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裡萬物復甦
各種時令菜肴
是花橋居民飯桌上
必不可少的美味
今天
小花帶大家一起
看看春天的飯桌上
都有些什麼佳肴吧
金花菜
金花菜,屬豆科植物,又名黃花苜蓿(mù xu)、刺苜蓿、草頭。
金花菜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江浙滬一帶,8月至立春3月陸續採收。常見的做法就是上海館子里的「生煸草頭」。
1、將金花菜(草頭)去老梗、敗葉,用水洗凈,瀝干;
2、炒鍋上火,經滑鍋後,加入豬油,燒至九成熱時,放入草頭、精鹽,旺火急煸;
3、然後加白糖、味精、白酒,炒至草頭柔軟碧綠,即可出鍋。
馬蘭頭
馬蘭頭,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馬蘭、紅梗菜、雞兒腸等。
馬蘭頭生於山坡、田邊、路旁,以長江流域分布較廣,江浙一帶較為多見,常見的做法為「涼拌香乾馬蘭頭」。
1、馬蘭頭擇去根部和老葉子,用水沖洗乾淨瀝干水;
2、鍋中放入適量水煮開,放入香乾焯燙後取出備用,在沸水中放入一小勺鹽,再放入馬蘭頭焯燙一分鐘後取出,放在涼開水中沖涼後擠去馬蘭頭的汁水;
3、將馬蘭頭切碎,同樣將香乾切成碎末放入;
4、加入麻油一勺,鹽、糖各一小勺調味,充分拌勻即可。
菜薹(tái)
菜薹(tái) 是十字花科、芸薹屬植物,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又稱廣東菜心。
菜薹(tái)起源於中國南部,以花莖和薹葉為主要食用器官,被譽為「蔬菜之冠」,除了綠色菜薹(tái),市面上常見的還有紅菜薹(tái)。
常見的做法有「清炒菜薹(tái)」。
1、將菜薹擇成段,取其嫩的部分,用清水洗凈瀝干;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芝麻油燒熱,下蒜末翻炒;
3、放入菜薹,加精鹽煸炒2分鐘,即可出鍋。
春筍
春筍,又名竹筍。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筍味道最佳。
春筍,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立春後採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佳肴之一。常見的做法有「春筍炒肉絲」。
1、肉絲洗凈,用適量的生抽、黃酒、糖、生粉撈勻,腌一會;
2、將筍切段,姜洗凈切絲;
3、鍋內加適量油燒熱,爆香薑絲,放入肉絲,待肉絲變色後,再劃散炒熟後撈起待用;
4、鍋內再加適量油燒熱,放入筍煸炒,炒香後,再放入肉絲,加少許酒,顛翻幾下,加適量的鹽、生抽、糖、雞精調味,勾一薄芡,淋少許麻油,撒上蔥花,出鍋裝盤即可。
萵筍
萵筍,屬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名萵菜、千金菜,約在5世紀傳入中國,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有野生。
萵筍中的鉀離子含量豐富,有利於調節體內鹽分的平衡,對於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具有促進利尿、降低血壓、預防心律紊亂的作用。最常見的做法是「涼拌萵苣」,這樣吃可以將萵苣的營養價值最大化。
將萵筍去皮洗凈,切成細絲,再加食鹽少許,拌勻去汁,放料酒、醋、味精、麻油等調味即可。
螺螄
螺螄,為田螺科、環棱螺屬動物,棲息於河溝、湖泊、池沼、水庫及水田內。
螺螄,食用部分為外殼裡面的肉,除了殼和內臟其他部分都可以吃。螺螄中的礦物質含量相當豐富,有磷、鎂、硒、鐵、鉀、銅等,這些礦物質元素對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見的做法是「炒螺螄」,鮮辣肥美,一吸一吮間,彷彿嘗盡了整個春天的鮮美。
1、炒鍋燒熱放入食用油5湯匙,放入大蒜、生薑、干紅辣椒、郫縣豆瓣、桂皮、香葉、八角等佐料用最小火熬制底油,大概三分鐘左右,炒出紅油和濃濃香氣即可;
2、開大火,倒入螺螄爆炒兩三分鐘,使其與佐料和紅油充分混合入味;
3、倒入啤酒,以沒過螺螄為準,注意全程不加水,用啤酒燒出來的更香,燒開後改小火,蓋上蓋燒制二十分鐘;
4、待鍋中湯汁漸少,開大火進行最後收汁,同時攪拌螺螄觀察湯汁情況,剩餘五分之一湯汁時即可關火出鍋。
以上有沒有你們喜歡吃的菜肴呢?
你們家常見的烹飪方式是怎樣的呢?
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小花哦!
擬稿、編輯:黨群工作部
審核:黨群工作部
轉載請註明來源「花橋國際商務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