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2025年05月24日01:32:06 歷史 1411

前言:1907年,一位名叫 西德尼·甘博 美國社會學家,代表哈佛大學前往中國進行社會調查。他用了近半年時間月在冀、魯、豫、陝、晉等省考察文物古迹,並拍攝了大批照片,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西德尼·甘博在開封

1984年,也就是甘博逝世16年後,他的女兒在鞋盒裡發現了父親在華期間拍攝的照片,隨後這些照片便被交給杜克大學圖書館完成數字化並公開展,本期為大家展示的成都老照片就出自於此。(原黑白已被修復上色)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龍亭

這座承載著千年王朝記憶的建築群,前身為唐代永平軍節度使衙署,五代時成為後梁後晉等王朝的皇宮,北宋時作為皇城核心,是帝王臨朝與祭祀的聖地。

照片中,龍亭大殿的重檐歇山頂依然巍峨,檐角銅鈴隨風輕響,台基上的蟠龍浮雕雖已斑駁,卻難掩昔日皇家氣象!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破敗的城樓和城牆

鏡頭裡的開封城樓與城牆,如同一位傷痕纍纍的老者,默默矗立在時代的風煙中。

現存城牆雖為清代在北宋外城基礎上重修,但其基址可追溯至唐代汴州城,曾見證 「汴京百萬家,盡仰石炭火」 的繁華。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鐵塔

鏡頭中的開封鐵塔並非鋼鐵鑄就,而是一座八角十三層的琉璃磚塔,因表面赭色琉璃磚近似鐵色得名。

該塔建於北宋皇祐元年(1049 年)的它,歷經 37 次地震、18 次水患仍巍然屹立,堪稱 「天下第一塔」。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南門外的獨輪車

照片中這名乘坐獨輪車的女子穿著不俗,想必是哪家大戶人家的少奶奶。推著獨輪車的這名男子穿著破舊,想必是她家的傭人。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府大相國寺

唐延和元年(712 年),唐睿宗李旦為紀念自己由相王即位,賜名 「大相國寺」,從此與皇室結下不解之緣。北宋時期,大相國寺迎來巔峰: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此祈福,宋太宗趙光義親題匾額,使其成為 「皇家寺院」,享有 「百寺之首」 的尊榮。

此時的大相國寺不僅是佛教中心,更承擔著國家慶典、外交接待等功能 —— 天竺僧人在此譯經,日本使節在此朝拜,西域商人在此駐足,成為絲綢之路東端的文化樞紐。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大相國寺 羅漢堂細節

作為寺內最具特色的配殿,羅漢堂採用歇山頂式建築,屋檐微微上翹,形成優美的曲線,檐角高挑如飛鳥展翅,既符合傳統木構建築的力學原理,又暗合佛教 「超凡脫俗」 的意境。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纏足的老婦

大相國寺門口的婦女,他們纏足的小腳被粗布層層包裹,腳踝處的勒痕清晰可見,成為封建禮教最直觀的實物註腳。

纏足始於北宋,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當時的女性從四五歲起便用布帛緊纏雙足,使腳骨變形彎曲,形成 「三寸金蓮」。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殘破荒涼的王旦墓

北宋名相王旦的墓園在 1907 年已淪為一片廢墟,墓冢坍塌大半,石羊石虎倒卧在荒草叢中。

王旦歷仕真宗朝,輔政十八年,臨終前叮囑 「薄葬,勿修垣屋」,如今墓園的殘破恰合其遺願。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府府衙

開封府府衙的儀門緊閉,門前石獅半掩於荒草之中,卻仍能從 「開封府」 匾額的斑駁中感受到一絲威嚴。

這裡曾是包拯 「晝斷陽、夜斷陰」 的傳奇舞台,北宋時稱 「南衙」,掌管京畿地區的刑獄與政務。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府鼓樓

鼓樓的飛檐在 1907 年的天空下顯得格外蒼涼,「聲震天中」 的匾額已褪色斑駁,唯有樓下的市井喧囂依舊。

這座明代建築曾是全城的報時中心,每日 「晨鐘暮鼓」,鼓聲可傳十里,鼎盛時鼓樓上放置著巨型更鼓,由專人按時敲擊。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民間鬥雞

