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選》有句顛覆認知的話,你認為是哪句話?

2025年05月21日12:12:03 歷史 1833

你以為「鬥爭」是為了「贏」?錯,《毛選》有句顛覆認知的話,他是這樣說的:「鬥爭是真正實現團結的手段,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而最頂級的鬥爭,是能夠團結你的敵人,能夠把你的敵人,變成你的朋友。」


《毛選》有句顛覆認知的話,你認為是哪句話? - 天天要聞


《毛選》有句顛覆認知的話,你認為是哪句話? - 天天要聞


《毛選》有句顛覆認知的話,你認為是哪句話? - 天天要聞


《毛選》有句顛覆認知的話,你認為是哪句話? - 天天要聞

領導者,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毛選》: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積一百零九年(從1840年到1948年8月)的經驗,積幾百次大小鬥爭的經驗,軍事的和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經驗,方才獲得今天這樣的基本上的成功。這就是精神條件,沒有這個精神條件,革命是不能勝利的。


「鬥爭」這兩個字,我不知道是不是《毛澤東選集》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但「鬥爭精神」卻是深入毛澤東骨髓的一件事情。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在家與父親「鬥爭」。


在《毛澤東自述》一書中,毛澤東說:我家分成兩『黨』。一個就是我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由我、我母親和弟弟組成。有時甚至於連僱工們也包括在內。可是在反對黨的『統一戰線』內部,存在著意見分歧。我母親主張間接打擊的政策。她批評了任何公開動感情和公開反抗執政黨的企圖,說這不是中國人的做法。


在我們家裡,辯證的鬥爭不斷地發展著......當我用公開反抗的辦法來保衛自己的權利的時候,我父親就軟了下來;可是如果我保持溫順的態度,他只會更多地打罵我。


二、組織「驅張運動」。


在《毛澤東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張敬堯是皖系軍閥,主政湘事期間,作惡多端。如:縱兵劫搶,濫發紙幣,盜押礦產,強種鴉片,鉗制輿論,勒索軍餉,偽造選舉等等,五四運動爆發後,始終敵視湖南人民的愛國運動。「張毒不除,湖南無望」,湖南人民從心底發出了反抗的呼聲。


於是,毛澤東就躬身入局,親手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驅張運動」。這是毛澤東獨當一面發動起來的第一次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政治運動。他以小學教師的身份成為這場驅張運動的主要領導人。


三、組織武裝鬥爭。


毛澤東說:「有了共產黨以後,就進行了革命戰爭。那也不是我們要打,是帝國主義、國民黨要打。一九二一年,中國成立了共產黨,我就變成了共產黨員了。那時候,我們也沒有準備打仗。我是一個知識分子,當一個小學教員,也沒學過軍事,怎麼知道打仗呢?就是由於國民黨搞白色恐怖,把工會、農會都打掉了,把五萬共產黨員殺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們才拿起槍來,上山打游擊。」他又說:「他要打,我就打。這個方法就是從反動派那裡學來的。我們就是從蔣介石那裡學來的。蔣介石打我,我就打他。他可以打我,難道我就不能打他呀?」


以上僅舉幾例,事實數不勝數。


所以,我們說毛澤東具有強烈的鬥爭意識,一生秉持鬥爭哲學。鬥爭哲學成為他的性格、他的思想的一部分。

他說:如果讓我開船,我就喜歡在這險要的地方開。一潭死水好,還是不盡長江滾滾來好?我看還是不盡長江滾滾來好,人的生活平平淡淡沒有什麼意思。


毛澤東的鬥爭哲學,成為一種影響力巨大的觀念,激發了階級仇恨,凝聚了戰鬥意志,不僅為中國共產黨戰勝困難、戰勝敵人,奪取政權、鞏固政權提供了強大武器,也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的精神氣質。當然,毛澤東主張鬥爭哲學並不是只講鬥爭不講統一的。


他也說過:「又團結又鬥爭和以鬥爭求團結」、「鬥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鬥爭的目的」、「又團結,又鬥爭,以鬥爭之手段,達團結之目的」。所以,我們必須辯證地看待這種「鬥爭精神」。


那麼,這種「鬥爭精神」對於我們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呢?


