊,也是美國的老牌盟友,以同等規格款待尹錫悅,足見對其禮遇之高。

呂超提到,對美國而言,如果能將韓國完全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加入其「印太戰略」的陣營,將是非常重要的外交勝利,「相當於把韓國這個相對中立的國家拉到旗下,因此,拜登才竭力支持尹錫悅推行對日和解政策」。

而相較韓國,岸田文雄政府早已倒向美國,成為亞太地區遏制中國崛起的重要力量之一。

然而,美國看好日韓和解更多是從價值觀外交層面出發,「這是相對虛的,日韓真正分歧在於歷史問題和經濟競爭,特別是日本一直在高科技領域打壓韓國」。

呂超指出,韓國原本處於「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有利地位,如果被迫選邊,將使其滑向不利地位。要知道,中韓經濟聯繫相當密切,中國是韓國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2022年中韓貿易額為3622.9億美元,比韓美、韓日貿易額累加還要多。

倘若美日韓關係更趨緊密,美國的重點或將放在三國軍事合作上。拜登政府重啟了文在寅執政時期暫停的大規模美韓聯合軍演,還拉日本自衛隊「入伙」。去年9月底到10月初,三國先後兩次在韓國東部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3月13日,美韓啟動為期11天的「自由護盾」軍事演習,朝鮮則在前一天試射巡航導彈作為回應。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美韓軍演前,朝鮮從潛艇發射了兩枚巡航導彈

這進一步引發日韓擔憂,強化雙方在安全問題上的共識。兩國領導人在3月16日的聯合記者會上稱,「雙方確認了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美韓同盟的震懾力和應對能力,在日韓與日美韓之間大力推進安保合作的重要性」。

呂超提到,「未來韓國與美日軍事合作會達到何種程度,值得高度警惕。」

《韓民族日報》亦對此提出擔憂。該報直言,「以韓美日安全合作名義,韓國極可能被編入美日防衛體系的下位主體而捲入國際紛爭。」

日韓矛盾能迎刃而解么?

只需犧牲勞工受害者利益,日韓友好似乎唾手可得。尹錫悅明顯想抓住這個契機,趁勢解決兩國在經貿等領域的矛盾。

韓聯社解讀稱,在尹錫悅看來,不只是解決出口貿易限制、出口簡化程序白名單問題,若韓日全面恢復經濟交流,能擴大韓國產品對日出口,無論文創產品,還是消費品等等,都能借韓流文化之力進軍日本市場,韓國企業將獲得巨大實惠。

面對洶湧民意,他一面教育民眾,強調日韓友好的重要性,一面有意拿前任政府做靶子,認為「上屆政府因輿論瞻前顧後,在政治上利用國民的反日情緒」。

不過,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浪潮似已退去。韓國海關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韓國來自日本的啤酒、服裝、汽車等消費品進口都呈增勢。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右)同岸田文雄舉行會談前,在歡迎儀式上檢閱儀仗隊

放棄索賠的態度給日韓關係帶來好苗頭。尹錫悅訪日前,日本貿易部宣布,計劃與韓國就半導體出口管制進行談判,韓國則表示將放棄向世貿組織提起的訴訟。

3月9日,日本宣布邀請尹錫悅訪日。韓國政府認為,這說明日本也有改善韓日關係的強烈願望。此外,今年的七國集團(g7)峰會將在日本廣島舉行。日媒稱,岸田政府擬邀請尹錫悅出席擴大會議。

不過,日本政府雖然表態讚賞韓國舉動,但遠不如華府那麼歡欣鼓舞。畢竟日本從未承認過強征勞工的事實,遑論道歉和賠償,自然不會認可被韓企「代替」做出賠償。

無論是面對尹錫悅的三一紀念日講話,還是韓國率先伸出和解橄欖枝,日方的回應都不溫不火,僅僅是說將延續歷屆內閣對歷史問題的立場,在與尹錫悅正式會談前,並未急於回饋或承諾什麼。

