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上新台階丨大灣區如何「定製」全球爆款微短劇?

2025年06月23日00:00:14 美食 9914

不是「橫店」,而是「豎店」;不是「拍了再播」,而是「大數據先行」。當微短劇成為產業出海、文化出圈的「新國貨」,一場關於內容工業化的革命,正在粵港澳大灣區悄然上演。

 

「豎店」開啟內容工廠新模式

上一秒還在總裁辦公室上演都市輕喜劇,下一秒就切換到戰火紛飛的古裝情景……上百個精裝場景裝進一棟樓里,甚至可以容納十多個微短劇劇組同時開拍。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拍攝效率,更將製造思維真正引入了內容產業。

豎店影視基地負責人歐陽傑說:「廣東這邊有大量的工廠、企業和品牌,他們有強烈的品牌宣傳和銷售需求,而短劇恰好是最合適的內容載體。」

 

微短劇,從「快消品」到文化「連接器」

從早期的「啥火拍啥」,到深入了解觀眾需求、追求原創「拍啥火啥」。在粵港澳大灣區,微短劇正逐漸從只是提供情緒價值的「快消」爽劇,到「量體裁衣」輸出高質量的文化產品,甚至還悄然成為連接「國潮」「非遺」的「超級連接器」。

「粵」上新台階丨大灣區如何「定製」全球爆款微短劇? - 天天要聞

這部來自佛山順德的年代微短劇中,女主角就是穿著本地非遺「香雲紗」旗袍華麗出場。而當地盛產的小家電、創意家居品牌,也計劃融入到微短劇場景中,打算借微短劇風靡海外,狠狠刷了一波品牌和文化「存在感」。

 

文旅+短劇:流量與場景雙向融合

作為文旅內容的新型傳播工具,微短劇正展現出強大的帶動效應。在順德碧江金樓古建築群,一場短劇拍攝活動吸引了遠超平時的遊客量。短劇不僅製造了話題,也帶火了實地場景。

粵港澳微短劇產業聯盟執行主席鄧集飛表示,文旅推廣最缺的就是流量,而短劇以快節奏、低成本的方式,恰好能補上這塊「短板」。它能以輕體量、強吸引的方式打造傳播爆點,能夠為文旅場景注入持續關注。

 

用ai「寫劇本」,用演算法「定成功」

在廣州一家專註「微短劇出海」的企業,微短劇創作已全面引入ai工具和工業化流程。公司市場營銷總監梁劍表示,短劇雖然看似是傳統影視作品,但其實「代表了全球最先進的互聯網工業科技的所有應用」。他們通過ai分析不同國家的觀眾偏好生成劇本結構,再根據區域特徵選擇演員、設定剪輯節奏,實現內容的精細化本地適配。

梁劍補充說:「我們用中國文化內核拍出的短劇,能夠非常快地在歐洲、美國、拉美、東南亞等市場同步播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中國短劇出海,正在被全球「催更」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背景的海外微短劇應用,已經佔據全球微短劇應用top20中的90%。包括微短劇在內的中國文化產品,正在被全球粉絲「催更」。

dataeye研究院研究總監劉尊:「中國微短劇正在全球全面開花。好故事在底層撬動人心的情緒方面是共通的。」

從一部部由大灣區出發、成功「出海」的微短劇里,我們看到的或許是用中國式創新表達,講述全球共鳴故事的新可能。

(總台記者 劉帆 林銘浩 周羽 王志達)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3.2億獨居人口,托舉起比奶茶更暴利的賽道 - 天天要聞

3.2億獨居人口,托舉起比奶茶更暴利的賽道

比奶茶更治癒,比奶茶更暴利。最妙的是,這個賽道,尚不擁擠。深夜的上海愚園路,一家名為「孤獨者聯盟」的劇本殺店裡,32歲的程序員李然正獨自坐在包廂里。他面前是一台投影儀,屏幕上的虛擬角色根據他的表情變化,實時調整對話語氣,從溫柔傾聽切換到犀利吐槽。這是他為「單人劇本殺」套餐支付的299元服務。包廂門外的價...
「外賣大戰」已燒掉250億,誰賺到錢了? - 天天要聞

「外賣大戰」已燒掉250億,誰賺到錢了?

