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 姜聖階:為祖國和人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

2022年06月28日23:13:24 歷史 1905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 姜聖階:為祖國和人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 - 天天要聞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 姜聖階:為祖國和人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 - 天天要聞


SCIENCE

姜聖階

黑龍江林甸縣人,化學工程專家、核工程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6年,姜聖階畢業於河北工業學院機電系;1950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後,姜聖階在主持永利寧廠的改擴建過程中完成了百餘項技術革新;20世紀60年代領導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大型軍用生產反應堆、核燃料後處理廠,對後處理工藝流程進行了兩項革新,使中國鈈生產技術達到先進水平。20世紀80年代組建國家核安全局,為建立中國核安全監督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曾獲1956年國務院特別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家發明獎二等獎,並曾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科學成就

姜聖階作為我國著名的化學工程專家、核工程技術專家,為我國研製「兩彈」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他也是和平開發核能、發展核電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為建立中國核安全管理體系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


姜聖階:為祖國和人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

「我不可能留在美國」


1915年11月14日,姜聖階出生於黑龍江省林甸縣范家屯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因家境貧寒,姜聖階在高小畢業後便進入師範學校就讀,他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名列前茅。為了爭取更好的學習機會,他離開家鄉,赴北京、天津求學,並於1931年考入河北工業學院機電系。

1936年,愛國科學家侯德榜創辦的永利公司正好招聘大學生,大學畢業的姜聖階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脫穎而出,成功被永利公司南京分廠——永利寧廠錄用。1937年南京淪陷,姜聖階跟隨侯德榜途經湖南,最後留在四川樂山的永利川廠工作。在此期間,姜聖階接觸到了很多有留學經歷的技術人員,也萌生了出國留學學習先進技術的想法。他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準備一有機會就全力爭取。

抗戰勝利後,侯德榜從永利公司選派包括姜聖階在內的5人赴美國考察。姜聖階決心彌補自己的遺憾,參加了美國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爭取在美國學習的機會。姜聖階憑藉過硬的成績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化工系學習。畢業後,姜聖階在侯德榜的介紹下,積極到美國的大工廠實習,積累經驗、增長見識,以便回國後能更好地把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實習結束後,姜聖階面臨兩個選擇,一是不回國,加入美國國籍,享受優厚的生活條件和科研環境;二是回國,與新生的共和國一同成長,面臨未知的困難和挑戰,去走一條開創者的道路。姜聖階毅然選擇了後者,他說,「我去美國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為祖國作貢獻,我不可能留在美國」,姜聖階毫不猶豫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8個月還是20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人民生活艱苦。國家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而提高糧食產量的關鍵正是化肥,加快發展化肥生產尤為重要。作為化肥生產基地的永利寧廠擔負重責,基於姜聖階和永利公司長期合作的關係,以及他出色的專業背景,侯德榜邀請他擔任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姜聖階接下了這個重擔,以忘我的熱情投入工作中。

在永利寧廠和南京化工廠工作期間,姜聖階在化肥原料改良和機械化生產方面作出了創新和突破。當時,我國的化肥生產主要採用焦炭為原料。焦炭不僅是化肥生產的原料,而且是鍊鋼的主要原料,焦炭的缺乏是制約化肥生產的瓶頸。對此,姜聖階提出用我國產量豐富的無煙煤代替焦炭、製取氮合成氣的設想,這一想法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很快,姜聖階帶領技術人員探索出使用無煙煤的一系列工藝技術和設備結構,並成功將其運用於大規模生產。

同時,姜聖階敏銳地意識到,想提高化肥產量,光解決原料的問題是不夠的,設備的機械化是關鍵,他提出「化工成功於機械」的觀點,並帶領技術人員深入鑽研高壓容器的製造。高壓容器是化肥工業生產的關鍵設備,能夠自行生產設備的國家少之又少。一些國外專家斷言,中國要製造高壓容器還得等20年。然而姜聖階的團隊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成功實現了這一目標。這標誌著我國製造化工重型裝備的能力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結束了高壓容器全部靠進口的時代。

