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聯社為「不恰當提及法國人」道歉,此前爭議推文被多方吐槽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今日俄羅斯」(RT)電視台等外媒28日消息,美聯社當地時間27日為其旗下「美聯社風格手冊」賬號一則爭議推文道歉,這條推文曾建議記者避免在「殘疾人、窮人和法國人」等短語中使用定語「the」,原因是美聯社認為這類「對具有單一共同特徵人群使用籠統標籤」的做法可能「不太人道」。BBC稱,這條建議推文在網上遭到多方吐槽,包括法國駐美國大使館也加入了進來。
「我們建議避免(使用)籠統且不太人道的『the』標籤,例如窮人、精神病患者、法國人(the French)、殘疾人、受過大學教育的人。而是使用諸如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之類的措辭。而且只有在明確相關時才使用這些表述,」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聯社風格手冊」26日在其推特上發文建議,但該推文目前已被刪除。

「美聯社風格手冊」已被刪除推文截圖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BBC稱,該推文在被刪除之前獲得了超過2000萬次瀏覽和18000次轉發,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多方吐槽。報道稱,作家莎拉·海德爾開玩笑說,按照這個思路,那麼「沒有什麼比被認為是法國人更不人道的了。相反,這些人應該被稱作『遭受法國式痛苦』的人(suffering from Frenchness),值得我們的同情和祈禱。」 政治學家伊恩·布雷默也按美聯社的思路給出稱呼法國人的另一種方法,建議將法國人稱作「體驗法國風情的人」(people experiencing Frenchness)。
報道提到,就連法國駐美國大使館也加入了進來,26日晚些時候在推特回應說,他們可能應該更名為「開在美國的法國式大使館」(Embassy of French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報道稱,法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帕斯卡爾·康布勒克斯還對《紐約時報》說,「我們只是想知道『法國人』(the French)的替代詞會是什麼...... 我認真的。」

法國駐美國大使館推文截圖
RT稱,美聯社周五(27日)表示已將上述爭議推文刪除,因為「推文中不恰當地提及法國人」,並稱「在無意中造成了冒犯」。緊接著,又在道歉推文的評論區重申了先前建議、去掉了此前「法國人」的例子,稱應「避免(使用)籠統且不太人道的『the』標籤,例如窮人、精神病患者、殘疾人、受過大學教育的人。而是使用諸如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之類的措辭。而且只有在明確相關時才使用這些表述。」「美聯社風格手冊」也於27日晚些時候發推作出類似澄清。

美聯社推文截圖
關於「美聯社風格手冊」,BBC介紹,它被認為是記者和作家的「最優寫作風格指南」之一,尤其是在美國。RT稱,「美聯社風格手冊」被認為是記者使用英語報道時可參考的「最權威指南」之一,2022年版手冊在長達640頁的篇幅中列舉了關於英文大寫、標點符號、拼寫和行話的規定。
來源:環球網/李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