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2021年08月30日18:49:03 歷史 1534

新中國成立前夕,一則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國旗設計稿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誰最終成為了國旗的設計者?在距開國大典不足4天的時候,誰承擔起連夜趕製國旗的任務?這是一篇關於新中國第一面國旗的故事。

開國大典時,毛澤東主席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這面國旗長460厘米、高338厘米,是由5幅紅綢拼接縫製而成的,5顆黃五角星由黃緞製成。紅色旗面上一顆大星位於左邊,四顆小星位於右邊環繞著大星,每顆小星均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象徵著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這樣的設計思路從何而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開國大典時毛澤東主席升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


1949年7月的一天,一則題為《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的消息刊登在了《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光明日報》等各大報紙上,其中明確提出了國旗的設計要求。


  啟事片段:


  「國旗,應注意:(甲)中國特徵(如地理、民族、歷史、文化等);(乙)政權特徵(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丙)形式為長方形,長闊三與二之比,以莊嚴簡潔為主;(丁)色彩以紅色為主,可用其他配色。」


徵稿的消息很快引起上海一名普通職員曾聯松的注意。他擅長書畫,也懂得幾何構圖。懷著對新中國的熱愛,曾聯松決定試一試。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曾聯松


7月的上海,酷熱難耐。曾聯松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就一頭鑽進自家閣樓,沉浸在國旗的設計中,幾乎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國旗的設計並非易事。簡陋悶熱的斗室里,時常堆滿了廢稿和剪碎的彩紙。


功夫不負有心人,設計靈感就在不經意間來了。曾聯松的侄子曾浙一回憶說:「偶然的機會,晚上散步,(他)仰望天空看到星星,那個時候正好想到共產黨是人民的大救星。按照毛澤東同志當時4個階級的理論,4顆小星圍繞大星,他就引申出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曾聯松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原稿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有了靈感後,曾聯松用紅黃兩色的電光紙剪貼、排布好了國旗圖案,將設計圖稿小心翼翼地裝進信封,投遞給了新政協籌備會。


曾聯松在《我是怎樣設計五星紅旗的》自述文章中寫道:「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熱情洋溢地設計國旗?我唯有一句話相告:我愛中國!想到新中國即將誕生,情難自已,遂滿懷激情響應號召,不計工拙,投入國旗圖案的設計,以表達我對黨、對祖國的一片赤忱仰慕之情。」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曾聯松與他設計的國旗圖案稿


此時,新政協籌備會收到了來自國內外的國旗應徵稿件1920件,圖案2992幅,投稿者中有藝術家、政治家,還有普通教師、工人、軍人、農民。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許多當年的國旗設計稿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這種把國旗交給人民設計的做法,史無前例,也體現著中國共產黨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的決心和氣魄。


經過多次討論、層層遴選,曾聯松設計的圖案脫穎而出。隨後,籌備會審議時,將原設計稿里大五角星中的鐮刀和鎚子去掉,使國旗圖案更加莊嚴簡潔。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


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代表們舉手表決,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


國旗方案公布後,距開國大典僅剩不到4天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將設計圖紙上的國旗,變成飄揚在廣場上空的旗幟,這個任務,由誰來完成?


9月29日上午,在國營永茂實業公司工作的宋樹信,接到北京市委下達的製作國旗任務。在跑遍了多家布料店後,他終於在大柵欄瑞蚨祥找到面料、顏色和質地都適合做旗面的紅綢,以及做五角星用的黃綢緞。


找到面料後,宋樹信一刻不敢耽擱,拿到縫紉社跟工人們一起連夜縫製國旗。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國旗上隱約能看見拼接縫的痕迹。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保管部李琮:由於當時的印染技術達不到印製大幅面國旗的要求,只能夠採用手工縫製。當時北平剛剛解放,物資相對匱乏,瑞蚨祥全店上下盤點庫存,最終在一個地下庫房裡翻出了半匹黃綢緞。黃綢緞一尺多寬,做大五角星的長度不夠,所以必須要接一個角尖。上級接到了這個實際情況(的反饋),就經過討論允許拼接。


就這樣,歷時一天一夜,9月30日下午1點,長460厘米、高338厘米的新中國第一面國旗誕生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日,廣播中預告了天安門廣場即將舉行開國盛典的消息。當天下午,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



伴著激昂高亢的《義勇軍進行曲》旋律和54門禮炮齊鳴28響,毛主席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此屹立於世界東方。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國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鮮艷的五星紅旗見證了中國歷史新篇章的開端,它也將繼續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

學史愛黨愛國|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這些工人手中誕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