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吳行動難突破,藍營里長不甩藍營紀律支持吳沛憶,朱立倫怒斥!

2025年05月24日01:12:03 歷史 1396

2025年5月24日——在全台大罷藍委的壓力下,國民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針對民進黨立委吳沛憶的罷免行動。在藍營內部的強烈分歧和基層的反叛態度下,朱立倫的嚴厲指令似乎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加劇了藍營內部的裂痕。儘管國民黨全力發動反罷免行動,尤其在中正萬華選區集中特攻吳沛憶,但一些地方黨內人士的反叛行為引發了黨內高層的強烈不滿。

罷吳行動難突破,藍營里長不甩藍營紀律支持吳沛憶,朱立倫怒斥! - 天天要聞

面對國民黨的罷免壓力,她不僅積極走訪基層,還獲得了包括藍營里長在內的部分支持

藍營內部分歧,基層不聽話

國民黨內部最近掀起了強烈的風波,尤其是在罷免吳沛憶的過程中。吳沛憶是民進黨在中正萬華選區的現任立委,面對國民黨的罷免壓力,她不僅積極走訪基層,還獲得了包括藍營里長在內的部分支持。然而,朱立倫下令要求全黨團結,特別是要黨籍里長遠離吳沛憶,避免同台與其合影或參與活動,旨在集中火力推動罷免行動。

罷吳行動難突破,藍營里長不甩藍營紀律支持吳沛憶,朱立倫怒斥! - 天天要聞

國民黨北市議員郭昭巖與吳沛憶一起出席惜食活動,方荷生等里長也不顧藍營紀律,支持吳沛憶

然而,這一命令卻沒有得到完全的執行,甚至一些藍營基層力量公開與吳沛憶同框,並為她拍攝文宣,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為其站台。例如,國民黨北市議員郭昭巖與吳沛憶一起出席惜食活動,方荷生等里長也不顧藍營紀律,公開亮相支持吳沛憶。這一系列事件讓朱立倫憤怒不已,藍營內部的忠誠度和紀律性再次遭遇考驗。

罷吳行動難突破,藍營里長不甩藍營紀律支持吳沛憶,朱立倫怒斥! - 天天要聞

鍾小平表示,黨內人員的不合作行為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

黨內紀律再度引發爭議

為了統一戰線,李明璇等國民黨發言人多次出面表態,要求黨內加強紀律,並對支持吳沛憶的里長進行批評。儘管如此,部分里長仍然堅持與吳沛憶站在一起,認為這種支持是出於對選民的責任和對吳沛憶個人的認可。

這些行為不僅令黨內高層失望,更使得「罷吳」行動的推進變得更加困難。據藍營台北市議員鍾小平表示,黨內人員的不合作行為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他甚至提出應當動用紀律,嚴懲這些不聽從指令的里長和議員。他指出:「這不僅是對紀律的違抗,更是對藍營團結的背叛。如果任由這些行為蔓延,未來國民黨在選舉中將陷入困境。」

罷吳行動難突破,藍營里長不甩藍營紀律支持吳沛憶,朱立倫怒斥! - 天天要聞

方荷生等里長也不顧藍營紀律,公開亮相支持吳沛憶。

鍾小平還指出,藍營內部的紀律鬆懈可能會影響到更大的選舉,尤其是2026年台北市長選舉的連任問題。他強調,雖然服務工作應該不分藍綠,但涉及藍營的重大政策和戰略時,全黨必須保持一致,才能抵擋住民進黨不斷擴展影響力的步伐。

