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回眸】送瘟神

2022年12月11日22:44:02 歷史 1535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1955年仲夏,毛澤東來到杭州視察,特意安排身邊工作人員,到郊區農村去對一種疾病的情況做詳細調查。是什麼疾病讓毛澤東如此關注?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毛澤東關注的是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一種疾病,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中國曾是世界上血吸蟲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血吸蟲病患病人數達1160萬,受感染威脅的人口超過1億人,遍及南方12個省市。而此時全國只有不到4萬名西醫大夫和30萬左右中醫大夫,缺少治療血吸蟲病的特效藥。

在江西,一些疫區鄉鎮的血吸蟲感染率在50%以上。在江蘇省高郵縣新民鄉1950年發生血吸蟲感染事件,1335人先後死亡。血吸蟲病防治這個難題擺在了新中國領導人的面前。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為了人民健康,1955年毛澤東在實地調查血吸蟲病疫情後,又專門聽取衛生部和醫學專家關於血吸蟲病的彙報。毛澤東指出:「血吸蟲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關係到民族的生存繁衍,關係到生產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關係到青年能不能參軍保國,我們應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共產黨人有責任幫助群眾解除疾苦,把血吸蟲病消滅掉。」

1956年2月1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發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的戰鬥號召。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新生的共和國,必須在衛生領域打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中央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在南方12個血吸蟲病流行的省市區全面展開。1957年4月,國務院發出《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衛生部設立血吸蟲病防治局。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到1958年,我國血吸蟲病高發的態勢終於得到了有效遏制。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的長篇報道。

記者採訪的余江農婦鄧汝梅曾飽受血吸蟲病折磨,結婚八年無法生育。送走「瘟神」,恢復了生育能力,1958年鄧汝梅生下了大兒子。她說,有了健康,才遠離了苦、享受到甜!鄧汝梅的家庭變化,是江西余江縣血吸蟲病流行區千百個家庭變化的縮影。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毛澤東看了這天的報紙,睡不著覺了。他「遙望南天,欣然命筆」,寫下了《七律·送瘟神》,感慨曾經「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而如今「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血吸蟲病的成功防治,為構建新的衛生醫療體系吹響了勝利的號角。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廣大人民的健康問題,為解決人民疾病叢生、缺醫少葯的嚴重局面,在「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四大方針的指導下,我國開始「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黨史回眸】送瘟神 - 天天要聞

到1966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增加到20.7萬個;省市級、地區級和縣級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都已建立;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亂、血吸蟲病、鼠疫、麻風病等疾病,或被滅絕,或得到了有效防治。

按照「城鄉兼顧、多種形式、合理分布」原則,我國城鄉綜合及專科醫院由1957年的4179所發展到1965年的42711所,衛生技術人員佔總人口的比例由1957年平均1.61‰增加到1965年的2.11‰。到1966年,全國城鄉衛生醫療網基本形成。

來源:共產黨員網

主編丨丁 曉 光

責編丨張 麗

編輯丨袁 浩 博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