第一、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切必須由鬥爭得來。


現有我們身處的社會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變化太快,紅海太多,好人太少。尤其是這後面三個字。


吳起如何?商鞅如何?白起如何?《資治通鑒》告訴我們:能耐再大,小心背後。


第二、鬥爭要有方法,不能只憑藉一己之興緻。


毛澤東之所以能夠帶領中國最終走向勝利,是因為有三件法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與黨的領導。三者缺一不可。


統一戰線是什麼?


統一戰線就是政治,就是要把支持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


武裝鬥爭是什麼?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必須拿起營銷武器或數字化思維,去創造客戶贏得客戶,快速長期佔領市場才行。


黨的領導是什麼?


要跟對人,跟對公司,跟對行業,跟對趨勢。


第三、鬥爭僅僅是方法,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喬布斯: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所以,一切鬥爭精神與鬥爭方法只是「術」,你自己的「道」是什麼要才是關鍵!你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是什麼?你自己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你自己對於求什麼舍什麼的選擇是什麼?成為自己,而不是別人眼光的自己,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總之,就像毛澤東在《機關槍和迫擊炮的來歷及其他》中說的那樣:按照唯物辯證法,矛盾和鬥爭是永遠的,否則不成其為世界。資產階級的政治家說,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哲學。一點也不錯。不過,鬥爭形式,依時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罷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 天天要聞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國民黨政權徹底失去了大陸的控制權,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跟隨蔣介石撤往台灣。那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個島嶼會成為他們後半生的舞台,更沒想到,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將領,到了晚年卻過得那麼艱難。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 天天要聞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根據《大橋徐氏族譜》記載,景孺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橋徐氏徐達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親是雍正元年恩科舉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進士景考祥,表兄則是乾隆年間進士、候選知縣景鴻賓。
在良渚老街,與宋代的月重逢 - 天天要聞

在良渚老街,與宋代的月重逢

潮新聞客戶端 高堅 暮色初垂時,良渚老街悄然披上一層流動的琥珀紗衣。三孔石拱的折桂橋枕著千年良渚港,四尊石獅望柱在暖黃壁燈下褪去日間風霜,輪廓被鍍成溫潤的剪影,彷彿凝望河面的古老守望者。橋....
從「對食」到「菜戶」,古代太監宮女的別樣愛情故事 - 天天要聞

從「對食」到「菜戶」,古代太監宮女的別樣愛情故事

在古代宮廷那紅牆黃瓦、巍峨壯麗的表象之下,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太監與宮女,作為宮廷中龐大的服務群體,他們的生活本應是單調而乏味的,每日忙碌於伺候皇室成員,在深宮中度過漫長而孤寂的歲月。然而,在這看似冰冷、等級森嚴的宮廷里,卻滋生出了一
朱熹:一位「古代網紅」的哲學人生 - 天天要聞

朱熹:一位「古代網紅」的哲學人生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名人如星辰般閃耀,其中有一位既是哲學家又是教育家的傳奇人物,他就是朱熹。沒錯,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位「古代網紅」,不僅因其思想深邃,更因其個性鮮明,頗具幽默感,簡直是古代的「網路紅人」!一、初出茅廬,學海無涯朱熹出生
70後趙峰已出任海南省政府黨組成員;太平人壽領導班子變動頻頻… - 天天要聞

70後趙峰已出任海南省政府黨組成員;太平人壽領導班子變動頻頻…

據「海南日報」消息,5月20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海南「清涼城市」建設相關工作。省政府黨組成員趙峰,省政府秘書長符宣朝參加會議。這意味著,國壽出身的保險老將趙峰現已赴任海南。趙峰1972年6月生人,擔任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香港)和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任太平金融服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