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賈寨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2025年05月12日16:30:30 歷史 3744

  中新社太原5月12日電 (記者 楊靜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對外發布山西陽城賈寨遺址發掘資料,該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出土圈足杯、玉環等遺物,是晉東南地區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與廟底溝二期文化交流互動的直接證據。

  賈寨遺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芹池鎮賈寨村,南臨蘆葦河,地形北高南低。蘆葦河支流西河穿村而過將整個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實為同一遺址。2021年3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與陽城縣博物館聯合對遺址進行勘查。

  賈寨村西遺址分布範圍東西約300米、南北約100米,遺址南部臨河斷崖上發現有文化層、灰坑和壕溝等遺迹。考古隊在當地民眾提供的線索指引下,於引水灌渠北部清理出一座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大型房址。

山西賈寨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 天天要聞
圖為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出土的圈足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該房址現存居室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東西長7.2米,南北寬3.5米至5.4米,殘存牆體高近20厘米。房址西南角出土一件灰白陶圈足杯,同類器形在大汶口文化分布區章丘焦家遺址、皖北的蕭縣金寨遺址都有發現,該類圈足杯年代距今約4700年左右。

  考古人員認為,賈寨遺址調查發現的房址f1,結構基本完整,是目前沁河中游及南太行區域發現的規模比較大的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房址。結合晉東南、晉西南地區考古發現,表明沁河流域及南太行區域是東方大汶口——龍山文化與晉西南,乃至晉西北——陝北地區文化交流的樞紐,這一發現為認識中原地區文明演化的動因和機制提供了全新視角。(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介入:一通得不償失的「騷操作」 - 天天要聞

美國介入:一通得不償失的「騷操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21日晚稱,美軍已「成功打擊」並「徹底清除」伊朗三處核設施。在以伊衝突延宕近十天後,在此問題上負有重要責任的美國不僅未能對衝突進行調停,反而公然違反國際法,不顧衝突升級和核泄漏、核污染的風險,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狂轟濫炸,不僅進一步推高了衝突升級乃至走向大規模戰爭的風險,也進一步導致...
羅素:假如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羅素:假如我是中國人

——「以一種聰明審慎的態度去採納西方的知識,中國一定能夠走進一個光明偉大的新時代。」 ——羅素寫給中國人看的文字,似乎應注重他們自己所能做的事,而不宜注重外國人應該怎樣幫助他們獲得外國提倡的那種行為,那是不中用的而且也是不應有的。因為一則易
張德芳:西北漢簡與絲綢之路信史研究 - 天天要聞

張德芳:西北漢簡與絲綢之路信史研究

作者:張德芳來源:《光明日報》(2025年3月17日 第14版)懸泉置遺址鳥瞰圖一般認為,「絲綢之路」的概念是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於1877年出版的德文著作《中國》第一卷中最早提出的。其定義是「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交通道路。」對這一定義,李希霍芬的學生阿爾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