作者|Mia 「9塊錢的外賣居然拆出一台空調!」 今天社交平台上,不少曬出免費TCL空調盲盒的網友驚呼「這羊毛薅出了暴擊級驚喜」。 這波狂歡的引爆點是京東7月18日「超級外賣日」....
一碼貴州平台「消暑季」活動上線 超多產品助力「清涼一夏」 - 天天要聞

一碼貴州平台「消暑季」活動上線 超多產品助力「清涼一夏」

目前,一碼貴州平台推出「消暑季」活動,以豐富多元的特色消暑產品,為應對高溫天氣提供「爽爽貴州消暑方案」。 本次活動圍繞「消暑季」為主題,整合貴州特色食品、酒水、生鮮、家電等多類資源,覆蓋飲食、生活、消費等多重場景,以滿足消費者夏季的消暑需求。 在特色食品方面,活動精選多款具有貴州地域特色的產品。其中,...
如何才能做好一個茶品牌? - 天天要聞

如何才能做好一個茶品牌?

作者:茶小策圖文:茶小策分享茶葉品牌策劃分享茶葉品牌設計分享茶葉客群營銷「打造一個成功的茶葉品牌之路有千萬條,需要你摸透這個市場的消費群體心理及市場發展方向,你才能對症下藥,因地制宜、因茶論市。
產業鏈共築食安防線,餐飲業持續創新,共繪舌尖美味新畫卷 - 天天要聞

產業鏈共築食安防線,餐飲業持續創新,共繪舌尖美味新畫卷

【環球網消費報道 記者 劉曉旭】2025年7月18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2025餐飲業食品安全創新實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京隆重舉行。來自政府部門、學術界、企業及社會各界的代表們齊聚一堂,圍繞「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主題,共同擘畫餐飲業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發展藍圖,探索創新餐飲新消費...
聽起來惡狠狠,嘗起來很勁道!吃過這個山西特產嗎? - 天天要聞

聽起來惡狠狠,嘗起來很勁道!吃過這個山西特產嗎?

【來源:山西日報】翻開任何一本字典「惡」字的解釋幾乎都是貶義的但在山西呂梁方言中「惡」是有能耐、有本事的意思更不為人知的是當地人口口稱讚的「惡」其實香氣撲鼻、口感別樣原來在味蕾之上蘊藏著呂梁兒女對生活的智慧呂梁山脈 呂梁山區地處土豆黃金種植
900億青島啤酒賣水,徵召張藝興代言 - 天天要聞

900億青島啤酒賣水,徵召張藝興代言

作者:謝之迎 編輯:譚璐 圖源:青島啤酒青島啤酒,積極吆喝賣水。7月16日,青島啤酒方面宣布,藝人張藝興成為其水飲品牌「青啤優活」的首位代言人。截至18日19時,該條官宣微博,轉發量超100萬。
晚潮|三伏天里的西瓜印記 - 天天要聞

晚潮|三伏天里的西瓜印記

潮新聞客戶端 朽木7月20日,初伏降臨。因酷熱而身價倍漲的西瓜,成了暢銷水果之王。「特小風」「早春紅玉」「小糖丸」這些「玲瓏姑娘」,一改瓜田裡的羞澀情態,大大方方棲身於店鋪街攤。硒砂瓜、麒麟瓜、8424等「魁梧壯漢」,亦乘火車汽車轔轔而至。
這4種家常蔬菜換個做法 美味又養眼 - 天天要聞

這4種家常蔬菜換個做法 美味又養眼

經常對著手機電腦,很多朋友都關心吃什麼對眼睛好。其實菜市場里就有不少平價護眼食材,今天就教大家用胡蘿蔔、菠菜、紫甘藍和豌豆這4種常見蔬菜,做出既美味又營養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