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2025年03月22日16:20:36 美食 6450

白交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當deepseek進入廚房,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好巧不巧,在今年上海awe展會上親自體驗到了。

國產廚電龍頭老闆電器出品的全球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升級,不光接入了deepseek,還拓展了多模態。像推薦菜譜、指導烹飪已經是常規操作。

在此基礎上,它還能一眼看出你的健康狀況——通過面部識別、分析體檢報告,生成長期的健康膳食計劃。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健康、養生、烹飪一步到位~賽博養生的年輕人有福了。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烹飪大模型的魅力,老闆電器真把它搬來了現場,一時間人從眾,成為展會焦點之一。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這就來看看這個「杭州食神」能幹啥?

現場體驗全球首個烹飪大模型

如果說之前看到的還是大模型本身,那麼這一次更像是智能體,而且是直接能干預到物理世界的那種。

要知道,我們日常看到的通用智能體,基本上是在虛擬世界完成任務,比如幫你做財報、幫你做機票規劃和旅行規劃。那麼「食神」此次展現的,不單單在線上生成內容,比如菜譜定製、健康管理、食材技法選擇,還能與我們物理生活聯動。

想像一下,你可以直接在app上直接操控廚電設備,實現菜譜的無縫製作。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具體拿此次升級的兩大重點「推理和多模態」來說,相當於在更多交互方式下更懂你的意圖。

首先來看最基本的對話功能,它支持深度思考、多輪對話等模式。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名注重健康的上班族,日常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控制熱量(不超過1500卡)的同時,保持飲食的健康。

將這個問題拋給「食神」。結果思考時間不到幾秒,就直接拋出了三天的飲食計劃

它首先考慮到目前處在華東地區可能有的飲食習慣,推薦了具體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並附上每餐的詳細卡路里信息。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這裡其實值得說一嘴,因為其實不少通用大模型有時候都分不太清「卡、卡路里、大卡」等之間的細微差別,但它們卻在營養學中是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單位之一。正因如此,食神不僅能夠準確計算每餐的熱量,還能確保為用戶提供科學、合理的飲食建議。

通過對本地飲食習慣的深入理解,以及對營養學術語的準確把握,食神能夠為用戶量身定製飲食計劃,幫助他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保持營養均衡,達到健康目標。

這一技術實現不僅展現了ai在飲食推薦中的智能化水平,也反映了其在基礎科學知識理解上的嚴謹性和準確性。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更關鍵的是,在底下還會彈出相應的菜譜做法。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如果你正好下班回家準備烹飪,只需點擊就能開啟語音指導模式,隨時解答你的疑問。

如果你還擁有他們的數字廚房設備,可以直接啟動「自動烹飪」模式。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那就準備好食材,讓火自己調、鍋自己炒、風自己控~有了ai幫助,做頓飯輕輕鬆鬆。

當然要是還有更具體的要求,比如有啥忌口、飲食習慣啥的,還可以繼續跟它交流調整。

而除了這種時間維度上的飲食規劃,它還能支持橫向的烹飪規劃,以往可能僅限於一道菜的製作,而現在推理能力升級後,它能夠基於現有食材規劃整個「一頓飯」的烹飪流程,避免了因單道菜品製作時間過長而導致的食物冷卻問題。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有了它,誰還敢稱自己是新手廚師呢?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再來看看它的多模態能力,除了識別食材幫助你復現製作過程外,它還具備進行ai面診。

用戶只需拍攝面部照片,或者上傳面部照片,在幾秒鐘內就能感知到你的健康狀況。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嗯具體照片就不顯示了,就會發現自己是個油痘肌。什麼黑眼圈、痘痘、粉刺也能給看出來。(可不可以不要這麼細節啊喂)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然後再填一些基本信息,日常作息飲食習慣啥的,它就能給出更貼合你個人的膳食計劃。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當然也可以直接把你的體檢報告扔給它,總之就是讓它充當你的個人專屬營養師~

據老闆電器副總裁周海昕博士介紹,在高級烹調師認證、註冊營養師認證這兩大測試中,它遠遠超過了國家合格線。而後者「註冊營養師」認證,考生通過率只有30%-40%。

可以看到,從去年6月發布、10月內測到現在,一個ai烹飪夥伴變得更全知全能、在滿足「千人千面」個性化需求基礎之上,追求健康以及更高品質的生活。

此時看烹飪大模型怎麼落地,場景已經很清晰了——

當你不知道該做什麼早餐時,可以告訴「食神」冰箱里有什麼食材,它就會推薦合適的菜譜,並聯動數字廚電全套產品,通過智能烹飪音箱的實時播報,灶具的火力自調節和鍋具的自動翻炒功能,無痛完成完美一餐。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而在朋友聚餐時,如果你想秀廚藝,還可以向「食神」提出創意想法,它會為你創造一個全新的菜譜。

