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回眸】送瘟神

2022年12月11日22:44:02 歷史 1535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1955年仲夏,毛澤東來到杭州視察,特意安排身邊工作人員,到郊區農村去對一種疾病的情況做詳細調查。是什麼疾病讓毛澤東如此關注?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毛澤東關注的是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一種疾病,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中國曾是世界上血吸蟲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血吸蟲病患病人數達1160萬,受感染威脅的人口超過1億人,遍及南方12個省市。而此時全國只有不到4萬名西醫大夫和30萬左右中醫大夫,缺少治療血吸蟲病的特效藥。

在江西,一些疫區鄉鎮的血吸蟲感染率在50%以上。在江蘇省高郵縣新民鄉1950年發生血吸蟲感染事件,1335人先後死亡。血吸蟲病防治這個難題擺在了新中國領導人的面前。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為了人民健康,1955年毛澤東在實地調查血吸蟲病疫情後,又專門聽取衛生部和醫學專家關於血吸蟲病的彙報。毛澤東指出:「血吸蟲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關係到民族的生存繁衍,關係到生產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關係到青年能不能參軍保國,我們應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共產黨人有責任幫助群眾解除疾苦,把血吸蟲病消滅掉。」

1956年2月1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發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的戰鬥號召。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新生的共和國,必須在衛生領域打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中央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在南方12個血吸蟲病流行的省市區全面展開。1957年4月,國務院發出《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衛生部設立血吸蟲病防治局。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到1958年,我國血吸蟲病高發的態勢終於得到了有效遏制。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的長篇報道。

記者採訪的余江農婦鄧汝梅曾飽受血吸蟲病折磨,結婚八年無法生育。送走「瘟神」,恢復了生育能力,1958年鄧汝梅生下了大兒子。她說,有了健康,才遠離了苦、享受到甜!鄧汝梅的家庭變化,是江西余江縣血吸蟲病流行區千百個家庭變化的縮影。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毛澤東看了這天的報紙,睡不著覺了。他「遙望南天,欣然命筆」,寫下了《七律·送瘟神》,感慨曾經「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而如今「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血吸蟲病的成功防治,為構建新的衛生醫療體系吹響了勝利的號角。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廣大人民的健康問題,為解決人民疾病叢生、缺醫少葯的嚴重局面,在「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四大方針的指導下,我國開始「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到1966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增加到20.7萬個;省市級、地區級和縣級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都已建立;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亂、血吸蟲病、鼠疫、麻風病等疾病,或被滅絕,或得到了有效防治。

按照「城鄉兼顧、多種形式、合理分布」原則,我國城鄉綜合及專科醫院由1957年的4179所發展到1965年的42711所,衛生技術人員佔總人口的比例由1957年平均1.61‰增加到1965年的2.11‰。到1966年,全國城鄉衛生醫療網基本形成。

來源:共產黨員網

主編丨丁 曉 光

責編丨張 麗

編輯丨袁 浩 博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 天天要聞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當地時間5月14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一名官員證實,自2022年3月以來,連接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與國防部對應管制人員之間的熱線電話一直「無法使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副局長兼空中交通管理負責人當天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航空部門是在本月初,兩架飛機因一架飛往國防部的美國陸...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活久見,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是什麼事都能看見,明明已經在戰場上輸得一塌糊塗,可是這個國家愣是把一場敗仗靠著紅口白牙說成了大勝,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勝利!果然「精神勝利法」是世界上最無敵的「武器」,一旦一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接受了這種思想,那麼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就都是自己的,無論多麼強大的對手都是不堪一擊的...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 天天要聞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農業社會基礎薄弱、工業生產力幾乎空白的現實,毛澤東通過系統性變革生產關係,為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產關係,解放農業生產力1. 消除封建剝削,重構土地所有制毛澤東通過土地改革徹底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