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懇邀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觀感與參與感,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
1968年底的一天,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某公社的工人齊達榜,神色慌張地趕到公安局,說要舉報罪犯。
齊達榜年輕時做過土匪,鋃鐺入獄18年,剛剛刑滿獲釋。家鄉幹部寬容為懷,專門給安排了份趕大車的工作,讓他得以自食其力、回歸社會。
齊達榜對此感激涕零,下定決心拋棄過去的一切,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
不料,與一位故人的意外重逢,卻猛然勾起了那段不堪回憶。
一天工作時,齊達榜在路邊偶遇了一位老農。對方看似老實巴交、平平無奇,但透過那歲月刻滿的滄桑痕迹,齊達榜一眼便認出——這正是21年前,害死5名共產黨高級幹部的罪魁禍首。
狼狽為奸
抗戰年間,戰火紛飛,百業凋敝,民不聊生。
底層百姓們在飽受日寇蹂躪的同時,還時常遭到軍閥官僚的魚肉、欺凌,挨餓受凍、流離失所成為常態。
國難當頭,有人挺身而出,扛起保家衛國的重擔;有人在水深火熱之中,艱難求生。
當然,「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也有人會為了謀求私利不擇手段。漢奸走狗如此,土匪亦是如此。
齊達榜就屬於最後一種。因為世道艱難,他行差踏錯,淪落山頭當了土匪。跟著白金輝、於秀成兩位老大,整天干著欺男霸女、打家劫舍的勾當。
奈何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寇火速佔領北平後,便立馬劍指河北這個戰略重地,並於同年年底完成了在河北全境的布局。日本鬼子瘋狂掃蕩,挨家挨戶地燒殺搶掠,處處血流成河。
好不容易熬到抗戰勝利,解放戰爭又爆發了。戰火連年不休,百姓們連「苟且偷生」都成了奢望,哪裡還有油水留給土匪撈。
受此影響,齊達榜所在的土匪窩,日子其實也不好過。
直到1947年5月的一天,山寨里突然闖入了一群不速之客。烏泱泱有400多號人,還攜槍帶棒的全副武裝。
見此情景,齊達榜心裡一咯噔,以為對方是想黑吃黑,恐有一場惡戰。不料一番商談後,白金輝、於秀成竟不戰而降,宣布要加入這支隊伍。
面對這個莫名其妙地展開,齊達榜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他一個小嘍啰,還不是只有唯命是從。
稀里糊塗跟著上路以後,齊達榜才得知。這是一支來自棋盤山地區的民間武裝,頭頭叫做任芳伍。
他與隸屬於國民黨第93軍情報部門的30多名殘軍達成合作,打算一起去投奔附近的國民黨暫編22師。自家老大也是想著「背靠大樹好乘涼」,才決定加入。
總之,一行人就這麼朝著國民黨暫編22師駐紮的赤峰方向,快速行徑。
緊趕慢趕抵達赤峰縣柴胡欄子村附近,因為實在精疲力竭,大家決定原地休息整頓一會兒。任芳伍也趁著這個空當,帶著幾個人進村想找點水喝。
當下局勢敏感,什麼國軍、武裝部隊的身份,肯定不能擺在明面上。
任芳伍偽裝成難民,瞅見兩個老農正在路邊拾糞,便跑上前禮貌地問:「老鄉,我們是過來逃難的,口渴一路了,能不能施捨點水喝啊。」
由於任芳伍的笑容、語氣相當陳懇,附近的圍場又正巧在打仗。淳樸的老農便沒多做防備,直接帶著幾人回了村。
老農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會是引狼入室。
剛一進村,任芳伍就被鋪天蓋地的各色被子,搞得一頭霧水。5月又不是過年,天氣也算不上陽光明媚,怎麼家家戶戶都在曬被子呢?