在一家三口的場景中,「食神」更可以了解每一餐的營養含量,為家人量身定製飲食計劃。

所謂ai+消費想要實現的價值,得到了基本的體現。

來自杭州,老闆電器出品

老闆電器出身杭州,沒錯就是最近因為deepseek、杭州六小龍而備受矚目的杭州。

但與後者這些企業不同,老闆電器已經在烹飪行業深耕了46年之久,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知識和經驗,也正因此,它擁有對這個行業know-how理解的不可複製性。

正如周海昕所言,烹飪其實是個「三跨」的行業。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跨科學。比如營養學、熱力學、環境科學、食品學、醫學、空氣動力學、物理學等等,面對如此複雜玄乎的流程,他們硬是創造了一個ai烹飪曲線,將對溫度、濕度等因素同時間的精確把控應用於烹飪的每一個環節,讓烹飪的過程更加精準和高效,食物的口感和營養達到最佳平衡。

跨感官。這個不難理解,相較於其他場景,烹飪所涉及的感官體驗更豐富,除了基本的聽覺視覺,還有味覺嗅覺,這其實增加了數據處理的複雜性。他們打造了一個「多維內容知識庫」,提供涵蓋情緒、生理、心理、哲學、審美文化歷史、人情世故等方面的知識。

因此,「食神」除了提供烹飪功能輔助,也會給用戶帶來更多的人文與情緒體驗,比如講解背後的文化故事、營養知識。對於不同的節日或場合,它還能推薦具有文化特色的菜品和烹飪方式,讓烹飪不僅僅是製作食物,更是一種文化體驗和情感交流。

還有就是跨情緒。烹飪在生活中是一個特別的場景,它並非理性但卻也同樣承載著家庭工作一部分。這就需要烹飪大模型同時融合兩種典型能力,一種是偏工具類的降本增效,解決單點需求;另一種則是更偏互娛的情感陪伴,也就是情緒價值。

從這三方面來看,烹飪大模型的打造其實難度不小,並非簡單依靠微調就能實現。

因此,老闆電器採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團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行業積累,以構建這一業內首個烹飪大模型。

據透露,他們在成都專門組建了個50人規模大模型人才團隊,由清華博士帶隊。與此同時,老闆電器在數據、設備和生態上的持續積累,形成了行業內難以逾越的專業壁壘

首先在數據上,46年積累的自身垂直的矢量資料庫,包括了三個方面:

像食品法律法規、食品國家標準、烹飪文化這樣的行業公域數據;還有像私域自研精細化菜譜數據,包括具體步驟、食材配比等,這些數據與設備關聯,可直接烹飪還原;還有就是覆蓋烹飪前、烹飪中、烹飪後的全鏈路烹飪知識庫,比如像產品知識、營養健康知識等等。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然後就是設備聯動能力,從「單一功能」到「全鏈路協同」。「食神」可無縫聯動老闆電器全鏈路產品數字廚電,包括煙灶蒸洗等,進行多設備的聯動與協同規劃;此外,場景任務和控制指令學習能力,讓大模型掌握設備執行、任務規劃和推理的能力。

生態上面,其實已經形成從技術到市場的完整閉環。老闆電器透露,搭載ai烹飪系統的數字廚電銷量超30萬台,2024年1-9月主力產品數字廚電i系列零售量更是同比增長566%,而距離食神大模型發布、內測也不過幾個月時間。

這也間接印證了垂直大模型有場景有用戶,技術落地即可快速變現的商業邏輯——

通過ai賦能產品,用戶獲得更便捷、健康且有趣的烹飪體驗,而這些數據再反哺到技術和產品的迭代中,從而形成良性的閉環。

做有煙火氣的ai

此次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i的身影無處不在。不管是大件兒冰箱廚具電視,還是具體到一個簡單開關,幾乎每個設備都有大模型加持。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設備,已經加速實現智能化轉型。

但即便在ai席捲各種家居設備的今天,廚房卻始終像一個未被技術真正「馴服」的領域——它承載著人類最原始的生存需求,也寄託著最複雜的情感記憶。老闆電器以垂直大模型為支點,撬動一場從技術到生態的革新,讓科技與人文在灶台前和解。

傳統廚電的智能化,長期停留在「單機功能疊加」的層面:烤箱能連wi-fi卻看不懂菜譜,油煙機可手勢操控但無法預判油煙量。

而烹飪大模型的出現,徹底打破了硬體與場景的割裂。通過解構2tb的烹飪數據,ai不僅能識別「大火收汁」「文火慢燉」等抽象指令,更能聯動灶具自動調節火力、指揮蒸烤箱同步啟動預熱、提醒油煙機在爆炒前主動增壓。

