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 (上)

2022年11月23日17:42:09 財經 1845


總體趨勢

據美國農業部預測,2023年中國乳製品進口量接近2022年水平,全球乳品價格高企,國內產量增加,經濟運行速度都影響中國的乳製品進口。預計2023年鮮奶產量近4170萬噸。鮮奶產量增加將促進全脂奶粉生產,預計2023年全脂奶粉產量為110萬噸。中國脫脂奶粉、乳酪和黃油的產量不高,2023年產量較穩定。與2022年類似,鮮奶、全脂奶粉、脫脂奶粉、黃油、乳酪的進口價格高企和經濟環境將會影響進口。

鮮奶:預計2023年中國鮮奶產量為4170萬噸。受國內產量增長、經濟環境以及全球相關乳製品價格相對高位影響,預計2023年鮮奶進口量將達到110萬噸。

全脂奶粉:預計2023年全脂奶粉產量為110萬噸,較2022年增長3%。受國內奶粉競爭影響,預計全脂奶粉進口量平穩,保持在75萬噸。預計2023年烘焙等行業對全脂奶粉需求保持緩和,但受國內供應增加影響,食品加工行業將用全脂奶粉替代脫脂奶粉作為原料。相較於2022年估計消費量,邊際消費量增長。

脫脂奶粉:脫脂奶粉進口價格高漲,利用國內過剩奶源生產的全脂奶粉產量增加,受此影響,預計2023年脫脂奶粉進口量將達到34萬噸。進口脫脂奶粉在消費中佔主導,預計2023年國內脫脂奶粉產量將穩定在2.5萬噸。

乳酪:由於疫情管制措施影響了酒店、餐館和機構需求,預計2023年乳酪需求和消費量將下降,進口量將下降至15萬噸。進口乳酪在消費中仍佔主導。由於國內乳製品加工企業擴大生產,預計中國乳酪產量將增至2.2萬噸。

黃油:預計需求低迷、全球供應緊缺以及黃油進口價格高漲等因素將導致2023年黃油進口量下降至13萬噸。由於進口黃油在中國黃油市場中佔主導地位,預計黃油消費量也將隨進口量下降而減少。由於食品製造商需求低迷,預計2023年中國黃油產量將下降至1.2萬噸。

一、鮮奶

(一)生產

預計2023年中國鮮奶產量為4170萬噸,較2022年增加3%。然而,飼料成本高企、消費者需求低迷以及國內奶價下跌等因素預計將降低生產者利潤並影響2023年產量增長。

中國鮮奶產量增長歸功於政府扶持生產政策、乳品企業大量投資以及過去五年連續進口超120萬頭優質奶牛等舉措。

農業農村部於2022年2月發布的《「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4100萬噸左右。隨著中國奶業強勁增長,農業農村部上調預估。FAS預計中國鮮奶產量將於2023年即突破4100萬噸。

農業農村部相關規劃向省級地方政府發出政策信號,鼓勵他們繼續支持當地奶業發展。黑龍江、吉林等東北地區省政府響應中央號召,已制定補貼政策支持當地奶牛餵養與鮮奶生產、加工及銷售。此外,遼寧省計劃,到2025年,投資建成全省冷鏈物流網,支持乳製品等生鮮農產品運輸。

部分加工商已停止從日產奶量小於10噸的農場收購鮮奶,小規模奶農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擁有數萬頭奶牛的大型牛奶產量增量將大大抵消小型農場退出市場導致的牛奶產量下降。

2023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 (上) - 天天要聞

表1 中國鮮奶的生產、供應和消費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

(二)消費

預計2023年中國鮮奶消費量將達到4280萬噸左右,全脂奶粉等乳品原料生產增長將放緩。預計鮮奶和加工奶的用量都會增長,其中加工用奶量增長尤為強勁。小型高端乳製品加工商在低溫乳品和酸奶、冰淇淋等加工乳品的投資,也將促進2023年鮮奶需求增長。

2023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 (上) - 天天要聞

圖1 中國平均牛奶價格(元/公斤)

鮮奶主要以超高溫乳品的形式消費,這種奶保質期長且無需冷藏儲存。鮮奶生產主要集中於中國北部而消費集中於中國東部和南部。對於巴氏殺菌、延長保質期等需冷藏保鮮的乳製品而言,持續性的疫情管制和物流中斷將減緩其增長。然而,巴氏殺菌奶和酸奶已於2021年列入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這將刺激此類產品需求增長。羊奶、駱駝奶等其他乳製品產量正緩慢增長。這類市場在整個乳品市場中所佔份額較小,對當地生產商來說是一個商機。

(三)貿易

預計2023年中國鮮奶進口量將達到110萬噸,但是經濟因素可能會影響鮮奶進口增長勢頭。中國富裕城市消費將繼續推動超高溫鮮奶需求增長。

2023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 (上) - 天天要聞

圖 2 中國鮮奶進口量(千噸)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

基於中國進口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鮮奶平均進口價格同比上漲近15%,鮮奶進口量減少超20%。在中國鮮奶進口10大來源國中,澳大利亞和英國是唯一在此階段保持出口量連年增長的兩個出口國。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後,物流中斷、運輸成本上升以及全球供應緊缺使得全球鮮奶進口單價飆升。

2023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 (上) - 天天要聞

圖 3 進口鮮奶價格(美元/噸)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

二、全脂奶粉

(一)生產

預計2023年中國全脂奶粉產量將增至近110萬噸,同比增長3%。預計2023年乳製品加工商會更多地將季節性過剩鮮奶加工為全脂奶粉。然而,全脂奶粉生產成本效益要低於鮮奶生產。據新聞報道,為促進全脂奶粉生產,內蒙古等主要產區將加大2023年全脂奶粉生產補貼力度。