出於好奇,任芳伍隨口問了一句。沒曾想,老農的回答猶如平地一聲雷,讓任芳伍驚喜交加。
「今天有代表團要來,在我們這休息一晚,大家提前把被子拿出來曬一曬,好接待首長啊。」
危險逼近
老農口中的代表團,指的其實是中共冀東代表團。
冀東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包含現今的唐山、秦皇島等地。其與熱河、遼西被統稱為「冀熱遼地區」。
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上,毛主席曾清楚指出:「有了東北四省,我們即有了勝利的基礎。」
毛主席
可見,物產豐富、交通發達、重工業基礎雄厚的東北,實乃兵家必爭之地。
相應的,作為由華北挺進東北的必經之路,冀熱遼地區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1945年10月抗戰剛剛勝利,中共中央就火速成立了冀熱遼分局,決定將其打造為搶佔東北的「橋頭堡」。
1946年10月,萬事俱備後,冀熱遼分局被改為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冀察熱遼分局,並於次年3月30日正式劃歸東北中央局領導,以此提升我軍在東北戰局中的優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了制定詳細計劃,同時鼓舞士氣,冀察熱遼分局在赤峰市林西縣召開了第一次黨代表會議。
自1947年4月2日起,整整40多天時間裡,冀東、熱東、熱河省政府等10個代表團,就全國及冀察熱遼區的鬥爭形勢進行了全面分析,並制定出詳細的戰略反攻計劃。
5月中旬黨代會順利落下帷幕。由於彼時冀東軍分區正準備發起灤東戰役,中共冀東代表團立即動身返程。長途跋涉好幾天,直到17日精疲力竭,才決定在柴胡欄子村休息一晚。
值得一提的是,黨代會召開期間,出於分秒必爭的考量,我軍在承德市發動了熱西戰役,隨之順利解放圍場縣。
而這裡恰巧就是任芳伍的老巢,他正是在此戰中被打得潰不成軍,才忙不迭帶著殘部出逃。
就這樣,陰差陽錯之下,同一個日子,同一個村子,代表團與任芳伍撞了個正著。
任芳伍出生於圍場縣一個地主家庭,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小小年紀就四處惹是生非、橫行霸道
儘管家人砸錢走後門,把任芳伍送進通州師範學院學習,後又給他安排了個校長職務。但任芳伍並沒有因此收斂分毫,反倒越發囂張狂妄、無法無天。
平日里驕奢淫逸、欺壓百姓就算了,抗戰爆發後,貪生怕死的任芳伍甚至做了漢奸,為日本鬼子鞍前馬後。
1946年,隨著國軍進攻冀熱遼解放區,開始大肆收編偽軍警憲特、武裝地主、土匪民團等反動勢力。任芳伍這根牆頭草,又迫不及待地倒向了國民黨。
作為曾經的大地主,因為「打土豪、分田地」等政策,任芳伍早已對共產黨恨之入骨。壓根不需要國民黨指示,他自掏腰包壯大隊伍、配備武裝,四處搜捕革命人士,頻頻對解放軍發動突襲。
而熱西戰役中,老巢被端的殘酷現實,更是讓任芳伍氣急敗壞。
所以,當5月17日這天,意外從老農口中聽說中共要來的消息後,任芳伍整個人瞬間熱血沸騰。
代表團!首長!這擺明就是共產黨的高級幹部。如果能吞下這條「大魚」,不僅能報復雪恨,還能當做一塊「敲門磚」,從國民黨那邊討份好差事。
灌滿水壺,佯裝淡定地走出村口,任芳伍立馬露出奸戾的笑容。他急匆匆趕回駐紮地,簡單交代來龍去脈後,便開始部署起偷襲行動。
慘案發生
前面提到過,此時冀東軍區正準備發動灤東戰役,急需武器彈藥的補充。所以,還沒等黨代會結束,冀東代表團的警衛排便先行一步,押運上面撥給的一萬多發子彈回了冀東。
此次黨代會,包括組織部長蘇林燕、政治部主任李中權、行署財政廳長王克如在內,冀東區一共來了13名黨代表。
李中權
為了保護冀東區核心幹部的安全,冀察熱遼軍區特意從二十二軍分區抽調了一支70多人的騎兵連,全程警衛護送。另外還有一支30餘人的步兵警衛排,貼身守衛。
17日黃昏時分,一行人抵達柴胡欄子村。由於該村子的南、北、西三面,均處於我黨我軍的控制範圍,僅有東面的赤峰縣被國軍93軍佔領。再加上柴胡欄子村實在太小,僅僅只有30多戶人家,無法容納所有人居住。
一番商討後,代表團決定將騎兵連安排到1750米之外的彩鳳營子村居住,以便警戒赤峰之敵。黨代表、警衛排和隨行工作人員,共計70餘人,則留在柴胡欄子村。
為了萬無一失,當晚蘇林燕還特意召開了臨時會議,安排人員輪班警衛,切不可鬆懈。
只可惜,他們萬萬沒有料想到,敵人竟誤打誤撞,提前潛伏在了防備範圍之內,危險已然逼近。