當硬體從孤立的功能模塊升級為「會思考的廚房管家」,普通人復刻一道松鼠桂魚的門檻,便從「苦練三年刀工」降維到「跟著大模型指引切五刀」。

在烹飪大模型的驅動下,廚房正成為最懂消費者的生活入口

當ai同步分析用戶的飲食記錄、體檢報告、時令食材價格,便能實現真正的「千人千面」:為健身人群定製高蛋白低碳水套餐,給新手媽媽推薦催乳湯品的同時自動屏蔽過敏食材,甚至根據梅雨天氣推薦祛濕食譜。這種個性化不是簡單的標籤篩選,而是基於動態數據的持續進化。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產業端,當ai能精準預測用戶需求的油鹽醬醋消耗量,冰箱可能直接對接超市供應鏈實現自動補貨,之後沒準兒還有vr、ar等數字設備也能走進廚房。

未來的廚房或許不再需要「科技感」的標榜,因為最好的技術本就如空氣般無形。當爺爺的拿手紅燒肉通過ai復刻給孫子,當電磁灶模擬出柴火飯的香氣,當油煙機讀懂川菜爆炒時的酣暢淋漓——這些時刻都在證明:真正有煙火氣的ai,不是要取代人間煙火

實測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DeepSeek進廚房,看臉生成養生食譜,普通人也能做大餐 - 天天要聞

從大模型的發展角度出發,食神其實還揭示了一種未來的可能性。

當下已從大模型階段已經到了更多場景應用的階段。底層的基礎大模型不會很多,更多會是朝著應用場景去進化,變成智能體這樣一種形態。像manus這樣的智能體,基本是在虛擬世界裡完成任務,比如做財報、訂機票和旅行規劃,它更像一個超級的數字任務助理的概念,作為數字管家完成任務。

但是對於食神,它是能干預到物理世界,去完成更多更複雜的任務。

未來我們談的是空間智能,談智能體的next level,自然是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打通兩者之間的壁壘。

而本身身處於在物理世界的行業公司,隨著他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而且有用戶有場景技術快速迭代,更有機會成為下一波技術浪潮的有力選手。

one more thing

現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這麼火爆,有沒有可能以後和老闆電器的大模型結合,直接就是米其林大廚?

周海昕表示,很有可能。不過——

要等等硬體。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太噁心!「愛吃菠蘿的人天塌了」 - 天天要聞

太噁心!「愛吃菠蘿的人天塌了」

夏天走在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外皮削得乾乾淨淨泡在鹽水中金燦燦的菠蘿插著一根竹籤香甜氣味撲面而來看起來「上頭」到不行但你知道它們是怎麼加工的嗎?
秦皇島一餐廳「兩隻梭子蟹428元」引爭議 當地監管部門:定價受市場調節 須明碼標價 - 天天要聞

秦皇島一餐廳「兩隻梭子蟹428元」引爭議 當地監管部門:定價受市場調節 須明碼標價

海報新聞記者 田柳 報道「428元兩隻的梭子蟹,168元一斤的皮皮蝦。」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稱,今年五一假期在河北省秦皇島市一餐館就餐時遭遇「宰客」,引發了網路熱議。5月8日,海報新聞記者諮詢到秦皇島市發改委物價科,其表示,飯店等消費場所的商品定價一般由市場調節,並通過明碼標價向消費者展示。該網友...
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 - 天天要聞

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

2025年5月9日-2025年5月11日,iCAR 揚州福聯店(愛咖)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店諮詢購買,具體優惠信息如下:車型促銷車型指導價(萬)優惠幅度(萬)優惠價(萬)庫存狀態2024款 401km
枇杷蘋果小碗紅糖……昭通優質產品持續進駐上海市場 - 天天要聞

枇杷蘋果小碗紅糖……昭通優質產品持續進駐上海市場

近日,上海市「五五購物節」正式啟動,線上線下商家紛紛推出活動吸引市民採購。來自普陀區東西部對口協作地區的昭通市也趕來赴約。5月6日,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五五購物節」系列活動暨昭通市特色商品發布對接會舉辦。枇杷、蘋果、小碗紅糖……等來自雲南昭通地區的各色優質農產品紛紛亮相,市民們也有機會在在...
地理冷知識——日照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日照

在青島、威海的光環之下,日照像一位低調的隱士,畢竟在日照60公里金色沙灘中,有32公里屬於未開發的原生態海岸。不過現在日照的熱度也在慢慢上來,這裡也不再只是「日出初光先照」傳說的地方,她的魅力也遠不止於清晨第一縷陽光。
感謝信里塞「水果金」 醫院巧用「折角」習俗退「信封」 - 天天要聞

感謝信里塞「水果金」 醫院巧用「折角」習俗退「信封」

為感謝醫院對妻子臨終前的貼心照顧,秦先生在感謝信里偷塞一沓「水果金」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聞 通訊員 黃曉晴太太不幸離世,先生偷塞一沓「水果金」感謝醫護對太太治療期間的照顧。而醫院則巧用佛山習俗「折角」,收下家屬的心意,退回了裝著「水果金」的信封。這個近日發生在佛山的故事,主角是秦先生和佛山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