日本行事謹慎,除去本就不承認這段歷史,也有多重考量。

一方面,韓國左右派輪番執政,歷任政府對於歷史問題的態度時常相左。

比如岸田文雄2015年擔任外務大臣時,參與過有關慰安婦問題的討論,時任安倍晉三政府和朴槿惠政府達成共識,確認了「最終且不可逆」的解決,但文在寅上任後,該方案在民意強烈反對中被推翻。

日本共同社分析稱,「該共識之後事實上淪為白紙,日本政府的發言也可能受到這一慘痛經歷的影響。」

日方必然會考慮前車之鑒,但岸田文雄有意迴避這個問題。3月6日晚,在被問及若韓國政權更迭會否舊事重現時,他回應說,「無法回答基於假設的提問。為了向前推進日韓關係,將繼續溝通。我想說的就只是這些。」

但從會談結果看,岸田文雄還是選擇投桃報李,給尹錫悅的「豪賭」送上回報。

3月16日的聯合記者會上,岸田對韓國政府拿出的勞工問題解決措施「給予肯定」,然而,他對此群體的描述是「朝鮮半島出身的勞動者」。

這一定義所蘊含的日方立場,尹錫悅不可能聽不懂,但他刻意忽略,並否認要求日企賠償的意願。他還說,「如果行使索賠權,會讓所有問題又回到原點。韓國政府完全沒有想定行使索賠權。」

日韓間諸多矛盾就此「迎刃而解」。比如日方決定,解除對韓出口三種半導體關鍵材料的限制,包括高純度氟化氫、含氟聚醯亞胺、光致抗蝕劑,這三種材料是韓國半導體和顯示器產業的關鍵材料。

韓聯社稱,兩國出口貿易將恢復至2019年7月之前的狀態,至於日本曾將韓國踢出適用簡化出口程序國家「白名單」,雙方將就此繼續協商,儘快恢復原狀。

《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也將完全恢復正常,雙方還商定,儘早重啟日韓安全保障對話,並就重啟穿梭外交達成一致。未來,岸田文雄或將在恰當的時候訪問韓國。

尹錫悅的這趟訪問還有個不尋常的細節——一天吃了兩頓晚飯。岸田文雄在位於銀座的百年老店「吉澤」招待尹錫悅夫婦,邀請二人享用壽喜燒。隨後,他們又前往「煉瓦亭」品嘗蛋包飯。

韓總統時隔12年首次專程訪日,被國內罵「頭號賣國賊」,尹錫悅為何敢這麼干? - 天天要聞

日韓首腦及夫人在東京銀座的日料店「吉澤」

據悉,這是應韓方要求安排的用餐行程。尹錫悅曾在東京吃過蛋包飯,據稱「難以忘記」,因而想趁此行感受回憶中的美味。兩國首腦的這番舉動很像日本普通上班族,被日媒解讀為「如親密好友般一同娛樂」。

雖然日韓在勞工問題上似已擱置爭議,但不足以一勞永逸改善日韓關係,畢竟兩國矛盾遠多於此。比如最影響兩國關係的慰安婦問題仍未得到解決;日韓在獨島(日稱「竹島」)問題上存在領土爭端;還有日本巡邏機被雷達照射等。

呂超判斷,短期內日本可能會展現出一定姿態,但不會做出更多讓步。「日本一向強硬拒絕向被強征勞工進行道歉和賠償,如今又能對韓國做出多友善的表態?至於日韓之間的其他矛盾,首腦會談也不會真正解決這些問題。」

呂超也提到,在半導體出口上對韓封鎖,可以算作日本的一張牌,如果尹錫悅提出的賠償方案之後再被推翻,岸田政府或將失去退路。

作為日韓共同的近鄰,中方也注意到兩國的頻繁互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中日韓互為重要經貿合作夥伴。共同維護地區和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符合三方及地區共同利益。中方反對個別國家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希望日韓關係能夠朝著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的方向發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