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摧毀一個沒時間做飯,只能天天吃外賣的打工人有多簡單?
只需要一次3·15曝光。
最近只要打開社交軟體,總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黃燜雞米飯塌房」消息。

圖源:微博
在此事前,社交平台上已經不乏相關消息,許多外賣小哥強烈建議「不要點黃燜雞米飯」。
而如果說彼時許多打工人的反應,還只是從「吃得開開心心」變成了「吃得戰戰兢兢」——
那麼這次3·15媒體報道後,再也無法堅強的消費者們「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我們至今仍未知道,那些年吃過的黃燜雞到底有多臟。」
從「打工人的白月光」,到擔心是不是好食材、是不是預製菜,再到怕吃到別人的剩飯剩菜。
終於明白人的底線,是不能一降再降的。
從當年的「國民料理」,到「預製菜鼻祖」「垃圾外賣重災區」……
黃燜雞米飯,怎麼淪落成如今的樣子?

被調查的黃燜雞米飯門店/圖源小紅書@山城小晨,已獲授權

「一隻雞的傳說,一道菜的餐廳。」
透過這句廣告語,也能大概感受到當年黃燜雞米飯的風采。
關於黃燜雞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地道的魯菜,來自山東濟南。
起初黃燜雞因做法用料考究,味道美妙,廣受好評,後來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演變成了一道當地家常菜。
不像其他街頭常見小吃,常冠以出身地名字,像沙縣小吃、蘭州拉麵、東北正宗雲南過橋米線……
黃燜雞米飯從一開始,就是以菜名打天下。
口味大眾是它的名片,老少咸宜是它的標籤,性價比高更成了它成為「國民料理」的通行證。

圖源:圖蟲創意
要說大眾印象里,「黃燜雞」被冠上前綴的時間,大概還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彼時經過不斷演變的黃燜雞,依然活躍於濟南的眾多飯店,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察覺到這一點後,2011年,來自濟南的楊曉路開出了第一家「楊銘宇黃燜雞米飯」。
按楊曉路的說法,他做的黃燜雞是「祖傳」的——上世紀30年代,他的祖輩在濟南府開了家叫「福泉居」的菜館,招牌菜就是黃燜雞。
「楊銘宇」則是他兒子的名字,以此命名,原因是「希望把這家飯店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

圖源: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官網
黃燜雞+米飯的搭配一經推出,便一躍成為快餐界新寵。
它葷素都有,做法、食材大眾——
以新鮮雞腿肉、土豆、青椒等食材入土質砂鍋,加秘制醬料小火燜煮,再加一碗白米飯,一份「打工人的夢中情餐」就完成了。
加上主食頂飽,拌上湯汁更絕,在本地的人氣甚至能與把子肉一較高下。

圖源小紅書@吃一口,已獲授權
因為人氣火爆,開業後,常有食客詢問能否加盟。
趁此機會,楊曉路註冊了商標「楊銘宇」並成立餐飲公司, 經營模式涵蓋新產品研發、接受加盟、統一配送。
此時,加盟店快速擴張的優勢充分顯露出來。
僅僅一年,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就從一間18平方米的小鋪子,發展到在濟南有51家加盟店。
兩年後,又引進預製菜技術,建立品牌第一個預製菜工廠,可見其躥紅速度之快。

巔峰時期楊銘宇黃燜雞米曾在全國開出6000多家門店。/圖源大眾點評
而就在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加大火力開放加盟之餘,許多黃燜雞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匯客町、美膳閣、翰香原、潤仟祥……「沒吃過幾家黃燜雞米飯,都不敢說自己走在流行前沿。」

圖源:紅餐網
百度指數顯示,2014年到2018年,黃燜雞米飯的搜索指數大幅增長。
相關企業新增註冊量也持續上升,分別為3270家、6162家、7301家、7355家、7519家。
僅用半年時間,黃燜雞米飯的擴張版圖,就從137個城市發展到了244個城市。

