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不少人告別家鄉,奔向遠方,開啟新一年的征程。與他們一起出發的,還有載滿愛的背包、行李箱、後備廂……滿滿的行囊里,裝進了家鄉的味道、家人的牽掛和對未來的期盼。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假期結束了,一年一度的朋友圈「後備廂大賽」又如期亮相。尤其是伴隨著近年來私家車的普及,越來越多人在春節前選擇自駕返鄉過年,私家車的後備廂,更是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被家鄉的各種土特產填滿。看著網友們曬出的返程後備廂,所攜帶的各種土特產以重量來算,從兩三百斤到五六百斤,甚至過千斤的都有。
用網友的話說,父母恨不得除了他們自己,把家裡所有能帶走的東西都讓自己帶走。而這滿滿的後備廂,所盛放的又何止是家鄉的各種土特產,更是父母對子女濃濃的愛意、化不開的親情。
有人一年回家幾次,有人幾年回家一次,但是無論我們回家次數的多少,父母對子女的愛,卻一點都不會改變。而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往往很簡單、很淳樸,那就是毫不吝嗇地把我們返程的後備廂填滿。
當父母往子女的後備廂搬運各種吃的、用的東西的時候,很多時候子女也會勸阻,說著諸如這些東西我自己都能買得到,或者是我們都帶走了你們吃什麼、用什麼的話。
但是在父母看來,即便這些東西我們買得到,卻還是要花錢,而帶自己家裡的,不用花錢,這是對子女在外打拚不易的一種體諒。而無論我們帶走多少,父母都不會心疼,也從不擔心自己沒得用、沒得吃了,他們只擔心我們吃不夠、用不夠。
多數網友能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任由父母把後備廂一點點填滿。而這滿滿的後備廂,既是父母給予子女的愛,同時也是子女接下來一年奮鬥的動力、努力的源泉。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離家在外,不能讓父母擔心,不能讓父母牽掛,而只能用努力的奮鬥,用哪怕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讓父母放心,也讓父母為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
無論我們的私家車有多大、後備廂有多麼寬敞,我們所攜帶的各種土特產,都有吃完、用完的時候,但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卻永不停歇,也永不枯竭。
我們離開了家鄉,帶走了鄉愁、並且期待著下一年春節團聚的到來,正是這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濃得化不開的親情,賦予了我們源源不斷的奮鬥動力,讓我們能夠在新的一年裡做得更好,並且以此來回報父母,回饋家鄉。
文|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