開封的民間鬥雞會在 1907 年的鏡頭裡熱鬧非凡,兩隻雄雞正展開激烈啄斗,周圍觀者或吶喊助威,或屏息凝視,氣氛緊張如戰場。

鬥雞習俗在開封起源於北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 「博雞」 活動,到清代已成為百姓節慶時的重要娛樂。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鬥雞會參賽者

正對甘博鏡頭的參賽者們,身著粗布衣衫,腰間別著汗巾,手中的雄雞卻昂首挺胸,目光如炬,盡顯 「戰鬥」 姿態。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府東嶽廟

東嶽廟的朱漆大門在 1907 年的照片中已褪色斑駁,門楣上 「東嶽大帝」 的匾額鎏金剝落,卻仍有信徒絡繹不絕地走進廟門。

這座供奉泰山神的廟宇,始建於北宋,是百姓祈求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的精神寄託。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猶太人的石碑

刻於明代的《重建清真寺記》石碑,靜靜矗立在開封猶太會堂遺址旁,碑文用漢字記錄著一個特殊群體的歷史:「宋孝宗隆興元年,有猶太教民遠涉波斯,來抵東京,進貢西洋布,帝嘉其誠,敕建清真寺。」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府二曾祠

這座為紀念曾國藩曾國荃兄弟而建的祠堂,是晚清 「湘派」 勢力在河南的象徵。祠堂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建築風格融合了江南園林的精巧與北方院落的開闊,假山、池水、迴廊一應俱全。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河南貢院號房

河南貢院的號房在 1907 年的照片中排列如整齊的棋盤,每間狹小的木屋僅能容一人蜷坐。

貢院始建於北宋,明清時成為河南鄉試的場所,至 1907 年,科舉制度已廢除三年,號房卻仍保持著考試時的模樣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開封繁塔

繁塔在 1907 年的鏡頭裡顯得格外孤傲,三層塔身矗立在空曠的原野上,看似 「未完工」 的殘缺,實則是歷史的饋贈。

這座北宋開寶七年建成的佛塔,原高九層,元代遭雷擊損毀,明代重修時僅存底部三層,卻因禍得福,成為國內少有的 「半截塔」 奇觀。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未知牌坊

由於這張照片沒有任何標註,筆者在撰寫文章時查閱了大量資料也沒有看出這是何處的牌坊,或許早已拆除了吧,如果有知道的觀眾老爺,不妨在評論區交流一下!

1907年,美國社會學家拍攝的開封,100多年前的開封竟如此發達! - 天天要聞

▲孩童

婦人懷中攥著糖葫蘆的兩歲孩童望向路人的懵懂目光,與古城飛檐下的風鈴聲、市井吆喝聲交織,在時光長河中定格成一幕跨越世紀的溫情剪影。


寫在最後:1907 年的開封老照片,是時光贈予我們的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往百年前古城的大門。這些泛黃的影像里,有王朝的背影、市井的煙火,也有苦難與堅韌。

如果你對某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或歷史細節感興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穿越時光,細品古都的千年韻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宋王朝全面推行新法:熙寧改革的歷史背景與深遠影響 - 天天要聞

宋王朝全面推行新法:熙寧改革的歷史背景與深遠影響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以其經濟繁榮、文化燦爛和政治制度創新而聞名。在這一時期,尤其是在宋神宗時期,國家面臨著內外壓力,改革的呼聲愈發強烈。熙寧四年(1071年),宋王朝開始全面推行新法,標誌著中國古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
沙和尚原來是什麼身份 - 天天要聞

沙和尚原來是什麼身份

根據小說《西遊記》的記載,沙和尚原來是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被玉帝貶下凡間,在流沙河為妖,甚至還要派遣飛劍去刺他!根據當代文學家對小說《西遊記》的研究,沙悟凈的捲簾大將是屬於玉皇大帝的貼身保鏢,執掌玉皇大帝的貼身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 天天要聞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在《紅樓夢》構建的那個繁華與衰落交織的世界裡,薛家,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經以皇商身份坐擁巨富,其財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商業家族卻逐漸走向了衰敗,從富可敵國的皇商淪為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