百度地圖大數據也顯示,黃燜雞米飯店面數量從2014年的8538家增至2016年底的40834家。
如此聲勢下,黃燜雞米飯力壓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成為快餐界「人氣王」。
並非誇張,支付寶2016年發布的2015年全民賬單顯示,最受歡迎的「國民料理」,正是黃燜雞米飯。
它出餐快、性價比高、門店多、就餐方便等特質,牢牢抓住了學生黨和打工族的心。
甚至調味醬料也可以根據不同地區口味調整,不管是喜甜的江浙,還是吃辣的川湘,或是偏清淡口味的嶺南,都能適配。
以當時最愛黃燜雞米飯的江蘇為例,僅是在2015年的蘇州,平均一天就會開1.4家黃燜雞米飯。

黃燜雞米飯曾是許多人的外賣首選/圖源小紅書@坐船吃飯,已獲授權
回顧黃燜雞米飯的來時路,那幾年外賣平台崛起,更如同給它的走紅歷程開了加速器。
2011年前後,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創立,同年在美國興起的在線訂餐模式傳到國內。
2014年,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湧入餐飲外賣行業,這段時間也是黃燜雞米飯大戰的關鍵期。
彼時的「滿城儘是黃燜雞」,不只是一句玩笑話;黃燜雞的野心,也不僅局限於國內市場。
2015年,楊銘宇黃燜雞「破圈」出國,「中國的楊銘宇,世界的黃燜雞」在海外聲名鵲起。
2017年楊銘宇黃燜雞米飯「進軍」美國,走上國際化路線,甚至有傳言「黃燜雞和肯德基必有一戰」。

美國第一家黃燜雞米飯開業/圖源:大眾日報
不過關於「硬剛肯德基」的擔憂,如今看來已經只是遙遠而沒必要的擔憂。
畢竟眼下圍繞黃燜雞的關鍵詞,更多只是「背刺消費者」和「忘本」。
而從中國餐飲三大巨頭之一,到跌落神壇,黃燜雞的來時路,其實早有端倪。

「無論換多少次工作,你總能在寫字樓旁找到一家黃燜雞。」
曾有一項針對90後人群的調查顯示,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三大餐飲巨頭中:
蘭州拉麵支持率為20.14%,沙縣小吃支持率為15.56%,而作為後起之秀,黃燜雞米飯支持率高達41. 51%。
幾家快餐中,黃燜雞的客單價是最高的,足見它的人氣和需求量之高。
但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人們對黃燜雞的「高需求」,與其說是人們主動選擇,不如說是被動接受的結果。

圖源:圖蟲創意
黃燜雞米飯,能在一種快餐中脫穎而出,首先便是和它高利潤的特點息息相關。
有報道,黃燜雞米飯純利潤在50%左右,去掉人工費、材料費等成本, 仍是穩賺不賠。
同時,黃燜雞的操作簡單,預製菜產業鏈發展早、成熟度高。
如楊曉路曾表示,黃燜雞米飯的秘方在配料,其位於濟南黃河北的調味料加工廠統一向全球門店配送醬料,雞肉等食材則可由加盟商從當地選購。
一位黃燜雞米飯老闆的說法證實了這一點。
「只要花半天時間,就能學會黃燜雞米飯的製作方法,其實用的材料都是一樣,就是調料使用上有區別。」

圖源: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官網
不用廚師,開店就掙錢,還有不高的加盟門檻,助推著黃燜雞米飯鋪滿大街小巷。
爆火那幾年,甚至最低只需要2800元就能加盟;再多花幾千元,就能學到黃燜雞米飯的醬料配方。
彼時加盟費用最貴的「楊銘宇」,加盟費也不過2萬元,保證金則是5000元。

圖源某黃燜雞米飯加盟網站
不僅如此,業內還流行一種「病毒式」的加盟模式。即:B以5000元加盟了A之後,A授權B可以繼續發展下線加盟商,或者自己做品牌。
這也意味著,許多加盟商學完技術、買醬料之後,就可以不受原來品牌的控制。
此時就形成了一種尷尬的局面——
憑藉超高的市場佔有率,在人們尋思「今天吃什麼」時,滿大街的黃燜雞米飯已給出答案。
同時不乏有加盟商「短線操作」,試圖在這場迅速升溫的盛宴中「撈一把就撤」的情況。
曾經支撐黃燜雞擴張的利器,最終給黃燜雞帶來了反噬,結局不算在意料之外。

