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事件

2022年10月14日23:02:46 歷史 1868

中國歷史很長,上下五千年,但有一些歷史事件是起關鍵作用的。歷史上就有八大事變,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1.玄武門事件

唐太宗李世民


歷史上的大事件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事變被排在了第一,因為它是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武力奪嫡並成功上位的事變。


唐朝建立後,秦王李世民不甘現狀,在皇城玄武門附近發動了事變,殺死當朝太子李建成,並逼迫自己的父親也就是李淵退位稱太上皇,從而自己登基,親手開創了萬邦來朝、八方來賀的大唐盛世,史稱「貞觀之治」。


李世民對內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對外開疆拓土,施行民族融合的友好政策,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後世尊為一代有為明君。


2.神龍政變


歷史上的大事件 - 天天要聞

神龍武則天的年號,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是武則天人生的最後一年。太子李顯在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的支持下發動兵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光復唐朝。


武則天原為的唐太宗妃子,唐太宗死後入感業寺為尼。後來唐高宗李治去感業寺敬香,與武則天重逢並接回宮中。通過一系列手段,武則天於公元690年改唐為周,在洛陽即位,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統治時間達半個多世紀。


神龍政變後,朝綱重歸於李唐,武則天同年去世,以唐高宗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朝國祚得以延綿,至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之治,唐朝國力達到頂峰。


3.陳橋兵變


歷史上的大事件 - 天天要聞

公元960年,北周將領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屬下密謀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脅迫周恭帝禪位,改國號為「宋」,定都開封。


趙匡胤後又通過「杯酒釋兵權」,以和平的方式取得了大臣的兵權。趙匡胤死後,立下三條訓誡,其一保全柴氏子孫,因為政權是從柴氏取得。其二,不殺士大夫。其三,不加農田之賦。


宋朝是對知識分子或者說士大夫最仁慈寬厚的朝代,即時上書言事有過,也不至於殺頭,最多就是貶嫡流放。終有宋一朝,市民精神最為開放,社會物質文化也達到歷史最高峰。


4.靖康之難


歷史上的大事件 - 天天要聞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押解北上,北宋滅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繼承大宋皇位,後遷都臨安府(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靖難南渡是中原政權少數幾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擠出核心地區,上一次是「八王之亂」造成「五胡亂華」,晉人衣冠南渡,而下一次是南明渡江,困於一方。


靖康之難後,金國和南宋實力此消彼長,均無力吞沒對方,最終於秦嶺淮河一線達成和議。直至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宋末帝趙昺隨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滅亡,享國一百五十三年,兩宋國祚計三百一十九年。


5.靖難之變


公元1398年,即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逝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一上位就著手削藩。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先發制人,於1399年到1402年,發動奪位戰爭,最終打敗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稱明成祖。建文帝在戰亂中去向成謎。靖難之役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從北到南最終完成統一的戰爭。


中國歷史上的皇權即位,父終嫡接為正統,次子即位有之,兄終弟即有之,但叔侄相爭,只此靖難一例。


6.土木堡之變


公元1449年,即明朝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被俘,大臣于謙力主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次年改元景泰


于謙堅守京師,並詔令各地武裝力量至京勤王,並大敗瓦剌大軍,避免了南宋南渡滅亡的悲劇重演,延續大明國祚100多年。


後明英宗複位,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於西苑。朱祁鈺隨即去世,享年三十,成為唯一沒有葬入明十三陵的明朝皇帝。于謙亦被殺害。


7.辛酉政變


公元1861年,咸豐帝病死於熱河,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政變打敗「八大顧命大臣,執掌清朝大權,至1908逝世,統治中國時間達47年之久。


同治、光緒兩朝,基本以慈禧為尊。儘管有以曾國藩為首的中興四大名臣苦苦支撐,辦洋務,開商阜,但「同治中興」也只是大清帝國的迴光返照而已。


內亂如太平天國、義和拳名,外禍如鴉片戰爭,甲午戰爭,雖然沒有完全顛覆清朝統治,但也極大動搖了清朝的根基。終晚清七十年,都與辛酉政變有著關聯。


8.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本炮製盧溝橋事變,由此成為全面抗戰的起點。


早在1931年9.18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就已經開始了。中國人民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全部投入到這場反對侵略的正義之戰中來。


一十四年的浴血奮戰,眾志成城,最終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七七事變也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而載入中華民族多難興邦的奮鬥復興史。


原以為歷史會按部就班地發展,但歷史弔詭之處就在於,歷史也會在某一個事件段打破常規,推動事情向硬幣的另外一面發展。也正因為歷史沒有如果,所以避免歷史重演的辦法就是「哀而鑒之不復後人之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張寶通:新陝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自貿試驗區 - 天天要聞

張寶通:新陝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自貿試驗區

在陸權時代商貿大通道在陸地上,以絲綢之路為代表,國際化大都市在內陸,以漢唐長安為代表。在海權時代商貿大通道在海上,國際化大都市在沿海。現在進入海權陸權並立的時代,國家提出「一帶一路」,要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
宋王朝全面推行新法:熙寧改革的歷史背景與深遠影響 - 天天要聞

宋王朝全面推行新法:熙寧改革的歷史背景與深遠影響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以其經濟繁榮、文化燦爛和政治制度創新而聞名。在這一時期,尤其是在宋神宗時期,國家面臨著內外壓力,改革的呼聲愈發強烈。熙寧四年(1071年),宋王朝開始全面推行新法,標誌著中國古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
沙和尚原來是什麼身份 - 天天要聞

沙和尚原來是什麼身份

根據小說《西遊記》的記載,沙和尚原來是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被玉帝貶下凡間,在流沙河為妖,甚至還要派遣飛劍去刺他!根據當代文學家對小說《西遊記》的研究,沙悟凈的捲簾大將是屬於玉皇大帝的貼身保鏢,執掌玉皇大帝的貼身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 天天要聞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在《紅樓夢》構建的那個繁華與衰落交織的世界裡,薛家,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經以皇商身份坐擁巨富,其財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商業家族卻逐漸走向了衰敗,從富可敵國的皇商淪為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