2023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 (上) - 天天要聞

表2 全脂奶粉的生產、供應和消費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

(二)消費

預計2023年全脂奶粉消費量接近180萬噸,高於2022年,但低於2021年。受疫情管制和經濟運行影響,部分麵包生產商在2022年效益不佳。預計2023年麵包生產商仍然處於恢復過程中。由於國內全脂奶粉產量增長和全球脫脂奶粉價格相對較高,預計食品加工商對全脂奶粉需求將增長。由於以上原因,預計2023年全脂奶粉消費量將超過2022年估計消費量。

(三)貿易

受國內全脂奶粉產量和庫存增長影響,預計2023年全脂奶粉進口量將保持在2022年75萬噸的水平。貿易商認為,進口全脂奶粉保質期更長,品質更優。然而,國際物流挑戰加大和匯率波動影響貿易商全脂奶粉的進口。預計2022年高漲的全脂奶粉進口價格將持續到2023年。

2022年前半年全脂奶粉進口平均價格較上年同期的高位水平上漲近20%。預計2023年紐西蘭仍舊是主要供應商,其次是烏拉圭和澳大利亞。

2023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 (上) - 天天要聞

圖 4 中國進口全脂奶粉平均價格(美元/噸)

註:以上預測來自美國農業部相關報告

本報告分為2部分,後續將刊登下,敬請關注


編譯:楊昕怡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寧德時代港股發行價上限263港元/股,預計募資規模40億-5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港股發行價上限263港元/股,預計募資規模40億-50億美元

紅星資本局5月12日消息,今日,寧德時代(300750.SZ;03750.HK)披露H股招股說明書,以及H股發行價上限、H股香港公開發售等事宜,預計於5月2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並開始上市交易。寧德時代本次H股發行價最高不超過263港元,H股香港公開發售於2025年5月12日開始,預計於2025年5月15日結束,並預計於2025年5月16日前(含當...
中歐貿易連傳好消息:每周一班,烏魯木齊新開歐洲貨運航線 - 天天要聞

中歐貿易連傳好消息:每周一班,烏魯木齊新開歐洲貨運航線

據《烏魯木齊晚報》消息,5月11日,一架滿載49噸跨境電商貨物的國際貨運航班,經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海關驗放後,從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飛向瑞士第一大城市蘇黎世。這標誌著烏魯木齊至蘇黎世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計劃每周執行一班,途經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為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又搭建起一條全新的「空...
半導體行業「淡季不淡」,龍頭公司訂單充足 - 天天要聞

半導體行業「淡季不淡」,龍頭公司訂單充足

截至5月12日10:42,中證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上漲0.28%,成分股中船特氣上漲2.77%,有研新材上漲2.68%,TCL科技上漲2.34%,華海誠科上漲1.74%。半導體材料ETF(562590)上漲0.09%,最新價報1.09元。拉長時間看,截至5月9日,半導體材料ETF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94%。儘管一季度為半導體行業淡季,但半導體龍頭公司基本都
港股異動丨啤酒股普漲,華潤啤酒漲超3%,一季度啤酒行業恢復性增長 - 天天要聞

港股異動丨啤酒股普漲,華潤啤酒漲超3%,一季度啤酒行業恢復性增長

港股啤酒股普漲,其中,華潤啤酒漲超3%,百威亞太漲2%,青島啤酒股份漲1%。消息上,東吳證券日前發布研報稱,25Q1年啤酒板塊營收200.43億元,同比+3.68%,歸母凈利潤25.19億元,同比+10.62%,2025年一季度呈現恢復性增長。一方面經營節奏支撐量價表現回暖,25Q1銷量表現穩健,25Q2、25Q3進入低基數階段,銷量節奏有望邊際向...
軍工概念股早盤走強,軍工、高端裝備等ETF漲超5% - 天天要聞

軍工概念股早盤走強,軍工、高端裝備等ETF漲超5%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軍工概念股早盤走強,中航成飛漲超17%,中航沈飛漲超9%,中航光電、中航西飛漲超6%。受盤面影響,軍工、高端裝備等ETF漲超5%。有券商表示,展望2025年,軍工行業訂單有望迎來拐點,在服務於提升裝備性能或降低裝備成本的新技術,以新域新質作戰力量為代表的新產品,軍貿和軍用技術轉化帶來...
港股醫藥股走低,多隻港股創新葯相關ETF跌超3% - 天天要聞

港股醫藥股走低,多隻港股創新葯相關ETF跌超3%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港股醫藥股走低,三生製藥跌超6%,百濟神州、再鼎醫藥跌超5%,康方生物跌超4%。受盤面影響,多隻港股創新葯相關ETF跌超3%。有券商表示,近期創新葯板塊持續獲市場關注。2024年年報顯示,創新葯業務收入成為醫藥行業收入的重要來源。國內創新葯支付環境優化,多地推進創新葯械的多渠道支付覆...
兩名上市公司高管,不幸逝世! - 天天要聞

兩名上市公司高管,不幸逝世!

5月11日晚間,兩家A股公司發布了高管人員逝世的相關公告。煒岡科技副總經理何松林近日不幸逝世,鴻遠電子監事會主席因病不幸逝世。鴻遠電子監事會主席陳天畏因病不幸逝世5月11日晚,鴻遠電子(603267.SH,股價51.1元,市值118.08億元)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三屆監事會主席陳天畏近日因病不幸逝世。公司稱,陳天畏在擔任公司監...