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珠海斗門舊街,綿延近百米的長桌上擺滿斗門特色美食:鴻運乳豬、大赤坎明火燒排骨、蒜蓉蒸黃沙蜆等,社會各界人士和港澳台僑胞等超百位嘉賓舉箸共饗。南都拍客 梁偉彪 攝
2月11日,珠海斗門舊街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長桌宴活動。陽光斜照騎樓建築上,街巷間蒸騰著煙火香氣,近百米的長桌從街口一路延伸,關注、支持和參與「大斗門」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港澳台僑胞等超百位嘉賓共享盛宴。
當年豬被抬出,隨著寓意豐收與分享的太公分豬肉傳統習俗還原再現,長桌宴活動正式開啟。
白蕉海鱸魚、大赤坎明火燒排骨、蒜蓉蒸黃沙蜆……這些來自斗門6鎮的特色美食,讓人垂涎欲滴。還有斗門鍋邊糍、酸蘿蔔、蝦米糍、斗門艾餅和斗門蝦堆,以及甜蜜的糖包圓……品嘗美食時,民俗表演也不間斷。舞獅者身手矯健,獅子活靈活現,眨眼、抖毛、跳躍一氣呵成。鹹水歌旋律悠揚、粵劇表演唱腔傳神、漢服巡演韻味古典,國潮戲法手法巧妙……每一個環節都讓人沉浸其中。
第十五屆中國航展前後,斗門區順勢推出「斗門一桌菜」,堅持「餐飲為民」「餐飲富民」「餐飲樂民」,打造「航展+」經濟新模式,迅速火遍全網。舊街騎樓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如今化身遊子返鄉的精神家園。這場長桌宴是美食的匯聚,更是文化的交融,借春節、非遺、民俗文化賦能,以味覺為紐帶,見證著港澳同胞與珠海人民的深厚情誼,為大灣區發展注入溫暖力量。
采寫:南都記者 李潔瓊 實習生 張興娟

熱鬧街頭,五彩燈籠懸掛空中,舞獅靈動與孩童歡快互動。南都拍客 黃醒科 攝

身著華麗戲服的表演者正演繹悠揚動聽的《頌牡丹》粵劇,身姿優雅,舉手投足間盡顯韻味。南都拍客 黃醒科 攝

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寓意著豐收與分享。南都拍客 黃醒科 攝
《南都拍客》投稿方式
1、添加編輯微信hemoon7772 備註:南都拍客。
2、微信掃碼《南都圖庫小程序》,聯繫編輯申請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