雖說偷襲通常發生在夜深人靜之時,這樣才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但面對極其擅長夜間作戰,且嚴密戒備的解放軍,任芳伍反倒沒敢輕舉妄動。他耐心躲在暗處,目不轉睛的觀察代表團的一舉一動,尋找可趁之機。
一夜過去,一切相安無事。
18日清晨5點左右,李中權如往常一樣早早醒來,開始巡視崗哨。這是他征戰10多年來養成的習慣,無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從未停止。
大概是潛意識使然,警衛員們都覺得,萬一真有敵人出現,必然會是赤峰方向過來的國軍,於是下意識集中在東面。
李中權沒有多說什麼,獨自一人邊散步,邊往另外三個方向走去。剛到南邊崗哨,李中權便看見不遠處有一大批人,正朝著這邊湧來。
還沒等他開口詢問「來者何人」,只聽「砰— 砰—」幾聲,哨兵就重重倒在了血泊之中。
見狀,李中權連忙往村裡撤。他臨危不亂,火速安排警衛員佔領屋頂等有利地形,展開全面反擊。
然而,我軍武器裝備太過短缺。警衛員們僅配備長槍,黨代表和其餘工作人員則只有小短槍,連手榴彈都屈指可數。
反觀敵人,仗著任芳伍的財力,以及國軍殘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裝備。他們竟抬出來一排迫擊炮和機關槍,齊刷刷瞄準柴胡欄子村,展開了瘋狂的轟炸與掃射。
面對敵攻我守的劣勢,以及過分懸殊的武器裝備,冀東代表團瞬間陷入絕境。
事實上,戰鬥打響之後,代表團接連派了兩撥戰士殊死突圍,去給騎兵連送信。
不料,騎兵連誤以為代表團遭到國軍主力部隊襲擊。心生畏懼的連長,自以為代表團凶多吉少,自己趕去增援也是白白送死。為了減少損失,他直接帶隊撤離到了彩鳳營子村北面的牛頭山上。
哪怕第二批人好不容易找到他們,說明情況,連長都以「沒有上級指示」為由,果斷拒絕了增援。
甚至於,騎兵連真就徑直回了二十二軍分區駐地,打算先向上級彙報冀東代表團遇襲之事,再聽指揮。
該騎兵連此等貪生怕死的行為,直接導致冀東代表團錯過了最佳自救時間。
戰至上午9點,已經有200多名敵人攻進了柴胡欄子村,情況越發危及。
此時,不明情況的代表團還以為,只要再堅持一會兒,便能等到騎兵連的支援。所有人集中到一個院子里,咬牙殊死抵抗。同時開始燒毀全部文件和密電碼,以防黨的機密落入敵人之手。
直到被團團圍困在幾間屋子裡,敵人已經挖開房頂,朝屋裡扔進火把。被逼入絕路的代表團,才不得已自行突圍。
屋內燃著熊熊大火,屋外是數不清的敵人嚴陣以待。此時突兀,無疑等同於羊入虎口。
果不其然,十五軍分區副政委王平民,剛衝出大門就中彈犧牲。代表團主任蘇林燕,同樣突圍失敗,英雄血濺當場。
彈藥耗空的王克如與冀光(十五地委宣傳部長),寧死不當俘虜,均將最後一顆子彈打向自己,壯烈犧牲。
再加上十二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胡里光,這場殘酷血戰之中,中共中央足足失去了5名高級幹部。另外還有17人犧牲。
這也是整個解放戰爭中,我黨我軍犧牲高級幹部最多的一戰。
倘若不是二十二軍分區警備二團騎兵、熱中分區騎兵和赤西縣騎兵大隊聽聞消息,從四面八方匆匆趕來救援,冀東代表團說不定會全軍覆沒。
此戰的消息傳開以後,毛主席大為震怒,他當即下令槍斃那名騎兵連連長,同時出兵將匪徒除惡務盡。
很快,在冀察熱遼中央分局和軍區的部署下,熱北、熱西兩騎兵團雙雙出動,一連殲滅500多人,將任芳伍匪部連根拔起。齊達榜正是在此期間,被逮捕入獄的。
只可惜「禍害遺千年」,小嘍啰們被一網打盡,任芳伍這個罪魁禍首卻神不知鬼不覺的逃脫了。
自知死罪難逃的任芳伍,終於不敢再囂張橫行。他改名換姓、躲進深山,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隱居生活。
直到解放戰爭結束,新中國成立。任芳伍才小心翼翼潛回家鄉圍場縣,在農場找了個工作。此後10多年間,他始終低調行事、兢兢業業,還憑藉出色的工作多次受到組織嘉獎。
倘若不是洗心革面的齊達榜,偶然撞見並認出他,任芳伍或許真就會這麼平凡度日、安享晚年,直至壽終正寢。
萬幸,正義雖遲但到。齊達榜及時向公安舉報了任芳伍,並揭露了他的黑暗過往。
1970年3月24日,72歲的任芳伍在廣大民眾的注視之下,被執行槍決,結束了他惡貫滿盈的一生。
時隔23年,長眠於柴胡欄子烈士陵園的22位烈士,終於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