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最離奇的說法,也是可能性最大的說法:成吉思汗亡於西夏王妃之手,當然是不是真被咬斷命根,很難講。
關於成吉思汗為何暴斃,有一種說法是:當初,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被俘,獻給成吉思汗。西夏王妃是個絕世美女,但同時也是個非常生猛的美女。
據說,性格剛烈、不甘受辱的王妃在陪寑當夜,借行房之機,將他的男根咬了,成吉思汗遂卒。西夏王妃自盡。
還有另一種傳說,說是西夏王妃在成吉思汗的酒中下毒,導致成吉思汗毒發身亡。
這兩種說法,在外蒙古中,流傳久遠。
但據《元史》記載,成吉思汗乃病卒:
「(公元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啥老徒之行宮。」
《元史》語焉不詳,令人產生猜測。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眾說紛紜,大致還有以下幾種說法。
據《元朝秘史》(卷十四):
「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於阿兒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墜馬跌傷,就於搠斡兒合惕地面下營。次日,也遂夫人對大王並眾官人說:『皇帝今夜好生髮熱,您可商量』。」
也就是說,成吉思汗在征討西夏國時,在一個叫阿兒不合的地方打獵。他的騎的馬,讓一匹野馬驚了,成吉思汗墜馬受傷,當夜發高燒,落下了病根。經醫救無效,卒,時年67歲。
時間節點也是發生在征討西夏期間。
又據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約翰·普蘭諾·加賓尼記載,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擊而亡。「在那裡卻有兇猛的雷擊和閃電,致使很多人死亡。」
但是,約翰·普蘭諾·加賓尼為葡萄牙人,出使中國的時間是公元1245-1247年,由教皇諾森四世派遣而來,此時,距成吉思汗亡已有18年,他這個記載估計也是道聽途說,是最不足採信的一個。
又《馬可·波羅遊記》,成吉思汗在進攻西夏時,圍攻太津,膝部中了毒箭。經救治無效,毒發身亡。
馬可·波羅是十三世紀義大利商人,1275年到達中國。其時已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他這個說法應當也是道聽途說。因為作為一個外國人,不可能掌握朝廷的如此重大的機密。
又據成書於清康熙年間《蒙古源流》記載,說成吉思汗是被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刺殺身亡。西夏王妃在陪寑首夜,用事先準備好的匕首,刺殺了放鬆警惕的成吉思汗。
1766年,蒙古喀爾喀部親王成袞扎布將此書手抄本進獻給乾隆皇帝。乾隆令人將其譯為滿、漢兩種文本,並題書名《飲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庫全書》。
據我推測,成吉思汗亡於西夏王妃之手,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當然是不是咬斷命根,那就很難講。即使是真的,史書也不可能記載。《蒙古源流》記載情節還比較詳細。而且,蒙古傳說中,成吉思汗也是因西夏王妃而卒。這個西夏王妃,在史書記載中和口耳相傳中,都同時出現,都同時指向她與成吉思汗駕崩有關。可見很不正常。
至於成吉思汗是墜馬或者中毒箭之說,可信度不高。成吉思汗打獵,場面一定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居然能衝出來一匹野馬,驚嚇了他,並且從此一病不起,可能性太小了。
至於攻取西夏國,成吉思汗更不可能親自上陣,導致中了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