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2021年07月12日21:34:05 歷史 1098
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

「多彩紅花崗」關注我們

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

重要論述

1943年7月12日

《解放日報》發表毛澤東寫的社論《質問國民黨》。社論針對胡宗南秘密部署部隊,準備分九路閃擊延安,企圖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的情況,呼籲愛國的國民黨人行動起來,制止這個內戰危機。社論對蔣介石和國民黨不用力抵抗日本的侵略和懲辦漢奸賣國賊,而極力反共、破壞團結抗戰和準備進攻陝甘寧邊區的行徑,提出嚴厲的質問和抗議,指出這是一種親痛仇快的行為。社論指出:我們正式向中國國民黨中央提出抗議:撤退河防大軍,準備進攻邊區,發動內戰,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行為,是不能容許的。中央社於七月六日發出破壞團結、侮辱共產黨的消息,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言論,也是不能容許的。這篇社論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1945年7月12日

新華社發表毛澤東寫的評論《赫爾利政策的危險性》。評論要求赫爾利改變對華政策,指出:赫爾利四月二日在華盛頓所發表的聲明,宣稱美國只同蔣介石合作,不同中共合作,這是代表美國政府中的一群人的意見,但這是錯誤的而且危險的意見。這個以赫爾利為代表的美國對華政策的危險性,就在於它助長了國民黨政府的反動,增大了中國內戰的危機。假如赫爾利政策繼續下去,美國政府便將陷在中國反動派的又臭又深的糞坑裡拔不出腳來,把它自己放在已經覺醒和正在繼續覺醒的幾萬萬中國人民的敵對方面,在目前,妨礙抗日戰爭,在將來,妨礙世界和平。這篇評論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1958年7月12日

毛澤東同黑非洲青年訪華代表團談話。談話指出:我們都是亞非國家,參加萬隆會議的國家。我們亞洲、非洲,還有拉丁美洲,這三個地區過去都是受帝國主義壓迫的。西方帝國主義者自以為是文明的,說被壓迫者是野蠻的。可是我們沒有佔領別的地方,非洲也沒有佔領過歐洲。是歐洲佔領非洲,這就很文明了?帝國主義佔領我們中國,這就很野蠻。我們中國過去、現在都沒有佔領別的國家,將來也不會去佔領美國、英國作殖民地,所以我們始終是文明國家。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散布他們是文明的、高尚的、衛生的。這一點在世界上還有影響,這是一種奴隸思想。現在我國有些人中還有這種精神影響,所以我們在全國人民中廣泛宣傳破除迷信。過去中國人中有恐美病,要去掉它的影響。談話還指出:解放了的人民是什麼都可以創造出來的。一個國家獲得解放後應該有自己的工業,輕工業、重工業都要發展,同時要發展農業、畜牧業,還要發展林業。森林是很寶貴的資源。你們做事一定要根據你們國家自己的情況,一個民族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環境。我們過去是吃過虧的,照搬外國,就是說照搬蘇聯,使革命受了很大損失。馬克思和列寧都曾說過,他們的理論僅僅是行動的指南,是指導方向的,不能作為教條。這以後我們就得到了教訓,知道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是應該相信的,但是要同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後來一結合就靈了,就打勝仗了。

1982年7月12日

鄧小平會見幾內亞外交部部長杜爾談到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問題時指出:從歷史經驗看,第三世界國家必須靠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發展起來,才能受到人家的尊重。第三世界國家之間要加強聯合和團結,南南合作是第三世界國家之間加強聯合、促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中國很重視南南合作。

1993年7月12日

江澤民在第八次駐外使節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外交工作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他指出:世界多極化趨勢繼續發展,終將形成多種力量競爭共處的新格局。各種力量共存,既有競爭和矛盾,又有協調和合作,誰也吃不掉誰,誰也壓不倒誰。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國有利的因素將會不斷增多。既要有鬥爭也要有妥協,既要有鬥爭的勇氣也要有鬥爭的藝術,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把維護我國的根本利益作為首要目標。他講到我國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標指出: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外交工作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實現我國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標,要辯證地對待和處理好遠和近、利和弊、堅定性和創造性、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和全局的關係。這篇講話的一部分以《外交工作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為題,收入《江澤民文選》第一卷。

2018年7月12日

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政治建設推進會召開。會議傳達了習近平關於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政治建設的指示。習近平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希望中央和國家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帶頭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

黨史回眸

1949年

7月12日 中共中央財政經濟部與華北財經委員會合併組成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同年10月成為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均簡稱「中財委」。

1986年

7月12日 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和《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勞動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2016年

7月12日 中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

歷史瞬間

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

1980年7月12日,鄧小平到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視察。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

編輯:羅曉珊

校對:陳 衛

審核:何 鈞 李如敏

黨史百年 · 天天讀 | 7月12日 - 天天要聞

關注「多彩紅花崗」

一個有聲音的公眾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戰爭擴張之路 - 天天要聞

日本戰爭擴張之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日本曾走上一條戰爭擴張領土的道路,這背後有著複雜而多面的原因。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相對匱乏,生存空間有限。這種地理環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產生對外擴張以獲取更多資源和土地的慾望。對資源的渴望,成為推動日本走向戰爭擴張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 天天要聞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勢危急,劉少白同志奉黨之命,返回興縣,協助八路軍一二〇師,參加了創建晉西北根據地的偉大鬥爭。劉少白出生在興縣黑峪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貢生。從小追求新學,畢業於山西大學法律預科。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日。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大陸自然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並邀請了與黃埔軍校關係密切的兩岸各界人士參與。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台灣地區卻出現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島內也搞了不少「黃埔百年」的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台灣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