姜聖階在化工工業的諸多成果都在全國範圍內得以應用,為我國的化工工業作出了傑出貢獻。


只身前往戈壁沙漠


就在姜聖階準備為化工事業再做規劃,大展宏圖之際,中央決定自主研發「兩彈」,在權衡和考量了各種條件以後,姜聖階被選為了其中的關鍵人物。這時,姜聖階已年近50,在化工領域深耕了近30年,讓他突然轉行,他心中既不舍又忐忑。加上夫人半癱在床,膝下無兒無女,家庭的困難讓姜聖階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1963年初,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親自接見了姜聖階。面對祖國的期待,姜聖階毅然決定暫時放棄自己在化工事業上的規劃,將家人交託給組織。為了國家的安全,為了民族的復興,他前往戈壁沙漠,開啟了一段未知而艱險的旅程。

姜聖階帶著一張時間表來到二機部報到,他將重大任務分解成重要工作,力圖穩紮穩打、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絕不給整個規劃拖後腿。姜聖階格外重視設備的設計和工藝,創新改良了蘇聯專家設計的單管冷凝器,以靜止的大型隔板容器代替轉動的單管冷凝器,從根本上解決了單管冷凝器不穩定的問題。由姜聖階領導和負責的鈾-235生產線的建成投產,為我國1969年首次地下核試驗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姜聖階也為建成核燃料循環體系立下了汗馬功勞。首次核試驗成功後,姜聖階和技術人員很快投入到「二線工程」的建設中。「二線工程」包括反應堆工廠、後處理工廠、核部件加工製造廠等重要生產項目。後處理工廠的設計有兩種方案,一種是沉澱法工藝,一種是萃取法工藝。後者性能優良、節約投資,節省原材料,但實施難度大、風險性高。姜聖階迎難而上,和技術人員協同攻關,經歷了無數次的討論和完善,最終取得了成功。萃取法工藝的改進縮小了我國和世界先進水平在工藝技術上的差距。反應堆工廠是「二線工程」的重點之一,曾經面臨被迫中斷、恢復施工時面臨設備殘缺不全、資料嚴重不足等多種困難。姜聖階帶領技術人員做出了一系列的技術革新和改造,並在特殊時期,部署策劃提前實施啟動方案。1966年10月,反應堆開始物理啟動,5天後達到臨界,啟動獲得圓滿成功。

姜聖階在戈壁沙漠里生活了13年,僅回家探親3次,加起來只有33天。


「冷?冷就不工作了?」


「兩彈」的爆炸成功、核潛艇的下水,標誌著核體系的形成。姜聖階認識到核工業的持續發展和核能的合理利用息息相關。在民生行業充分利用核能,已經成為核工業刻不容緩的課題。為發展核電,姜聖階不斷學習和研究,在報紙上發表相關文章數十篇,普及和推動核電的建設。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核電建設正式起步。與核電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核安全問題,姜聖階被任命為國家核安全局第一任局長。他全面構想核安全局的框架,開展核安全的立法工作,參照國際和先進國家的標準,為保證核電安全做了大量實際工作。除此之外,姜聖階提前意識到了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想要核電更好地得到應用,打破人們對核的偏見十分重要。他認為人們對核電產生心理恐懼的關鍵是對核電站的不了解。對此,姜聖階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原子彈的裝料好比是烈性酒,核電站的裝料好比是啤酒,烈性酒可以用火柴點燃,啤酒卻是點燃不了的。

在發展核工業的同時,姜聖階也不忘自己的「老本行」化工工業,並在核工業系統軍轉民方面做了很多具體的工作,其中包括在四川涪陵興建「816化肥工程」。工程建設期間,年逾古稀的姜聖階多次到現場巡視指導工作。1992年12月,姜聖階再次前往現場考察。因天氣寒冷,部裡面的領導勸他不必親自前往,姜聖階回答道:「冷?冷就不工作了?」令人痛惜的是,在到達重慶機場後,他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77歲。

姜聖階為科研工作和國家復興默默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這條道路上陪伴他的是對科研的探索、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人民的責任。

來源:科協改革進行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