黃燜雞米飯食材與做法都很簡單/圖源小紅書@vivi,已獲授權

消費者愛上黃燜雞米飯,很大程度上是市場擴張下帶來的被動選擇。
但告別黃燜雞米飯這件事,卻不一定。
黃燜雞米飯的核心消費群體是學生、上班族,多為年輕人,這一消費群體,主打「愛恨分明」。
當黃燜雞米飯成為科技與狠活的代表時,消費者雖痛心疾首喊著「沒你我該怎麼活」,但真正轉身也十分痛快「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
社交平台上,許多消費者直言:「不用整改了,不會有人吃了。」

背後原因,不止因為「翻車」。
消費迅速發展的時代,留給消費者的選擇簡直眼花繚亂,根本「吃不過來」。
截至2025年3月,全國小吃快餐總門店數超過360萬家,預計2025年小吃快餐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08萬億元。

圖源紅餐網
螺螄粉、麻辣燙、炸串等各類 「新勢力」 崛起,適應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需求,進一步分流、承接黃燜雞米飯的客流。
南城香、老鄉雞、超意興等米飯快餐品牌崛起,也搶奪了大部分黃燜雞米飯的客群。
與此同時,茶飲咖啡行業也盯上了快餐的蛋糕,有的做輕食,有的賣米飯套餐。
這些飲品品牌本身就面向年輕消費群體,做小吃快餐天然自帶流量。

奈雪的茶輕食店/圖源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事實上,像黃燜雞米飯一樣從爆紅到遇冷的品類並不少,此前的走紅路徑和黃燜雞也總有類似——比如骨頭飯、雞公煲。
支撐它們崛起的關鍵詞總是類似:大眾口味,正餐快吃,價格實惠親民。
推著它們走向沒落的關鍵詞也是一樣:連而不鎖,雜牌眾多。
當然其中也有部分例外——這些年,酸菜魚也經歷了從頂流到回歸平靜的發展過程,卻也跑出了不少當打的品牌,成為餐飲賽道的「正規軍」,等待著屬於它們的挑戰。
品牌市場有人到來,有人離開,消費者終將會流向那些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品牌。
至於黃燜雞米飯,從巔峰時期的6000多家店,到當下的近2500家門店,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的急速收縮,也是黃燜雞米飯整個行業的命運縮影。

圖源:窄門餐眼
屬於黃燜雞米飯的時代,還能回來嗎?
「以前黃燜雞是砂鍋煮,湯汁濃郁,雞肉有股腌過的咸香,菜和香菇都是新鮮的,還有斷生的青椒塊兒,帶點甜。」
時至今日,仍有網友追憶黃燜雞的美味。

「但其實你我都明白,真正在懷念的,是放學後純真無憂的時光,是畢業初工作時的堅韌與熱情,是奔波於工作生活的疲憊時光里的味蕾慰藉。」
黃燜雞米飯只是恰好路過了誰的一段人生,成為那段時光的一個註腳。
至少對於消費者而言,從來沒有哪一碗黃燜雞米飯,是無可替代的。

[1]《失控的黃燜雞:病毒式加盟的罪與罰》.餐飲老闆內參
[2]《正宗濟南味兒:「火出圈」的黃燜雞米飯》.走向世界
[3]《外賣員最嫌棄的黃燜雞,倒在315前夜》.金錯刀
[4]《近五成店鋪面臨倒閉!國民快餐巨頭「黃燜雞米飯」,不行了?》.職業餐飲網[5]《<小吃快餐產業發展報告2025>發布:三大趨勢推動賽道發展》.紅餐網
[6]《楊銘宇被曝食材變質、剩菜回收,黃燜雞為何「不香了」?》.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