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們的日常生活里,西紅柿可是餐桌上的常客,好多人愛它愛得不行,既能當水靈靈的水果,洗乾淨直接咬上一口,酸甜汁水在嘴裡爆開;又能化身美味佳肴,和雞蛋來個絕配,炒出一盤香氣四溢的番茄炒蛋。好的西紅柿,那口感,甭提多棒了,不管是生吃的清爽,還是煮熟後的濃郁,都讓人吃得停不下來。
但如今這世道,大家心裡都有點嘀咕,超市、菜市場那些琳琅滿目的蔬菜,不少是大棚里催生出來的。雖說方便了咱買菜,可安全問題,總讓人心裡不踏實。這不,有個實誠的菜販悄悄透露,買西紅柿的時候,可得長個心眼,這 4 種西紅柿,盡量別碰,說不定被 「動了手腳」,打了 「激素」 呢!
外觀藏 「貓膩」,挑選要留意
走進菜市場,挑西紅柿,第一招就是瞧外觀。自然成熟的西紅柿,那模樣圓潤得很,就像精心打磨過的圓潤寶石,看著就舒服。可要是碰上有稜有角,甚至頂部還變形的,就得小心了。激素催熟的西紅柿,常常就長成這副奇怪模樣。
再仔細瞅瞅西紅柿頂部,自然成熟的,頂部微微凹陷,就像一個小小的酒窩,凹陷得越深,往往意味著這西紅柿口感越棒,甜度越高。相反,要是頂部鼓起來,凸凸的,那大概率是被激素 「喂大」 的,這樣的西紅柿,口感差不說,安全性也存疑,咱還是別買回家了。
果蒂有秘密,青澀要警惕
接著,把目光移到果蒂上。果蒂發青的西紅柿,可得多留個神。大家都知道,西紅柿沒成熟時,可不能亂吃。有時候,咱看到那些被過早摘下來的西紅柿,果蒂還是青綠色的。想像一下,這西紅柿就像還沒長大的孩子,被強行拽離成長軌道。這樣的西紅柿,不僅口感酸澀,難以下咽,更關鍵的是,它可能含有一種叫番茄苷的物質,對咱腸胃可不太友好。要是吃多了,腸胃准得鬧彆扭,所以碰到果蒂發青的西紅柿,果斷放下,別往購物袋裡裝。
手感辨軟硬,催熟有痕迹
買西紅柿,光看可不夠,還得動手摸摸。伸出手,輕輕捏一捏。自然成熟的西紅柿,摸起來軟硬適中,就像恰到好處的彈力球,表皮薄卻富有彈性,輕輕一按,還能感受到微微的回彈。可要是碰到硬邦邦,像石頭一樣,而且摸起來有稜有角,表皮一點都不光滑的西紅柿,那可就得小心了。這很可能是被催熟的 「產物」,這樣的西紅柿,內部結構可能都被破壞了,口感和營養都大打折扣,為了咱的健康和味蕾,還是避開為妙。
掰開看籽粒,自然有真相
還有個小竅門,買西紅柿的時候,要是條件允許,可以拿起一個,輕輕掰開瞧瞧裡面。自然成熟的西紅柿,一掰開,那畫面可誘人了,裡面是鮮艷的紅色,汁水豐富得像剛打開的水龍頭,還能看到一顆顆小小的黃色籽,像鑲嵌在紅寶石里的小珍珠。可要是打了催熟劑的西紅柿,裡面往往是綠色的,汁水少得可憐,更奇怪的是,幾乎看不到籽。這就好比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這樣的西紅柿,怎麼能帶來好的口感和營養呢?所以,看到裡面不對勁的西紅柿,咱就別買了。
另外,再給大家提個醒。一般被激素催熟的西紅柿,有個 「神奇」 的特點,能在常溫下 「堅強」 地待上好久,還不容易腐爛。你想想,正常的西紅柿,放幾天可能就開始變軟、長斑了,可要是你買的西紅柿,在家裡放了一周、兩周,還是硬邦邦,沒啥變化,那可千萬要小心,很可能你買到了激素催熟的西紅柿,這時候,別猶豫,直接扔掉,別讓它上了咱的餐桌。
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