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出生在隋王朝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父親都大將軍,封號「唐國公」;李淵的母親與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親姐妹。李淵幼年喪父,7歲便繼承了「唐國公」(所以後來將國號定為「唐」)的爵位。隋文帝建立隋後,十五歲的李淵被任命為貼身侍衛官,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唐高祖李淵
公元617年,隋煬帝派李淵到軍事重鎮太原去當留守 。李淵鎮壓農民起義立了不少戰功,但是,隋煬帝還是不信任他,派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雄做太原副留守來監視他。李淵為消除隋煬帝的猜忌,故意每天喝酒玩樂,麻痹隋煬帝。李淵性格屬於優柔寡斷型(從後來立太子時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搖擺,猶豫不決也可以驗證這一點),對反隋也是猶豫不決。
年輕時的李世民
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對形勢洞察更加深刻,即使李家不反朝廷,朝廷遲早要對他們下手,所以他就開始到處網羅人才,像劉文靜、裴寂等。為了讓李淵下決心,李世民突然發愁地對裴寂說: 「皇上把我們李家看作眼中釘、肉中刺, 真是朝不保夕啊!看來局勢早晚將有大變!我很想乘機干一番事業,只怕我父親不同意,您看怎麼辦呢?」裴寂和李淵的交情本來很深, 聽李世民的話說:「公子不必著急,我自有辦法。」原來當初隋煬帝北巡路過晉陽,修建了晉陽行宮,又從地方挑選了許多美女充實行宮,可是隋煬帝沒住幾天就走了,美女沒被臨幸幾次就得獨守宮房。宮監裴寂故意設酒宴款待李淵,席間裴寂不斷勸酒,李淵不多久就爛醉如泥。裴寂叫來了長年獨守空閨的張、尹兩位妃子,很順利地就把李淵扛上龍床,扒下衣服……一天,他請李淵喝酒,兩人喝得醉眼朦朧的時候,裴寂就說:「都是我害了您,我送您兩個宮女的 事,怕要傳出去了······」李淵大吃一驚,嚇得酒醒了一半。與妃子私通(給皇帝表弟戴了綠帽子),滅門之罪,這可如何是好!裴寂趕忙說:「二公子世民怕事情敗露,招來大禍,正在招兵買馬,網羅人才,我看先下手為強,起兵反隋,也許能成功。」李淵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說:「事已至此,也只好如此了。」李淵才下決心反隋。
李淵借著「鎮壓劉武周起義」的旗號,派李世民、劉文靜名正言順到各地招兵買馬,擴充隊伍;又派人去通知其他幾個在外地的兒子和女婿到太原會合,所部都由他的親信統率;李淵先下手幹掉了兩個隋煬帝的耳目。同年,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邁出了興唐滅隋的第一步。為消除背腹受敵的隱患,李淵派人出使突厥議和,表示願意永遠結為盟好,並希望共同出兵伐隋,這就消除了他揮師南下的後顧之憂,同時還得到了援兵,建立了統一戰線。不久,李淵便佔領了關中,攻下了長安。
結盟突厥
李淵攻入長安後,覺得自己當皇帝的時機還不太成熟, 便擁立隋煬帝孫子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封自己為唐王、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等要職。楊侑只有十三歲,實際權力掌握在李淵手中。
李淵有了權,進行了必要的封賞,然後開始報仇了,想殺與他有私仇的李靖,李世民便向父親李淵求情,免其一死,收羅到自己手下,李靖後來為李世民奪得皇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淵頒布了《約法十二條》,廢除隋朝一些不合理的法律, 深得長安百姓的擁戴。
隋煬帝自盡
這時的隋煬帝楊廣,仍然整天沉湎於酒色之中,根本不理朝政,在江都(今揚州市)設了一百多個宮室,每宮都住著成群美女,每天大擺酒宴,每天換一個宮,每次宴會有上千名嬪妃參加。李淵不斷發展勢力,時間久了,楊廣聽到一些風聲,似乎預感到隋朝江山不穩,他不是去想如何平定混亂局勢,而是想再往南走,遷都至丹陽(今南京),並派人開始修建丹陽宮,惹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隋煬帝的禁軍率先發難,衝進皇宮,宇文化及捉住楊廣,用絲帶勒死這個殺父害兄的皇帝-隋煬帝,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不久,李淵覺得時機成熟,便逼使小皇帝楊侑禪位。三十八年前,楊侑的祖父楊堅篡周,逼著小皇帝宇文闡禪位;三十八年後,李淵又逼使楊堅的孫子讓位,歷史有時驚人的相似(像司馬家族篡權曹魏,後被四大門閥士族篡權晉朝)。公元618年,李淵稱帝,改國號為唐,稱為唐高祖,定都長安。經過一段時間的東征西討,終於統一了天下,實現了中華民族第二次大融合(第一次秦漢,漢人出現),就連在國外,唐朝也極富盛名,不少國家至今依然存在唐人街,唐人也用來指代我們國人,這便是唐朝在世界上留下的影響力。
大唐盛世
唐朝時期開創了萬國來朝的鼎盛局面,向唐朝朝貢的國家多達300餘個,在疆域方面更是空前遼闊,鼎盛時期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通聖言而遍寰宇,導世界以趨大同。我是@草原風大,國學弘揚者,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分享國學經典和智慧,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