罷免行動效果難測,藍營陷入困境

目前,國民黨正在全力推進吳沛憶的罷免行動,藍營表示要通過集結選民的力量,推動「選民本人簽名」的方式,爭取更多的支持。然而,實際操作中卻遇到不少困難。一方面,罷免吳沛憶的聯署進展緩慢,儘管國民黨方面表示已收到大量聯署書,但仍遠未達到所需的門檻,聯署數仍然不穩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里長表示,儘管有較大壓力,但聯署活動的推廣並不順利,尤其是在選民集中區域,簽名的動員工作進展艱難。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則表示,雖然遭遇很大的壓力,但她依然堅持走訪基層,努力提升支持度,並表示將積極進行與選民的溝通,以應對來自藍營的挑戰。吳沛憶認為,雖然國民黨的罷免行動有一定的影響,但她相信民眾最終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藍營恐失去內外支持,危機四伏

在藍營內部的不斷內訌和外部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國民黨的罷免行動能否成功仍然充滿不確定性。朱立倫和黨內高層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不僅要應對民進黨的強力反擊,還要解決藍營內部「叛變」的問題。如何保持黨內的團結,爭取選民的支持,將是接下來幾周中,國民黨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儘管如此,藍營內部的反叛和內訌仍然是當前最大的隱憂。朱立倫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藍營內部資源,並採取更有力的措施約束紀律,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選舉風險。國民黨能否成功推翻吳沛憶,是否能在未來的選舉中找到出路,依然懸而未決。

總的來說,國民黨在推動罷免吳沛憶的過程中,面臨著內外夾擊的局面,內部的分歧、里長的不聽話以及基層的支持不力,令整個罷免行動充滿變數。如何應對內部的不和與外部的壓力,成為當前朱立倫與國民黨需要直面的問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郭沫若為黃繼光紀念館題詞修改佳話 - 天天要聞

郭沫若為黃繼光紀念館題詞修改佳話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郭沫若無論是作詩,還是寫劇本,常常是「妙思泉涌,奔赴筆下」。就是這麼一位才子詩人、文壇巨擘,也是非常重視修改的。他寫《孔雀膽》「雖然只費了五天,但改卻費了二十天以上」(《〈孔雀膽〉的潤色》);寫《蔡文姬》「費了七天工夫。
蕭軍《延安日記》里那個「小氣鬼」,果然後來成了叛徒 - 天天要聞

蕭軍《延安日記》里那個「小氣鬼」,果然後來成了叛徒

1940年6月15日,蕭軍第二次來到延安。第一次是兩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暫停留,而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蕭軍一家隨「魯藝」前往東北解放區,告別了延安和中共中央。這六年時間,是蕭軍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
他不是將軍,卻被毛主席銘記!張思德的偉大,你讀懂了嗎? - 天天要聞

他不是將軍,卻被毛主席銘記!張思德的偉大,你讀懂了嗎?

有人曾問:什麼才叫做「為人民服務」?是一句響亮的口號,還是一輩子踐行的信念?是站在聚光燈下的高談闊論,還是在沉默寡言中默默托舉歲月的重量?1944年,一個29歲的年輕人倒在了塌陷的窯洞里,他的名字,叫張思德。他不是將軍,沒有顯赫的戰績;他只
禁酒令:千年智慧與現代治理的交響 - 天天要聞

禁酒令:千年智慧與現代治理的交響

"酒池肉林"的奢靡最終葬送了商紂王的江山,"杯酒釋兵權"的智慧成就了宋太祖的基業。中國歷史上,酒既是文化載體,也是政治工具。當"史上最嚴禁酒令"以雷霆之勢出台,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項紀律規定,更是中華文明對飲酒問題深刻認知的現代延續。
賴清德辦公室召集安全事務簡報  國民黨不參加 - 天天要聞

賴清德辦公室召集安全事務簡報 國民黨不參加

賴清德當局辦公室邀請在野黨主席6月18日參加安全事務簡報,不過雙方在程序上的溝通出現分歧,尤其是賴清德辦公室堅持全程閉門會議,這讓在野黨無法接受。在民眾黨宣布不出席後,國民黨也宣布18日將不出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朝野」和解的關鍵鑰匙在賴清德手上,用最大的智慧化解「大罷免」才是「朝野」對話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